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xué)年河南省實驗中學(xué)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6 11:36:5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7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題。
材料一: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在敘事上采用了曲折復(fù)義的表達方式,明確說小說故事是假語存(賈雨村)、真事隱(甄士隱),在真假、有無、虛實之間,《紅樓夢》中有大量的藝術(shù)空白點,也就是“不寫之寫”。
“不寫之寫”應(yīng)該主要從美學(xué)修辭學(xué)上來理解,而不是從索隱或隨意聯(lián)想的角度來理解。遺憾的是,“不寫之寫”大多數(shù)情況被屬于歷史學(xué)范疇的考證或非文學(xué)立場的索隱派所籠罩。一部藝術(shù)作品,所能寫到的東西相對于無始無終、波瀾壯闊的生活來講總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不寫之寫”在“寫”和“不寫”之間有一個辯證關(guān)系。對于作家來說,“寫”什么是值得反復(fù)思量和推敲的,“寫”是主要的,是呈現(xiàn)給廣大讀者和觀眾的,是他們能夠直接感知和認知的,是直接訴諸讀者直覺經(jīng)驗的。至于“不寫”,則屬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寫”喚起人們對“不寫”感知、認知,這對作家來說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技能,對閱讀來說不是輕易能獲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寫之寫”究竟該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寫之寫”,應(yīng)該是服務(wù)于其藝術(shù)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藝術(shù)目的的。作家通過作品寫出來的東西,雖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識到它的整體,這才是“不寫之寫”。換言之,是有限與無限的統(tǒng)一,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tǒng)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筆觸不到的都叫“不寫之寫”,不是在閱讀過程中隨意生發(fā)、隨意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都是“不寫之寫”。
從《紅樓夢》的文本舉例,如第三十五回寶玉與薛寶釵丫鬟鶯兒的對話。鶯兒笑道:“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睂氂褚婜L兒嬌憨婉轉(zhuǎn),語笑如癡,早不勝其情了,那更提起寶釵來!便問道:“好處在哪里?好姐姐,細細告訴我聽。”鶯兒笑道:“我告訴你,你可不許又告訴她去?!睂氂裥Φ溃骸斑@個自然的?!闭f著,只聽外頭說道:“怎么這樣靜悄悄的!”二人回頭看時,不是別人,正是寶釵來了。既然這個秘密是鶯兒不能告訴寶釵的,此時在鶯兒和寶玉對話時當(dāng)事人寶釵闖了進來,鶯兒當(dāng)然不能當(dāng)著寶釵的面給寶玉說了,況且是秘密呢。薛寶釵究竟有什么別人都沒有的好處,讀者也就無法知道了。這個“不寫之寫”,是永無直接答案的。不是寶玉以后沒有機會再向鶯兒求證求解,而是作者“不寫”了。
“不寫”使文本具有了開放性,使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來豐富和確認,在閱讀理解中讓薛寶釵的性格豐富起來。而《紅樓夢》的敘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寫”了很多,“寫”又限定了我們的理解和聯(lián)想。薛寶釵有世上人少有的好處,作家為了讓你關(guān)注、揣摩他的藝術(shù)描寫,從設(shè)置懸念和激發(fā)閱讀動力與興趣來說,也是不會輕易直接告訴你的。急于求解問題的答案有,也沒有,鶯兒接下來要說的成為了文本的“空白點”,這就是“不寫之寫”的妙處。
這樣的“不寫之寫”,構(gòu)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確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為這些不寫之寫,是讀者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根據(jù)對人物一貫的性格、行為邏輯、情感取向推測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說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從而使藝術(shù)具有含蓄雋永、味之無窮的韻致和品格。
(摘編自孫偉科《<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材料二:
