人教新版必修2《第一單元》2019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12/9 2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散文的文體屬性是什么?中國幾千年的散文發(fā)展史給出的答案是:散文既姓“散”又姓“文”?!吧ⅰ钡暮x在于散文體式的繁雜,凡用語言文字表述的一切文章皆屬散文,如史傳、頌贊、書信、碑銘、筆記等,“文”的含義是行文的非押韻、不講對仗性,“散文”就是與“韻文”相對的“散體文章”??傊袊糯⑽膸浊陙硎冀K存在著貴“散”的“文章意識”傳統(tǒng),所忽視的是“文學本體性”的藝術(shù)追求。
散文的確貴“散”,但這“散”的含義不是中國古代散文中所秉承的“繁雜”和“無所不包”的實用的廣泛性。散文不可缺失文學體裁應有的藝術(shù)“純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文壇的散文觀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賈平凹提出“大散文觀”,劉錫慶提出“藝術(shù)散文觀”,吳周文提出“世紀末散文觀”,林非則有“廣義與狹義散文”互為促進的散文觀念等。而對當下散文文體屬性的界定最有影響力的,是賈平凹提出的“大散文觀”和劉錫慶提出的“藝術(shù)散文觀”。賈平凹的“大散文觀”提倡“大而化之”及“大可隨便”的散文創(chuàng)作態(tài)度,他也將散文等同于“一切文章”(賈平凹語),這與中國古代散文忽視文學本色,缺失文體“純度”的唯“散”的散文意識頗有相通之處。不過,劉錫慶反駁賈平凹的“大散文”意識而提倡純文學性的“藝術(shù)散文”,在題材領域,使當代散文與社會人生百態(tài)水乳交融的密合關(guān)系變得狹隘了;在作家對人生的主觀感悟方面,也使作家主體意識自由馳騁的審美體驗的空間受到了局限。當代文壇的這一散文創(chuàng)作趨向,形成了關(guān)于“散文姓甚”的困惑。這種困惑和當前散文界對散文文體觀念的大膽創(chuàng)新,使那個存在了幾千年的重大散文文體命題,重又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散文的文體屬性究竟是什么?
關(guān)于散文貴“散”的文體特性,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散文因“散”而使其廣收大千世界的珍奇景象,作家的主體意識得以自由揮灑,散文的文學表達也能夠出神入化。散文是能夠廣闊而逼真地寫人、寫事、寫景、寫社會、寫歷史的文體,也是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千世界美的特色和韻味的文體,它的題材和表現(xiàn)手段都異常豐富。在題旨的開拓和社會人生意義的深化方面,散文以小見大地寫出社會人生真義。記事、寫人時,它不能像小說那樣細致、翔實,而僅需突出與作家表情達意相關(guān)聯(lián)的客體的特征,同時,散文家還應對題材進行深度開掘,透視其特別的人生意義,做到新穎、獨到、深刻地寫社會人生。散文中所寫的作家經(jīng)歷和見聞要新穎和獨特,所謂“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散文之“散”,還體現(xiàn)在散文是一種文學表達高度自由的文體,它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自由和隨意的,散文家的個性發(fā)揮形成了散文結(jié)構(gòu)的千姿百態(tài)。散文結(jié)構(gòu)是無定態(tài)的,意指散文結(jié)構(gòu)依據(jù)作者創(chuàng)作和行文時的文思而定,無需遵循特別的章法和結(jié)構(gòu)模式。再者,散文的結(jié)構(gòu)是開放性的,只要是遵循散文文體的創(chuàng)作要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新穎別致的結(jié)構(gòu),這正是散文自由表達和突出個性創(chuàng)造的文體特色。散文的體勢雖然是自由、散漫的,但又是“形散神聚”的。“形散”是指散文的結(jié)構(gòu)不受章法和規(guī)則限制,是作者自由、隨意揮灑而成的,散文的結(jié)構(gòu)自由開合,自然發(fā)展,廣泛引鑒其他文體技法?!吧窬邸笔侵干⑽牡慕Y(jié)構(gòu)依然有著情緒或理性梳理的內(nèi)在統(tǒng)一性,依然是持之有度、線索明了、行文有序的,這種內(nèi)在的有序發(fā)展線索,或由情的自然波動的韻律而形成,或由理性表達的層層深化而建構(gòu)。散文因文學表達方式的自由和灑脫,散文家的情韻、文思、審美思維在其行文的過程中自由飛動,作者的變幻多姿的情思和筆意,以及靈活自由的抒情筆法,將大千世界豐富復雜的審美特征,自然和諧地繪入散文的藝術(shù)畫面中,使其呈現(xiàn)出令人心醉的流動美和灑脫美。
(選自《光明日報》,有改動)(1)下列關(guān)于散文文體特點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散文是一種充分展示大千世界之美景,自由揮灑作者的主體意識,筆法靈活又有內(nèi)在發(fā)展線索的文體。
B.散文既呈現(xiàn)出作家發(fā)掘社會歷史人生的深度和廣度,又透視出作家主觀品味人生的情、美、趣、理。
C.散文是作家最真切、自由,也是最富有美感和理性深度地抒寫人生內(nèi)蘊的精純文學性作品。
