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寧七中九年級(上)段考化學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48分)

  • 1.下列不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22引用:4難度:0.9
  • 2.下列有關純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56引用:3難度:0.9
  • 3.下列現(xiàn)象和事實,可用金屬活動性作出合理解釋的是( ?。?br />①相同幾何外形的金屬鎂、鋁分別與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反應,鎂反應更劇烈,說明鎂比鋁的活動性強。
    ②金屬鋁比金屬鋅更耐腐蝕,說明鋅比鋁的金屬活動性強。
    ③盡管金屬的種類很多,但在自然界中,僅有少數(shù)金屬(銀、鉑、金)以單質形式存在。
    ④用硫酸銅、石灰水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時,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

    組卷:66引用:2難度:0.6
  • 4.根據(jù)下面實驗內容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 5.愛國科學家侯德榜先生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為我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該方法是將CO2和NH3通過飽和NaCl溶液中充分反應,其中的一步反應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6.下列關于金屬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66引用:2難度:0.6

二、填空題

  • 19.海水曬鹽得到粗鹽,剩余的母液稱為苦鹵,粗鹽和苦鹵用途廣泛。
    (1)為了除去粗鹽溶液中的Ca2+、Mg2+、
    SO
    2
    -
    4
    ,可按照下列實驗操作進行:①加過量Na2CO3溶液;②加過量NaOH溶液;③加過量BaCl2溶液;④加入適量鹽酸;⑤過濾。請你排出一種合理的操作順序
     
    (用序號表示),其中步驟中加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步驟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
     
    。
    (2)鎂廣泛應用于火箭、導彈和飛機制造業(yè);利用苦鹵制取鎂的主要流程如圖:

    步驟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上述流程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步驟是
     
    ;用苦鹵制取鎂比直接用海水制取鎂的優(yōu)勢是
     
    。
    (3)請回答海水制堿的相關題目。

    ①步驟Ⅲ、步驟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②如果不將氯化銨作為目標產(chǎn)品,即加入氨氣不是為了生產(chǎn)出氯化銨,那么,氨氣在制堿過程中的作用是
     
    。
    ③工業(yè)生產(chǎn)純堿的流程中,碳酸化時溶液中析出碳酸氫鈉而沒有析出氯化銨的原因是
     
    。

    組卷:28引用:2難度:0.6

三、實驗與探究(18分)

  • 20.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了金屬的性質后,做了如下探究。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為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的兩組實驗:
    實驗Ⅰ 實驗Ⅱ
    ①實驗Ⅰ中以“金屬表面產(chǎn)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鐵的活動性強弱,甲同學認為不夠合理,理由是
     
    ;寫出試管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寫出實驗Ⅱ中C試管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D試管內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為
     

    ③實驗Ⅱ中要驗證Cu、Fe、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必要做的實驗是
     
    (填字母序號);請你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驗證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所需藥品為
     
    。
    (2)如圖為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對比實驗(每支試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潔凈鐵片):

    ①甲同學認為,試管A發(fā)生的現(xiàn)象就能夠說明鐵的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乙同學不同意他的觀點,他認為必須全面觀察
     
    (選填試管編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通過科學嚴謹?shù)耐普?,才能得到上述結論。B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②試管D和E實驗的目的是進一步探究鐵在
     
    環(huán)境中更容易發(fā)生銹蝕。

    組卷:37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