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重慶市渝東九校聯(lián)盟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19 2:0:2
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2小題總分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2小題,共19分)
-
1.材料一:
作為建安時期的代表性詩人“三曹”,在鐘嶸《詩品》中有過評述,“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曹植被列于上品;而曹操居于下品,也被贊為“古直,甚有悲涼之句”;相比之下,曹丕雖列為中品,卻被嗤為“新歌百許篇,率皆鄙直如偶語”,但就當前對其研究成果看,曹丕作為一個守成之君,無論是文學創(chuàng)作,抑或政治統(tǒng)治,均毫不遜色。曹丕殺戮兄弟的做法固然狠辣,但他的確是一個真性情、有能力的貴介公子?!岸货跛?、夏服綺羅”“乘堅車,策肥馬”雖描繪了以樗蒲、彈碁為戲的富家子弟生活,但也留下了“男兒居世,各當努力”的話語;其流傳的約46首詩歌,關于宴會飲酒的語句約占1/4,面對輕羅華筵美酒,他抒發(fā)物是人非、歲月飛逝、人生苦短、為樂苦遲的感慨,于是勸慰他人也安慰自己“玉卮斟良酒,且飲且樂,且醉今宵吧”;其樂調多為“清商欲盡奏,奏苦血沾交”的清商之音,所寫弦樂普遍是哀弦。
(選自《淺談曹丕詩歌中的文化現象與其性情》有刪改)材料二:
曹丕是漢魏時期重要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其《與吳質書》及《典論?論文》被選錄入《昭明文選》,尤以《典論?論文》為魏晉時期文學理論的發(fā)軔之作。對文學的價值提出:“蓋文章者,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庇纱丝梢?,他認為文章最基本的功用是能使作者名垂千史、流芳百世,就算時光流逝,生命終結,但“一家之言”卻會流芳百世。明白了文學的功用,下面分析其文學思想形成的原因。
首先,從創(chuàng)作主體的角度分析,曹丕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可謂才高八斗,鐘嶸《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中》說“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也證明曹丕還善于運用權術。作為文人騷客和一個善用權術、長袖善舞的統(tǒng)治者,他能認識到文章的作用也在意料之中。曹丕剛繼位不久,穩(wěn)固政局顯得尤為重要,《典論》的誕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化解文人的怨恨情結,誘導文人安心文章,消除文人干政抱負,以期鞏固曹魏政權”。
其次,在“漢末士流,已重品目,聲名成毀,決于片言”的情況下,任何野心家在形成一定權勢地位后,都特別重視文學文章作為輿論工具的重要作用。在曹丕眼中,文士不應當僅僅是應和酬唱的友人,更應該是草檄作頌、紀事銘功的僚屬,乃至出謀劃策、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的智囊。
最后,從文學的角度來解釋,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相當特殊,對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民族心理而言,先后出現的政權的割據和領土的分治,無疑是一個很黑暗、不光彩的階段。與此同時,儒家思想失去了在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這就使得個人的價值開始得到肯定。時局的動蕩不安又造成了個體對于生與死、存與亡的大面積反思。
曹丕的文學價值不僅體現在創(chuàng)作上,還體現在《典論》對文章的社會功用和對個體的現實價值的分析,這樹立了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標桿。這種對文學自身價值思考的歷史視野充分表現了他的遠見卓識,也是當時文學趨向自覺的深刻表現。
(摘自《管窺曹丕“經國大業(yè)”辭賦觀之內涵及成因》有刪改)材料三:
東漢末年,人們逐漸從經學的束縛之中解脫出來,正統(tǒng)觀念開始淡化,思想活躍,重個性、重欲望、重感情、強烈的生命意識成了建安士人內心生活的核心。曹丕擅長作樂府詩歌,所作《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詩發(fā)展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加之與陳琳、王粲等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在文學史上傳為佳話。其文學思想集中體現在《典論?論文》中,主要包括樂府情結、文氣說、通才論、文體論以及文章的價值和作用論。下面詳細介紹文氣說。
