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12課 詞四首》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10/26 21:0:3
一、填空。
-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文正,亦稱范履霜,著名
組卷:30引用:1難度:0.8 -
2.秋瑾(1875-1907),原名閨謹,字璇卿,自號競雄,別號
組卷:35引用:1難度:0.8 -
3.辛棄疾(1140-1207),字
組卷:96引用:3難度:0.9 -
4.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
組卷:37引用:1難度:0.9
二、默寫。
-
5.默寫。
(1)《漁家傲?秋思》一詞中邊地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然的句子:
(2)《漁家傲?秋思》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思念家鄉(xiāng)又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3)《漁家傲?秋思》一詞中寫夜寒霜重,笛聲凄然的句子:
(4)《漁家傲?秋思》一詞中以互文的形式寫出將士有家難回,功業(yè)難成,哀傷流淚的句子:
(5)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
(6)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描寫打獵武士的英姿和氣勢的兩句詞是:組卷:384引用:4難度:0.8 -
6.默寫。
(1)《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表現(xiàn)作者要報效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決心句子是: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中運用典故表現(xiàn)戰(zhàn)爭激烈場面的句是:
(3)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與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意境相近的句子是:
(4)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中表達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句子是:
(5)秋瑾《滿江紅》中,寫作者突破家庭牢籠、思量過去八年生活況味的句子是:
(6)秋瑾《滿江紅》中,表達作者雖有凌云壯志,但知音難覓,不覺淚濕衣襟的句子是:組卷:301引用:1難度:0.8 -
7.默寫。
(1)秋瑾在《滿江紅》中,與男兒進行對比,表達自己的抱負、志向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2)最能表現(xiàn)詩人推翻滿清解放天下的凌云壯志的句子是:
(3)最能體現(xiàn)秋瑾不甘落后于須眉的句子是:
(4)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國家的危難處境的句子是:組卷:187引用:1難度:0.8
三、簡答題
-
8.《漁家傲?秋思》的主旨是什么?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9.《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主旨是什么?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四、中考試試題匯編
-
26.閱讀古詩詞,回答問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1)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說說“了卻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棄疾盡管“白發(fā)生”,卻依然眷戀著自己曾經(jīng)浴血征戰(zhàn)的疆場。這種眷戀的情結(jié)從詞中
(3)“吹角連營”與“霹靂弦驚”描繪了什么樣的場面?
(4)“可憐白發(fā)生”的慨嘆與前面的豪壯格調(diào)形成巨大反差,這樣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對本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醉里挑燈看劍”塑造了一個懷才不遇的壯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澆愁,醉眼朦朧中還不忘把燈挑亮,仔細端詳手中報國樂殺敵的寶劍。
B.“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寫戰(zhàn)斗的速戰(zhàn)速決,表現(xiàn)出所向披靡。
C.“可憐白發(fā)生”與前面九句形成極大的反差,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讓我們深沉地感受到詞人火一般的愛國熱情和壯志難酬的無奈。
D.“夢回”和“八百里”二句寫大片軍營,綿延八百里,處處炊煙烤著牛肉,極言戰(zhàn)斗場面的宏大。
(6)能點明是在夜間的一詞是“組卷:111引用:6難度:0.5 -
27.閱讀古詩詞,回答問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1)突出地表現(xiàn)了雄壯的軍容,表現(xiàn)了將軍及士兵們高昂戰(zhàn)斗情緒的是哪兩句?
(2)這首詞塑造了一個
(3)本首詞是豪放詞的代表作,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風格,說說豪放詞的特點。
(4)這詞表達了作者
(5)理想與現(xiàn)實往往是矛盾的。這首詞中,作者在理想與現(xiàn)實中各是怎樣的形象呢?請分別加以概括。
(6)詞中描寫的軍中生活情景有看劍、吹角、分炙、
(7)表現(xiàn)作者為現(xiàn)實而悲嘆,對人生而感嘆的句子是
(8)這首詞的上片描述了看寶劍、組卷:45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