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市房山區(qū)高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2分)

  • 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我國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下列涉及的系列材料中,主要成分為金屬單質的是( ?。?br />
     
    A.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時使用的推進劑——液氧和液氫 B.航天員返回途中穿著的航天服——合成纖維及尼龍膜 C.返回艙減速傘材料——高強度錦綸纖維 D.返回艙側壁殼體——高強度鋁合金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1難度:0.7
  • 3.下列實驗操作中,符合操作規(guī)范的是( ?。?/h2>

    組卷:29引用:5難度:0.5
  • 4.實驗室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氫氣,下列做法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h2>

    組卷:67引用:1難度:0.7
  • 5.脫落酸是一種抑制生長的植物激素,可延長鮮花盛開的時間,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脫落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2難度:0.6
  • 6.根據(jù)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實進行推測,不合理的是( ?。?br />
    選項 事實 推測
    A Na、Al通常用電解法冶煉 Mg可用電解法冶煉
    B H3PO4是中強酸,H2SO4是強酸 HClO4是強酸
    C Si是半導體材料,Ge也是半導體材料 ⅣA族元素的單質都是半導體材料
    D Mg與冷水較難反應,Ca與冷水較易反應 Be與冷水更難反應

    組卷:53引用:2難度:0.7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8分)

  • 18.工業(yè)上用含三價釩(V2O3)為主的某石煤為原料(含有Al2O3、SiO2、Fe2O3等雜質),低溫硫酸化焙燒-水浸工藝制備V2O5,其流程如圖:
    資料:
    ?。甐OSO4高溫易分解
    ⅱ.含磷有機試劑對溶液中離子萃取能力為Fe(Ⅲ)>V(Ⅳ)>V(Ⅴ)>Fe(Ⅱ)
    ⅲ.含磷有機試劑萃取過程中溶液的H+濃度越高,萃取率越低,萃取釩效果越差.
    ⅳ.10
    VO
    +
    2
    +8H2O?H2V10
    O
    4
    -
    28
    +14H+
    ⅴ.氫氧化物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完全沉淀 3.2 9.0 4.7
    (1)焙燒過程中向石煤中加硫酸焙燒,將V2O3轉化為VOSO4的化學方程式是
     

    (2)預處理過程中先加入Na2SO3溶液進行還原預處理,加入Na2SO3溶液的第一個作用是將V(Ⅴ)還原為V(Ⅳ)減少釩的損失,再用氨水混合并調節(jié)溶液pH.
    ①請結合相關離子方程式,說明加入Na2SO3的第二個作用
     

    ②解釋加氨水調節(jié)pH≈5的原因是
     

    (3)上述Ⅰ的具體操作為
     

    (4)沉釩過程中先加入NaClO3進行氧化,再加氨水調節(jié)pH,銨鹽會將H2V10
    O
    4
    -
    28
    中的釩元素以多釩酸銨[(NH42V6O16]的形式沉淀.溶液pH值與沉釩率的關系如圖,請結合反應原理解釋沉釩的pH=2.5的原因是
     


    (5)測定產品中V2O5的純度:稱取ag產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VO22SO4溶液.再加入b1mLc1mol?L-1(NH42Fe2(SO42溶液(
    VO
    +
    2
    +2H++Fe2+═VO2++Fe3++H2O)最后用c2mol?L-1KMnO4溶液滴定過量的(NH42Fe(SO42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為b2mL.已知
    M
    n
    O
    -
    4
    被還原為Mn2+,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則產品中V2O5的質量分數(shù)是
     
    .(V2O5的摩爾質量:182g?mol-1

    組卷:45引用:1難度:0.5
  • 19.某小組用實驗1探究FeCl3與Cu的反應,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
    實驗1:
    資料:?。瓹uSCN、CuCl均為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均能與硝酸反應,分別生成Cu2+
    SO
    2
    -
    4
    、Cu2+與Cl-
    ⅱ.(SCN)2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其水溶液呈黃色.
    (1)FeCl3溶液與Cu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小組同學推測白色沉淀中的Cu(I)(I表示+1價銅元素)可能是由Fe3+氧化Cu得到的,為探究實驗1中白色沉淀的成分,小組同學實施了實驗2:

    由實驗2可知,實驗1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3)該小組欲進一步探究實驗1中白色沉淀產生的原因,實施了實驗3: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溶液變?yōu)樗{色,澄清透明,底部只有少量紅色固體剩余
    ?、裰猩蠈忧逡河谠嚬苤?,滴加1滴0.1mol/LKSCN溶液 立刻出現(xiàn)紅色,同時有白色沉淀生成
    振蕩Ⅱ中試管,靜置 白色沉淀變多,紅色逐漸褪去
    ①步驟Ⅰ的實驗操作是
     

    ②根據(jù)實驗3的現(xiàn)象,小組同學認為Fe3+與Cu反應的氧化產物不含Cu(I),他們的判斷依據(jù)是
     

    ③步驟Ⅱ中加入KSCN溶液后出現(xiàn)紅色的可能原因是
     

    ④解釋步驟Ⅲ中實驗現(xiàn)象產生的可能原因:
     

    組卷:8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