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7 16:0:8

一、積累與運用(22分)

  • 1.下面是科幻作品閱讀會的開場白,其中有些字詞小軍拿不準,請你幫他判斷。
          閱讀科幻作品,我們能體會到生命進化的①                (漫/慢)長與勃發(fā),感悟到宇宙的寂靜與廣,思考著人類文明的未來。與成年人相比,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會刻意庸風雅,更不會忸怩②              (做/作)態(tài),往往有著更為敏銳的感知力和旺盛的求知力。因此,許多科幻作品也把青少年描寫成影響人類命運走向的色。今天,讓我們一起開始那神奇的科幻之旅吧!
    (1)語段中三個加點字怎么讀?請幫他做出選擇
     

    A.mào jué
    B.mài jué
    C.mào jiǎo
    D.mài jiǎo
    (2)語段中兩個橫線處應分別選用哪個字?請在下面工整書寫。

    組卷:5難度:0.7
  • 2.小軍想在下面語段中引用一些古詩文名句,請幫他補寫完整。
          讀古詩文,是一場文化之旅。讀“①
     
    ,②
     
    ”(杜甫《月夜憶舍弟》),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在戰(zhàn)亂時對寄書不達的無奈;讀“漢文有道恩猶薄,③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我們讀出了詩人沉淪坎坷的心酸;讀“④
     
    ?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我們也同樣感受到詩人慘遭貶謫的悲涼。善用古詩文,是一種素養(yǎng)的體現。我們可以用“⑤
     
    ,⑥
     
    ”(蘇軾《水調歌頭》)來表達對離人的美好祝愿;也可以用“⑦
     
    ,⑧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慨嘆歲月流逝,物是人非。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小軍想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隋唐時期與宋明清時期的山水畫的不同特點,請你幫助他完成。要求:語言簡潔,每點不超20字。
          山水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方面,自魏晉南北朝山水畫興起,經歷了隋唐,及至宋元。然而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隋唐的著名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李思訓等,他們的作品多繪于墻壁上,殿堂(或寺觀)壁畫中可見其代表之作。而宋元時期的著名畫家基本上不在寺院創(chuàng)作壁畫,他們的作品基本上是在紙本或絹本上完成的,也就是所謂的卷軸畫。由于材質有差異,在畫法上也就有了巨大的變化。隋唐壁畫那種厚重的顏料,在紙本絹本繪畫中使用較少,而水墨的技法卻因為紙、絹的材料優(yōu)勢而得以迅猛發(fā)展。宋朝以后直至明清,水墨畫成了山水畫的主流,即使有個別畫家仍然畫青綠山水,但其實與唐朝的青綠山水已完全不同。
    ①隋唐的山水畫:
     
    ;
    ②宋明清時的山水畫: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小軍想為下面的文字選配一幅插圖,在A、B兩幅備選圖中,你建議他選擇哪一幅?請簡述理由。(60字左右)
          九曲黃河,萬古奔騰,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披荊斬棘、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黃河流域文物資源豐富,9個省份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余萬處,占全國不可移動文物的39.73%。目前,黃河干支流所流經的69個市(州),共有不可移動文物約16.8萬處。

    組卷:3引用:2難度:0.7

四、名著閱讀(5分)

  • 11.艾青的詩歌有著“憂郁”的藝術特性,被稱為“艾青式的憂郁”,有人說這種“憂郁”顯得有點消極。你如何看待這種“憂郁”?請簡要回答。

    組卷:2難度:0.5

五、作文(50分)

  • 12.閱讀下面材料,任選一題作文。
          【材料一】儒家思想,其精髓就在一個“往”字上?!半m千萬人,吾往矣”是一種行動的文化,所以孔子常言“敏于事而慎于言”,不尚空談。我們繼承儒家文化,就應繼承其中的行動性、當下性、現實性,這就出發(fā)。
          【材料二】道家強調“返”,就是希望我們的靈魂能有個寄托。德國詩人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這“詩意地棲居”,不過就是道家的一個“返”字在生活中的體現罷了。
          (1)閱讀材料一,你有怎樣的回憶或體驗?請擬寫一個含有“這就出發(fā)”的標題,寫一篇記敘文,講講你或他人的人生故事。
          (2)閱讀材料二,你又有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請自擬題目,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對這段話的思考。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