D.散文是凡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如史傳、碑銘、筆記等,且行文不求押韻、不講對仗性的文學樣式。
(2)下面解釋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大散文觀”認為一切文章皆散文,內(nèi)容不限,寫法隨意,所以比較容易寫。“大散文觀”一味強調(diào)散文的“散”,忽略了散文的“文學本體性”。
B.“藝術(shù)散文觀”一反“大散文觀”,強調(diào)了散文文體的純文學性,局限了當代散文與社會人生百態(tài)之間的關(guān)系和作家主體意識發(fā)揮的空間。
C.散文的“散”是題旨的開拓和社會人生意義的深化方面,僅需突出與作家表情達意相關(guān)聯(lián)的客體的特征。
D.散文的“散”是廣闊而逼真地寫人、寫事、寫景、寫社會、寫歷史,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千世界美的特色和韻味,其結(jié)構(gòu)不受章法和規(guī)則限制。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中國古代散文幾千年來始終存在著貴“散”的“文章意識”傳統(tǒng),所以使得散文體式繁雜。
B.“散文姓甚”的困惑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文壇的散文觀呈現(xiàn)多樣化所造成的。
C.散文因“散”而廣收大千世界的珍奇景象,作家的主體意識得以自由揮灑,文學表達能出神入化。
D.散文自由表達和突出個性創(chuàng)造的文體特色是最大限度地自由地創(chuàng)造出新穎別致的結(jié)構(gòu)。組卷:2引用:1難度:0.7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破碎的美麗
喬葉
有時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東西才是美麗的。
我喜歡斷樹殘桿枯枝萎葉,也喜歡舊寺銹鐘破門頹墻,喜歡庭院深深一蓬秋草,喜歡云冷星隕月缺根竭莖衰柳敗花殘。每當我看到這些零星瑣屑的事物時,我總是很專注地凝視著它們,直把它們望到很遠很遠的境界中去。我深深相信:破碎的東西比完整的東西更為真實,更為深刻,雖然它們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狽。它們從光艷十足無可挑剔的巔峰驟然落地或慢慢地墜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變形,然后破碎,然后走進我的視線中。
我不知道它們曾經(jīng)怎樣美麗過,我也無法想象它們的美麗。因此,我深深沉醉于這種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麗,挖掘著它們絢麗的往昔,然后,驀然回首,將這兩種生命形態(tài)拉至眼前,黯然淚下。這不可解釋的一切蘊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風花雪月悲歡離合,蘊含著多少滄桑世事中永恒的感傷和無限的蒼涼?。∑扑榈氖挛锞瓦@樣印滿了重重疊疊的生命的影跡,那么沉厚,那么綽約,那么美麗。
同樣,很殘忍的,我相信破碎的靈魂才最美麗。
我喜歡看人痛哭失聲,喜歡聽人狂聲怒吼,喜歡聽人酒后失態(tài)吐出一些埋在心底發(fā)酵的往事,喜歡看一個單相思的人于心愛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傘默立。我喜歡素日沉靜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訴說苦難,一向喜悅滿足的人忽然會沮喪和失落,蒼老的人憶起發(fā)黃的青春,孤傲的人懺悔錯過的愛情。我喜歡明星失寵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時忍痛回首,官場失意者獨品清茶,紅顏逝去的佳麗對鏡哀思。我喜歡人們在最薄弱最不設防的時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東西,然后顫抖,然后哭泣,然后讓心靈流出血來。
每當這時候,哪怕我對眼前的人一無所知,我也一定會相信:這個人擁有一個曾經(jīng)非常美好現(xiàn)在依然美好的靈魂,他經(jīng)歷的辛酸和苦難以及那些難以釋懷的心事和情緒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記和最珍愛的儲藏。只有等他的靈魂破碎的時候,他才會放出這些幽居已久的鴿子,并且啟窗露出自己最真實的容顏。
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歷盡滄桑后一剎那的徹悟和超脫;凡?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金黃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如果說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么這些優(yōu)秀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禮花開滿了我們頭頂?shù)奶炜?。我們從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夢想和真諦啊!