空白是中國畫構(gòu)圖中處理黑白關(guān)系的主要手段。在《紅樓夢》的畫家筆法中,空白是被經(jīng)常運用的一種。曹雪芹曾通過薛寶釵之口表達了他對繪畫創(chuàng)作的見解。但作為一個精通繪畫的作家,曹雪芹“自覺引進繪畫技法”來進行《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從而使其“不僅繪景、狀物在妙合畫理,而且寫人、敘事也往往默運畫學(xué)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別注意這種空白手法的運用,不時在《紅樓夢》中留有空白。
《紅樓夢》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語言、情節(jié)的省略及“不寫之寫”等以外,還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創(chuàng)造出朦朧、模糊的藝術(shù)意境,從而增強了小說的空靈之美。例如:寶玉酒醉后要攆李奶媽,但被襲人勸住了,并沒有攆,而李奶媽卻說寶玉攆了茜雪。這看起來相矛盾,但實際是另起了頭緒,是將茜雪“出去”的一段情節(jié)通過“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讀者可任意馳騁自己的想象去推想這其中的緣由。張愛玲就認為茜雪是“負氣走的”,對此,倒是脂硯齋頗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說:“照應(yīng)前文,又用一‘?dāng)f’字,屈殺寶玉。然在李媼心中口中畢肖?!笨梢?,作者筆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畫了李奶媽形象,可謂“一石二鳥”。
這正是空白的妙處。因為像這樣的情節(jié)若實寫了,不但容易使筆墨輕重不均,沖淡主調(diào)色彩,而且還使情節(jié)受到了限制,顯得死板不活。而這里運用以虛寫實、計白當(dāng)黑的空白藝術(shù)手法,則使有限的畫面中生出無限煙波,創(chuàng)造了煙云模糊的意境,增強了小說的空靈之美。若通部中萬萬件細微之事俱備,《石頭記》真亦太覺死板矣。
(摘編自曹金鐘《“矛盾”與<紅樓夢>中意境的創(chuàng)造手法》)材料三:
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fā)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叫“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回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中,曹雪芹運用“不寫之寫”藝術(shù)手法創(chuàng)設(shè)了大量的藝術(shù)空白點,借以體現(xiàn)作品真假相依、有無相生、虛實相合的故事特點。
B.紅學(xué)研究的考證派和索隱派在對“不寫之寫”進行探究時,盡管忽視了“不寫之寫”的美學(xué)意蘊,卻大大提高了《紅樓夢》的歷史價值。
C.小說創(chuàng)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義上的隨意而為,而是對已有內(nèi)容的適度限制和對未寫內(nèi)容的有意設(shè)置,具有更加含蓄雋永的審美意趣。
D.“寫”和“不寫”影響著作品質(zhì)量:“寫”得越少,文本的開放性就越強,讀者聯(lián)想空間就越大;情節(jié)交代得越實,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就“寫”與“不寫之寫”而言,“寫”是主要的,“不寫之寫”則是建立在“寫”的基礎(chǔ)之上的,二者有機統(tǒng)一,相得益彰。
B.《紅樓夢》通過設(shè)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節(jié)來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發(fā)讀者探求真相,推想緣由,深入體味。
C.“不寫之寫”構(gòu)成文本理解的不確定性,對這種不確定性的合理解讀,不是作者所能影響的,主要取決于讀者的理解能力。
D.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如果不能對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寫之寫做出合理的聯(lián)想、填補,便有可能誤解、曲解作品的應(yīng)有之義。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不寫之寫”“空白”藝術(shù)手法的一項是
A.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B.此時無聲勝有聲。
C.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
D.作畫實中求虛,黑中留白,如一燦之光,通室皆明。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材料三是《紅樓夢》中寫眾人笑態(tài)的經(jīng)典場面,寶釵、李紈、迎春也在現(xiàn)場,但這三人的神態(tài)“缺席”,請從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這一段的“不寫之寫”。組卷:13引用:6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非攻
魯迅 “先生到楚國去?”