《典論?論文》曰:“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弊骷业摹皻狻奔磦€性氣質來自自然稟賦,自然稟賦可以分為清與濁兩大類即氣質之優(yōu)劣。有與人的氣質才能有關的玄妙之氣、純懿之氣、精明之氣,有與人物堅定果敢的品質性格有關的沉勇之氣、忠烈之氣、堅剛之氣等,有與說的內容和說話人的語氣態(tài)度有關的樂和言辭之氣。它們都重視人的體氣、個性、感情氣質等,都是重視自我的表現。這正反映了經學束縛解除之后,處于變動不居中的思想領域普遍重視自我的傾向。
羅宗強先生評價說:“文氣說”的提出,從理論上標志著我國文學思想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著眼于文學的外部聯(lián)系轉向了著眼于文學的內部規(guī)律、著眼于文學的特質。
(《淺析曹丕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思想探因》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鐘嶸評價“三曹”分為三等,曹植作品乃上品,曹操為下品,曹丕為中品,“新歌百許篇,率皆鄙直如偶語”,這不夠公正。
B.曹丕創(chuàng)作《典論論文》是為了洗腦勸誡文人們不要參與政治,提醒他們只要專注于文章就可以了。
C.曹丕所作樂調多為清商哀婉之音,這與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曲的“銀瓶乍破水漿迸”之音不同。
D.《典論論文》提出的“文氣說”,既反映解除經學束縛后的人們重視自我的傾向,也從理論上標志著我國文學思想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指出曹丕是一個真性情、有能力的的貴介公子,主要從其詩歌中出現的樗蒲與彈碁、飲酒、樂歌等三個文化現象來證明。
B.材料二主要論述了曹丕文學觀的作用及其形成原因,讓讀者認識文學的價值。
C.材料三介紹曹丕的“文氣說”的含義、類別和地位,為文學批評提供了參考。
D.材料一評析曹丕的性情,主要從其詩歌作品分析論述,材料二論其文學觀的作用及形成原因,材料三論述“文氣說”,三則材料呈現出總分的論證特點。
(3)材料三提出了“文氣說”,根據“氣”的分類,選出不同的一項是
A.徐干: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
B.禰衡:飛辯聘辭,溢氣忿涌。
C.張承:每升朝堂,循禮而動,辭氣謇謇,罔不惟忠。
D.張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于色。
(4)由于“七步詩、洛神賦、三國演義”等的影響,曹丕成了一個奸詐陰狠的小人,但王夫之說“子桓天才駿發(fā),豈子建所能壓倒耶?”,結合材料,客觀評價曹丕。
(5)材料二說“蓋文章者,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文章不僅給治國理家提供思路,更影響著我們的三觀。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舉三例并闡釋它對你的影響。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鳥巢
陳毓 老遠看見三個鳥巢高掛在一株筆直的白楊樹樹頂,像是樹下主人托鳥打出的廣告。遠山旖旎,稻田如鏡,這不正是我們尋覓的地方嗎?車拐向有三個鳥巢的人家。
經營農家樂的是一對小夫妻,正吃飯,見我們停車,放下筷子起身招呼。我們囑咐夫婦倆吃飽了再給我們做,但男主人已經把菜單遞上,女主人隨手把爐火捅旺。
老饕、胡子、二餅,我們近年常結伴進山,城里霧霾天多,我們限行,我們小口呼吸,我們盡量少放屁,但空氣質量還是很差,沒辦法,又不能不生活在城里,只好趁周末去山里,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保養(yǎng)一下心肺。
生活揉搓我們,把我們變成一團在笨婦人手中發(fā)壞的面團,蒸不出好看的饅頭。我們索性不再為難自己,打起精神尋找日子里的咸菜。
一張菜單被眾手推讓,最后落在老饕手上。
竹筍炒臘肉、山藥燉土雞、芋頭煨羊蹄、干炸河魚、神仙涼粉、菜豆腐、竹筍拌苕粉、洋芋糍耙、棗糕饃、核桃饃、酸菜面……老饕一一讀出來,抖動菜單,說:“特色菜我都點上?!?br /> 河魚為野生的,雞、豬、羊都是人工飼養(yǎng)的。老饕想要印證他在來時路上說的話:即便華陽村現在升級為華陽鎮(zhèn),華陽人的食譜并未擴大,秉承傳統(tǒng),甚為保守。
老饕確切記得他在華陽當知青那會兒是沒吃過干炸河魚的。華陽人嫌魚腥,刺又多。人爭那口干什么!華陽人總這么說。至于油炸,費油,誰舍得?
