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河源市東源中學高三(上)開學地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已知甲地坐標為(30°N,135°W),完成1~2題。
圖中代表甲地的是( ?。?/h2>組卷:1引用:0難度:0.40 -
2.已知甲地坐標為(30°N,135°W),完成1~2題。
關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確敘述是( ?。?/h2>組卷:4引用:0難度:0.70 -
3.讀“某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圖”,完成3~4題。
有關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h2>組卷:3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共2道大題46分)
-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約800年前,長白山天池火山大規(guī)模噴發(fā),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噴發(fā)物裸地。受其噴發(fā)方向及偏西風影響,浮石和火山灰等噴發(fā)物在火山錐各坡向覆蓋厚度不同,東坡最厚,北坡最薄。
火山噴發(fā)改變了成土母質(zhì)、地形、植被等自然條件?;鹕絿姲l(fā)后,植被重新發(fā)育,依次呈現(xiàn)出亞高山針闊葉林-針葉林-亞高山岳樺林-高山苔原-高山凍原的變化(如圖),但這種完整的垂直變化僅局限于北坡,東坡海拔較高處的自然帶呈斑塊狀分布,自然帶演替較慢。
(1)描述圖示地區(qū)的地勢特點。
(2)分析長白山東坡火山噴發(fā)物覆蓋較厚的主要原因。
(3)說明長白山東坡自然帶演替較慢的主要原因。組卷:10引用:6難度:0.5 -
20.植被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一個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一面鏡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為鄂爾多斯地區(qū)植被分布圖.
材料二 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戰(zhàn),把2.7萬畝沙丘改造成為馬鈴薯種植基地.據(jù)當?shù)剞r(nóng)民反映馬鈴薯種植基地的空氣濕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熱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材料三“留茬免耕、秸稈覆蓋”是鄂爾多斯地區(qū)保護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將秸稈覆蓋地表過冬.圖2為采用“留茬免耕、秸稈覆蓋”前后冬春季節(jié)有關實驗資料圖.
(1)概述圖1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沙丘改造為馬鈴薯種植基地導致該地氣溫發(fā)生變化,請運用相關知識加以說明.
(3)簡述鄂爾多斯地區(qū)采用“留茬免耕、秸稈覆蓋”的生態(tài)意義.組卷:7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