“是的?!蹦诱f道,“我們的老鄉(xiāng)公輸般,他總是倚恃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興風(fēng)作浪的。造了鉤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還不夠,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慫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國,怎禁得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罷?!?br /> 他在壁櫥里摸出一把鹽漬藜菜干,一柄破銅刀,另外找了一張破包袱,等耕柱子端進蒸熟的窩窩頭來,就一起打成一個包裹,衣服卻不打點,也不帶洗臉的手巾,只把皮帶緊了一緊,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頭也不回的走了。
墨子走進宋國的國界的時候,草鞋帶已經(jīng)斷了三四回,覺得腳底上很發(fā)熱,停下來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腳上有些地方起繭,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歷來的水災(zāi)和兵災(zāi)的痕跡,卻到處存留。走了三天,看不見一所大屋,看不見一棵大樹,看不見一個活潑的人,看不見一片肥沃的田地。
楚國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國:街道寬闊,房屋也整齊,大店鋪里陳列著許多好東西。走路的人,雖然身體比北方短小些,卻都活潑精悍,衣服也很干凈,墨子在這里一比,舊衣破裳,布包著兩只腳,真好像一個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輾轉(zhuǎn)借問,徑奔公輸般寓所。他拍著紅銅的獸環(huán),當(dāng)當(dāng)?shù)那昧藥紫?,門丁進去稟他的主人。公輸般正捏著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什么樣子的?”
“像一個乞丐。三十來歲。高個子,烏黑的臉……”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輸般吃了一驚,大叫起來,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階下去。墨子和公輸般,便在院子里見了面。
“果然是你?!惫敯愀吲d的說,一面讓他進到堂屋去。
“先生這么遠來,有什么見教呢?”
墨子拜了兩拜,沉靜的說道:“我在北方,聽說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過呢?楚國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殺缺少的來爭有余的,不能說是智;宋沒有罪,卻要攻他,不能說是仁……”
“那是……”公輸般想著,“先生說得很對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這可不成,”公輸般悵悵的說?!拔乙呀?jīng)對王說過了?!?br /> “那么,帶我見王去就是。”
公輸般知道拗不過,便答應(yīng)立刻引他去見王。
……
墨子說停了攻宋之后,原想即刻回往魯國的,但因為應(yīng)該換還公輸般借他的衣裳,就只好再到他的寓里去。時候已是下午,主客都很覺得肚子餓,主人自然堅留他吃午飯——或者已經(jīng)是夜飯,還勸他宿一宵。
“走是總得今天就走的,”墨子說,“明年再來,拿我的書來請楚王看一看?!?br /> “你還不是講些行義么?”公輸般道。“勞形苦心,扶危濟急,是賤人的東西,大人們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啊,老鄉(xiāng)!”
“那倒也不。線麻米谷,都是賤人做出來的東西,大人們就都要。何況行義呢?!?br /> “那可也是的,”公輸般高興的說。“我沒有見你的時候,想取宋;一見你,即使白送我宋國,如果不義,我也不要了……”
“那可是我真送了你宋國了?!蹦右哺吲d的說,“你如果一味行義,我還要送你天下哩!”
當(dāng)主客談笑之間,午餐也擺好了,有魚,有肉,有酒。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魚,只吃了一點肉。
公輸般喝過幾杯酒,更加高興了起來。他問道:“我舟戰(zhàn)有鉤拒,你的義也有鉤拒么?”