河里小魚多,不多才怪。不吃魚,更不吃青蛙、蛇??匆娭喑贼~逮青蛙抓蛇,華陽人如看異類。
知青們也想不通,青黃面皮、肌體黑瘦的華陽人怎就感覺不到這些比紅薯、黑豆、糙米滋潤呢?
知青們看見的是活躍的蛋白質,聽到的是腸胃的咕咕叫聲,忍不住的是吞咽不及的口水,期盼的是缺少油水潤滑的身體即將得到滋養(yǎng)的幸福。
老饕說,那時他們和華陽人不在一個“道”中。
“我看現在也是,你瞧他們的菜單?!焙有÷曕止荆执舐晢柲兄魅?,“能吃到娃娃魚不?聽說有人工養(yǎng)殖的?!?br /> “是有人工養(yǎng)殖的,但也不是隨處能買到。再說我也做不來?!蹦兄魅嘶卮稹?br /> “細鱗鮭呢?”胡子不甘心。
“那個絕對不行,野生的,禁止捕撈?!蹦兄魅诉@回語氣是徹底的冷漠。
女主人打圓場,說:“你們吃過飯,是先去看熊貓還是金絲猴?羚牛這個季節(jié)看不到,看金絲猴要趕在三點鐘去,三點鐘飼養(yǎng)員投食,猴子會下山來,多。朱鹮就在河谷看,你們開車慢點,朱鹮不飛的時候和石頭一樣白,你們一快就錯過了。”
二餅夸女主人好口才。
飯菜上桌,我們悶頭吃飯。
剛才停下碗筷的小夫妻,這會兒也回到他們的飯桌前繼續(xù)吃飯。
小夫妻的飯桌擺在門口的位置,只見一只白鳥飛來,歪過長喙,從女主人的飯碗里叼走一根饸饹,拖拽著,展翅飛走。白鳥展翅的一瞬,像一片云。
我們集體看見,集體驚呆,說:“這可是傳說中的朱鹮?”
見我們吃驚,女主人笑道:“是朱鹮,常來,就愛叼面條。”
男主人呼應女人:“大米飯叼不走,鳥才不笨。”
二餅呆了好一會兒,回身指門口的鳥巢給我們看,說剛才看見鳥巢就讓他心生恍惚。他想起小時候,他家屋場有棵枝干垂懸的皂莢樹,遮下半場陰涼,有人數清樹上的鳥巢,有五個。夏天人在樹下吃飯,鳥把屎拉在樹下吃飯人的飯碗里,被鳥屎擊中飯碗的人,緊著用筷子撥掉沾有鳥屎的那一坨飯,抬頭朝樹上罵一聲后繼續(xù)吃飯。
“也嫌臟,但更舍不得倒掉一碗飯?!倍炚f。
二餅的話引出胡子的話。胡子說:“那時候鳥咋那么多那么厲害,大概鳥太多,鳥就以為世界是鳥的世界?!蔽覀兒逍?。
胡子說,小時候家里吃肉就像過節(jié),一年難得吃上幾回。有一次母親決定吃肉,就囑咐父親帶上他進城買肉。他等父親在集上仔細地挑了塊肉稱好,看著賣肉人把肉用兩片大梧桐樹葉子包好,遞給父親。父親把肉包兒放在自行車的后座上,他跟在自行車的邊上走。等走出人群,他就坐上父親的自行車,把肉抱在懷里??墒?,只聽見耳邊呼啦一聲,眼前一道黑影撲來,旋即撤退,就在他們都沒弄明白怎么回事時,那塊肉已經騰空而起,兩片梧桐樹葉打著旋兒從天而降,粉白相間的肉在一只烏鴉嘴里叼著。烏鴉奮力飛向最近的一棵楊樹,??吭跇渖闲_。父親的第一反應就是追過去,用身體撼動那棵楊樹,楊樹發(fā)出悶響,催促烏鴉飛向下一棵樹。后來,就是父親追烏鴉,撼樹。他呢,追父親。記憶停在這里,嗅不到肉香,他不記得父親是如何向母親交差的。
我們吃飽了飯出來,站在平壩上,仰頭看三個鳥巢,看見一只鳥飛來,又一只鳥跟隨著飛來。
前面的鳥叼著一根羽毛,后來的鳥叼著一條魚,魚晃蕩著從我們頭頂飛過去。我們看得分明,又十分吃驚。
老饕說:“你看,華陽人和我們,今天也似不在一個‘道’中?!?br /> 我一直聽,這時候想說話,又不知該說什么。于是我出了道考題考大家,我問:“叼魚的這只鳥和剛才從農家女主人碗里撈面條的,是不是同一只?”
“是?!庇腥苏f,“長得像?!?br /> “不是。”有人說,“剛才那只愛素,這只分明喜葷?!?br />(選自《小說月刊》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寫“我”和老饕等四人,周末去山里呼吸新鮮空氣,中午在農家樂吃飯的事。情節(jié)簡單卻寓意豐富,展現了鄉(xiāng)村振興后的新生活面貌。
B.老饕兩次說到華陽人和我們不在一個“道”中,是指飲食習慣、人生經歷、文化認識不一樣。
C.男主人“語氣是徹底的冷漠”是因為“我”和朋友們只顧滿足口腹之欲而忽視對自然的保護。
