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三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5/10 8:0:9
一、綜合練習
-
1.讀句子,根據拼音寫詞語
池塘里的lián penɡ組卷:4難度:0.6 -
2.用橫線畫出加點字正確的讀音話。
衣裳(shānɡ shɑnɡ) 挨餓(ái āi ) 鮮有(xiǎn xiān) 嚴禁(jìn jīn) 稱心(chēn chèn) 果實累累 (lěi léi ) 組卷:2難度:0.8
二、選擇題
-
3.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7
四、閱讀與理解
-
10.閱讀
風箏的故事??①風箏的起源地在中國。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潛心鉆研整整三載,終于用木頭做了一只飛鳥,將它放飛,我們有理由相信墨子的這只木制飛鳥,就是我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只風箏。
??②在中國古代,風箏不僅僅是一項娛樂方式,它還被用于軍事等方面。在漢朝時,大將軍韓信就讓人專門制作了許多大型風箏,并在風箏的首端安裝一個發(fā)聲器,需要時可以用弓箭射出。韓信命令士兵們在晚上將其射向楚國軍隊的軍營,發(fā)出“咻咻咻”的奇怪叫聲,以此來嚇唬敵方士兵,以此來增加戰(zhàn)爭的勝算。在南北朝侯景攻占臺城之時,風箏就曾被用于告急。
??③唐代初期,紙張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使得人們在制作風箏時,終于可以將笨重的木頭換成紙糊的。在唐代晚期的皇室之中,放風箏已經是深受王公貴族們喜愛的解悶娛樂方式之一。到了宋代,民間就已把放風箏作為一項趣味性強的運動。明代初期,風箏還是科學研究的工具。考古學界推測,中華民族極有可能是第一個利用風箏來進行天氣勘測研究的民族。
??④傳統的中國風箏制作工藝包括“扎、糊、繪、放”四種技藝,“扎”即要達到對稱,使風箏左右兩側的受風面積相當。“糊”即要保證整體平整,干凈利落?!袄L”即要做到遠眺清楚,近看真實的效果。風箏的繪畫藝術是一種綜合繪畫技法的體現。風箏擺在室內,放到空中,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胺拧奔匆罁L力調整提線角度。只有這四種技藝都做好,才能完成一只美麗的風箏。
(1)人類歷史上第一只風箏是
(2)默讀短文第 2、3 自然段,想想風箏作用的演變過程,抓住關鍵詞句,照樣子填寫下面的圖表。
(3)風箏的“繪”要做到遠眺清楚,近看真實的效果,是因為
A.風箏要放到很遠的天上。
B.風箏上的紙要求高,需要這樣去畫。
C.風箏也可放在室內欣賞
D.只有這樣畫風箏才能放得更高。
(4)閱讀短文,判斷下列說法,對的打“√”,錯的打“×”。
①中華民族是第一個利用風箏來進行天氣勘測研究的民族。
②“扎”和“放”的技藝直接關系到風箏能否順利放飛。組卷:11難度:0.6
五、習作與表達
-
11.習作
??請以“快樂的____”為題,寫寫你最快樂的一次經歷,可以是一次活動、也可以是過一個節(jié)日、做一個小實驗等等。
??要求:語句通順,意思連貫,書寫工整,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組卷:6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