我不能不喜歡這些能把眼睛剜出血來的破碎的美麗,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麗。他們直接觸動我心靈中最柔軟的部分,讓我隨他們流淚歡笑嘆息或者是沉默..那是一種多么令人心悸的快感啊!而此時,我知道:沒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享受這種別致的幸福和歡樂,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破碎的美麗是如何細細密密地鋪滿我們門前的田野和草場,如同今夜細細密密的月光。
是誰說過:一朵花的美麗,就在于她的綻放。而綻放其實正是花心的破碎??!
(1)作者為什么說“只有破碎的東西才是美麗的”?請整合文中的信息,簡要回答。
(2)“只有等他的靈魂破碎的時候,他才會放出這些幽居已久的鴿子,并且啟窗露出自己最真實的容顏?!边@句話應怎樣理解?
(3)作者在闡述“破碎的美麗”時,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展開的?為什么要這樣展開?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第五段由四個“我喜歡……”的句式組成,前三個是分說,最后一個是總說,具體形象地展示了難以訴說的風花雪月悲歡離合、充滿感傷和蒼涼的滄桑世事等。
B.敢于破碎的人,必須是個性突出的人,像林黛玉、像三毛、像凡?高、像貝多芬,他們都是卓爾不群、特立獨行、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人物。這些優(yōu)秀的靈魂,他們破碎的聲音,一一構(gòu)成了人生的絕唱。
C.第八段中說這種“破碎的美麗”是“悲哀而持久”的。因為悲哀,我們會隨之流淚歡笑、嘆息沉默;因為持久,我們的眼前和身邊也如今夜月光那樣始終是昏暗不明的。
D.最后一段中說“綻放其實正是花心的破碎”,作者巧借花心的綻放來比喻靈魂的破碎,妙用凄然的美麗來渲染感傷的心情,言有盡而意無窮,久久地牽動讀者的心緒。
E.本文語言清新、美麗、雋永、干練、縝密,充滿了女性的靈氣與聰穎,讓我們深深地感悟到只要我們曾經(jīng)轟轟烈烈地奮斗過,那么我們就不必掩飾絢麗光景下的慘烈。組卷:12引用:4難度:0.5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
-
3.朱自清:生不逢時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緊繃的弦,從未松懈;又如同上緊的發(fā)條,無比精準。他的一生,極其認真。
朱自清寫作時,往往要先細心斟酌后才會動筆,往往寫完無須修改。但因為注重質(zhì)量,他每天最多寫500字。所以,他的清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寫得太慢?!逗商猎律分刑岬搅讼s鳴。有人寫信給朱自清,說蟬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寫信向昆蟲學家請教。后來又兩次親耳聽到月夜的蟬聲,他才相信自己沒有寫錯。為此,朱自清專門寫了一篇文章。
他不斷地學習,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虛心向語言學家王力、詩詞專家黃節(jié)、俞平伯等人請教。平時,他也堅持用中、英、日三種文字書寫日記,以此來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
在教學上,朱自清也是極其認真。比如,他開設的選修課“文辭研究”只有王瑤一個學生。盡管這樣,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樣地講授、考試。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則性很強。他在辭去圖書館館長職務準備辦理移交時,特地將一個不稱職的館員辭退。朱自清說:“我不能把確實無法勝任圖書館工作的人留給繼任的圖書館館長,讓我充好人而繼任館長當惡人。”朱自清在清華中文系執(zhí)教23年,擔任系主任16年,開了16門課,是對清華中文系學風影響最深的人。如今,清華園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為這個理工大學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應該怎么樣度過這一生?1916年,剛剛成年的北京大學預科學生朱自華在思索這個問題。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處于關(guān)鍵階段,戰(zhàn)事正隆。當時的中國,因為袁世凱去世,進入了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時期。這樣的時代,稱之為亂世并不過分。在父親的勉力張羅下,朱自華舉辦了一場體面的婚禮。妻子武鐘謙是名醫(yī)之女,溫柔賢惠,善于持家。作為結(jié)婚禮物,父親為朱自清置辦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學期間,為了買一本《韋伯斯特大字典》,他將這件紫貂皮大衣當?shù)袅恕?br /> 為了明志。朱自華改名“自清”,以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順便把表字也一并解決了,他以“佩弦”為字,時刻警策自己。為了達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寫日記。但后人從他的日記里,感受最深的卻是清貧。他的日記,幾乎就是一部民國知識分子貧困史。朱自清從1924年7月28日開始記日記。翻開日記第一頁,就是兩條借貸記錄:1924年7月29日,晚與房東借米四升。舊歷年關(guān)亦有相似情形:30日,午后向張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變”后,朱自清先后在長沙臨時大學和昆明西南聯(lián)大任教。昆明時期,物價奇高,他不得不開源節(jié)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飯,或到朋友家蹭飯,因飯菜粗硬、食無規(guī)律,胃病長期不愈,日記中常??吹轿覆“l(fā)作的文字;穿,則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經(jīng)常披件趕馬人的藍氈“一口鐘”到昆明城里授課,成為聯(lián)大一景。至于開源,則是拼命寫文章、做兼職。因為經(jīng)常借不到錢,朱自清不得不和當鋪打交道。在1942到1943年間,他隔三岔五地跑寄賣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網(wǎng)球拍、字典、燈泡、行軍床、被單、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簾。為此,朱自清沒少受奸商的氣。
