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新版六年級下冊《4.7 美麗的化學變化》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我會判:

  • 1.“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解釋了鉆石這種物質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
     
    (判斷對錯)

    組卷:23引用:12難度:0.5
  • 2.塑料礦泉水瓶透明、輕便,而且不容易發(fā)生化學變化,是很好的材料,但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判斷對錯)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3.大量的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
     
    (判斷對錯)

    組卷:0引用:1難度:0.7

四、能力提升:

  • 9.請完成“探究馬鈴薯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實驗方案并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器材:滴管、碘酒、新鮮馬鈴薯、小刀。
    (2)探究的方法:
    ①用小刀將一個新鮮的馬鈴薯切開。
    ②將碘酒滴到馬鈴薯的
     

    ③觀察是否出現(xiàn)
     
    ,得出結論。
    (3)實驗操作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滴到馬鈴薯上的碘酒的數(shù)量是
     
    (填“1-2滴”或“越多越好”)。
    ②滴管
     
    (填“能”或“不能”)與馬鈴薯表面直接接觸。
    ③使用小刀注意安全。
    (4)分析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馬鈴薯
     
    (填“含有大量”或“基本不含”)淀粉。
    (5)你知道哪些食物中的淀粉含量比較豐富,請舉出例子。(至少3個)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五、拓展閱讀:

  • 10.微塑料:“微”不足道卻影響世界
    在2018年歐洲消化醫(yī)學會腸胃病學學術會議上,奧地利科學家報告,在人類的糞便樣品中首次發(fā)現(xiàn)微塑料,引發(fā)了人們新的擔憂。
    國際上普遍將環(huán)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定義為微塑料。這種物質在自然界本來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結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原生來源,即塑料在制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加液體密度、去除角質,同時也讓產(chǎn)品變得新鮮好看。另外還有在生產(chǎn)和運輸?shù)倪^程中因泄露而進入環(huán)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種是次生來源,主要是塑料廢棄物在進入海洋環(huán)境后,受到風浪和紫外線的影響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漸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顆粒。
    海洋微塑料極易被生物誤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鯨魚,它們和塑料遭遇的結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進入動物血液,淋巴系統(tǒng),甚至肝臟,造成腸道甚至生殖系統(tǒng)的損害。那微塑料會危害人體健康嗎?有研究認為,人類攝入的微塑料,盡管大部分隨糞便排出,但仍會有少量的存留在體內,長期的蓄積,就可能造成危害。直徑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這些細小的顆粒如果進入血液,危害就難以預料。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它可以積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時也可作為傳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載體,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目前,每個成人每年通過呼吸、飲用水、食用貝類所攝取的微塑料顆??筛哌_32000個。盡管微塑料對于人類的影響還沒有定論,但潛在的危險是存在的。
    面對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圍的禁塑行動陸續(xù)展開。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

    組卷:1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