“我這義的鉤拒,比你那舟戰(zhàn)的鉤拒好?!蹦訄詻Q的回答說,“我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不用愛鉤,是不相親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愛,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F(xiàn)在你用鉤去鉤人,人也用鉤來鉤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來拒你,互相鉤,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鄉(xiāng),你一行義,可真幾乎把我的飯碗敲碎了!”公輸般碰了一個釘子之后,改口說。
“但也比敲碎宋國的所有飯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老鄉(xiāng),你等一等,我請你看一點玩意兒?!?br /> 他說著就跳起來,跑進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不一會,又出來了,手里拿著一只木頭和竹片做出的喜鵲,交給墨子,說道:“只要一開,可以飛三天。這倒還可以說是極巧的?!?br /> “可是還不及木匠的做車輪,”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說?!坝欣谌说?,就是巧,就是高,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壞的?!?br /> “哦,我忘記了,”公輸般又碰了一個釘子,這才醒過來,“早該知道這正是你的話?!?br /> “所以你還是一味的行義,”墨子看著他的眼睛,誠懇的說,“不但巧,連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擾了你大半天。我們明年再見罷?!?br /> 墨子說著,便取了小包裹,向主人告辭;公輸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送他出了大門之后,回進屋里來,想了一想,便將云梯的模型和木鵲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選自《故事新編》,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只帶一個破包袱、穿一雙草鞋就匆匆趕往楚國見老鄉(xiāng)公輸般,是想以一個平民的身份去勸說楚國放棄侵宋行動。
B.墨子說話“三句不離本行”,無論是在家里,還是見到公輸般時,抑或是說停攻宋之后,始終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C.針對墨子的“行義”,公輸般指出那“是賤人的東西,大人們不取的”,可見公輸般當(dāng)時瞧不起平民思想的代表墨子。
D.魯迅在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造當(dāng)中,并沒有完全拘泥于歷史史實,而是在尊重歷史本質(zhì)真實的前提下,著重開掘歷史精神。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善于描寫人物對話,無論是墨子與耕柱子的對話,還是墨子與公輸般的對話,都能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
B.墨子家吃是窩頭、鹽菜,公輸般家吃的是魚肉、美酒,這些飲食上的對比表明墨子和公輸般社會地位差距之大。
C.文中寫楚國的富裕,是為了襯托宋國的貧苦;寫楚國人活潑強悍、衣服干凈,意在襯托墨子的迂腐呆傻、舊衣破裳。
D.小說結(jié)尾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公輸般真心接受了墨子的仁愛思想,不再替楚王設(shè)計攻城略地的器械,只想造福百姓。
(3)《非攻》表達了中國人民御侮圖強的堅定信心。請談?wù)劚疚氖侨绾尉唧w塑造“中國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的。
(4)作品后面寫公輸般接連碰了兩個“釘子”。這樣安排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組卷:3引用:2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13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若論“才情”,莊子之“才”自古至今為天下公認,( ?。瑒t自古以來莊子基本被視為對世間無情之人。莊子思想因其深刻性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① 的批判,在歷史上曾受到一些誤解。到了清代,一些學(xué)者透過莊子看似冷漠無情的處世態(tài)度,認識了莊子的真實心境。乾隆年間學(xué)者胡文英在《莊子獨見》中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浑m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他認為莊子對于人世間的態(tài)度,是“熱腸掛住”與“冷眼看穿”② 。
對于世間,莊子既是“熱腸掛住”,( )?根本原因在于莊子的救世主張與當(dāng)時的儒家思想不同。儒家風(fēng)塵仆仆地奔走于各諸侯國之間,③ 地規(guī)勸君王實行仁政、德治,希圖以此救世。而在莊子看來,這樣救世無異于“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是根本行不通的。莊子在《至樂》篇中用一則故事,假托孔子之口,批評了儒家試圖通過提倡仁政、德治來救世的主張,( ?。壕仁赖母痉椒ㄔ谟凇熬刃摹?,讓人們歸心“大道”。所謂大道,就是道家所說的天地萬物的根本之道。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dāng)?shù)某烧Z。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表達上很有特色,請簡要分析。
(3)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yán)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2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出自《孝經(jīng)》,是古代士人普遍恪守的價值觀。立身即安身立命,進可做出可立于世間的事業(yè),退能找到安頓靈魂的歸宿;行道即堅守道義、正道直行,做于公有利的事情。揚名,不過是立身、行道后自然的結(jié)果罷了;更強調(diào)揚名于“后世”而非“當(dāng)世”,足以讓我們體會到立身和行道的分量。
無數(shù)歷史名人正是深刻認識和把握了立身、行道和揚名的關(guān)系,并踐行一生,才被世代所銘記;在當(dāng)今社會,很多人卻直接把名利當(dāng)作了目的。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聯(lián)想和思考?請以“立身、行道和揚名”為主題,結(jié)合現(xiàn)實寫一篇文章。
要求:綜合材料,選準(zhǔn)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6引用:1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