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育集團聯考九年級(下)開學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是合作發(fā)展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發(fā)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近期,“DNA 雙螺旋結構的確定”被譽為生物防御領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關DNA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6難度:0.5 -
4.如圖所示的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一組是( ?。?br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5.下列曲線能正確反映實驗變化關系的是( ?。?/h2>
組卷:1難度:0.5 -
6.標有“6V 6W”,“3V 3W”的燈L1和L2(假設燈絲電阻不變),若將它們并聯接在某電源上,兩燈都發(fā)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7.根據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下列關于人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31難度:0.5 -
8.如圖所示為重為20牛的A物體用滑輪組采用甲、乙兩種方法提升重物和水平移動。A物體在水平面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15N,F1=12N,F2=6N,A物體在10s內勻速移動的距離均為0.6m,則在該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25難度:0.5 -
9.如圖所示,對于圖片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5引用:4難度:0.5 -
10.下列關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11.分析下列反應所得結論中,正確的是( ?。?br />①CO+CuO
Cu+CO2 ②2Al+Fe2O3△Al2O3+2Fe高溫
③2Na2O2+2CO2═2Na2CO3+O2 ④2H2S+SO2═2H2O+3S。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2.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溫州市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保護區(qū)主要保護珍稀瀕危鳥類-黃腹角雉,還有一級保護動物云豹等共8種;另外保護區(qū)內的植物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的植物有南方紅豆杉、莼菜等4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引用:2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2分)
-
35.“氯堿工業(yè)”的主要原理是電解飽和食鹽水,其化學方程式為(反應條件為通電)2NaCl+2H2O=2NaOH+H2↑+Cl2↑。在20℃時,取100g飽和NaCl 溶液進行電解,一段時間后測得產生氫氣(H2)的質量為 0.2g。
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請分析并計算回答:
(1)該反應中
(2)上述過程中同時生成的燒堿質量為多少克?
(3)電解后剩余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 0.1%)。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6.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滅劣Ⅴ類水。某河流水質原為劣Ⅴ類,氨氮含量高,藻類等浮游植物占主導;經“食藻蟲控藻引導水體生態(tài)修復”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質指標達Ⅲ~Ⅳ類,其治理過程如圖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關系如圖乙。
(1)河道修復包含“暴氣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可將有機物
(CxHyOz)分解為
(2)引入食藻蟲,可減少藻類的數量,從而提高水體透明度;在河床上種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質。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判斷,引入的食藻蟲屬于
(3)最后還可適量投放鰱魚、黑魚等生物,從而提高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卷: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