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 醉翁亭記》2019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69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539引用:3難度:0.7
  • 3.下列句中停頓的劃分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138引用:1難度:0.8

三、閱讀理解

  • 10.文言文閱讀
          【甲】
          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乙】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①志:記。②③扶風,岐山:均為地名,在今陜西省。④占:占卜。有年:指豐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紀日。文中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別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⑥忭(biàn):高興,快樂。
    (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醉翁之不在酒 意:情趣
    B.佳木而繁陰 秀:草木茂盛
    C.民以為憂 方:剛才
    D.甲子又 雨:下雨
    (2)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名者誰 雨麥于岐山
    B.不知人之樂 鑿池其南
    C.醉能同 真無馬耶 (《馬說》)
    D.為休息之所 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3)下列對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用一個“樂”字為主線,把眾多內(nèi)容連綴在一起,而這些“樂”,都是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樂。
    B.甲、乙兩文中亭子命名的由來:甲文以作者的號來命名,而乙文以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環(huán)境位置,由群山到瑯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內(nèi)存的脈絡(luò)是連貫的。
    D.甲、乙兩文都表達了作者被貶后寄情山水的憂樂之意和愁苦之情。
    (4)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官吏相與慶于庭
    (5)讀了甲、乙兩文,你從歐陽修和蘇軾身上得到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實際談?wù)劇?/h2>

    組卷:504引用:4難度:0.1
  • 11.【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金雞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幾百年矣。微風拂之,聲如暗泉颯颯走石潄;稍大,別如奏雅樂;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奏。方舟上人為閣其下,而名之曰松風之閣。予嘗過而止之,洋洋乎若將留而忘歸焉。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無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樂,可以永日,又何必濯潁水而以為高,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
    (節(jié)選自劉基《松風閣記》)
    【注】①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③洋洋:快意的樣子。④汩(gǔ):亂。⑤永日:度過漫長的一天。⑥潁水:河名。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隱居在潁水附近。并認為堯的這種話弄臟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潁水邊上去洗耳朵。⑦高:品行高尚。⑧首陽:山名。相傳伯夷、叔齊在周武王滅殷以后,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⑨清:品行純潔。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已而夕陽在山 已而:
     
    ②樹林陰 翳:
     
    之曰松風之閣 名:
     
    ④觀于松可以吾目 適: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又何必濯潁水而以為高,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
    (3)為了突出文章主旨,甲乙兩文分別用了什么手法?
    (4)請概括甲乙兩文中表現(xiàn)出的思想情趣有何異同。

    組卷:657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