1945年夏天,抗戰(zhàn)臨近勝利,據(jù)友人回憶,47歲的朱自清已經(jīng)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驚。
當時,法幣急速貶值,到1948年的時候,買一包紙煙都要幾萬塊錢。朱自清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面粉。國民黨政府為了平息高級知識分子的怨氣,向他們派發(fā)一種配購證,可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美國支援的面粉”。清華大學學生吳晗和其他人為了揭穿國民黨政府的陰謀,抗議美國政府的侮辱,發(fā)表一個公開聲明,號召大家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面粉,一致退還購物證。
聲明寫好了,要征集簽名。朱自清第一個在聲明上簽了字,并憤然地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體重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彌留之際的朱自清對第二任妻子陳竹隱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已拒絕美援,不要去買配售的美國面粉……”這成了他的遺言。
朱自清去世時,錢包里僅有6萬元,這點兒錢在當時連一個包子都買不到……
一代散文大師,匆匆而去,背影長留。朱自清去世后,清華園第一次為一位老師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這么評價他的--“純粹的君子”(沈從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廣田)、“完美的人格”(葉圣陶).
相關(guān)鏈接:
《聲明》原文:“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為抗議上海美國領事卡寶德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的誣蔑和侮辱,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jié),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zhì)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面粉,一致退還配購證,特此聲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br />(1)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如同一根緊繃的弦,從未松懈;又如同上緊的發(fā)條,無比精準”,表現(xiàn)了朱自清一生認真的一面,也表現(xiàn)了他生活中機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華中文系執(zhí)教23年,擔任系主任16年,開了16門課,他是對清華中文系學風影響最深的人,為清華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據(jù)友人回憶,47歲的朱自清已經(jīng)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驚,友人對其外貌的回憶,從一個側(cè)面烘托出朱自清備嘗艱辛、極其貧困的生活。
D.朱自清經(jīng)常披件趕馬人的藍氈“一口鐘”到昆明城里授課,一方面說明他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著上“節(jié)流”,一方面說明他樂觀豁達。
E.朱自清退回配購證,彌留之際留下遺言,拒絕美國的救濟糧,沒有向貧困低頭,也沒有向權(quán)貴低頭,可見其“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jié)操。
(2)文中畫線處作者引用傳主自己的話以及他人對傳主的評價,有什么作用?
(3)朱自清“認真”的秉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4).文章題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時的完美人格”,可以說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時”而顯得更加完美。請結(jié)合文本的具體事例談談你的理解。組卷:15引用:6難度:0.7
五、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
-
8.吟誦古典詩歌,腦海中會呈現(xiàn)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所謂“詩中有畫”。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它描繪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要求:①緊扣詩句;②必須原創(chuàng);③語言表達簡明、生動;④運用比喻或比擬的修辭手法;⑤不超過50字。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唐?李群玉《新荷》)組卷:8引用:1難度:0.8 -
9.吟誦古典詩歌,腦海中會呈現(xiàn)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所謂“詩中有畫”。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它描繪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要求:①緊扣詩句;②必須原創(chuàng);③語言表達簡明、生動;④運用比喻或比擬的修辭手法;⑤不超過50字。
十里荷花帶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宋?楊公遠《月下看白蓮》)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