D.文章結尾處我們猜測是不是同一只鳥,這說明我們在華陽人的感染下也在開始關注大自然。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索性不再為難自己,打起精神尋找日子里的咸菜”這一句使用比喻,把日常生活比作咸菜,說明日常生活的枯燥和乏味。
B.文中我們幾個城里人一邊要進山享受大自然,一邊又要吃野生動物,破壞大自然,頗具有諷刺意味。
C.文中通過城里人和華陽人對待野生動物的態(tài)度對比,表現出誠樸的華陽人與野生動物、大自然的和諧關系。
D.文中插敘二餅和胡子講述小時候與鳥的故事,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使文章充滿了煙火氣。
(3)本文為什么以“鳥巢”為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分析文中畫線句子中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組卷:6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8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①_______,遷移是變態(tài)。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xiāng);即使像抗戰(zhàn)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我相信還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我并不是說中國鄉(xiāng)村人口是固定的。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口在增加,一塊地上只要幾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飽和點;過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負起鋤頭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動的。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②_______,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運命下被淘汰了,或是“發(fā)跡了”。我在廣西靠近瑤山的區(qū)域里還看見過這類從老樹上吹出來的種子,拼命在墾地。在云南,我看見過這類種子所長成的小村落,還不過是兩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見過找不著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給狗吃的路斃尸體。
(節(jié)選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9個字。
(2)這段文字表現了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組卷:6引用:1難度:0.5
六、作文(本題共1小題總分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南宋,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心懷收復河山宏望的辛棄疾,三更即起,練功舞劍,開卷讀書,21歲,拉起一支隊伍抗擊金兵,其武藝和軍事才能讓他一戰(zhàn)成名,辛棄疾正式邁入官場,多次提出抗擊金軍的建議,但主和派貪圖享樂,無心抗金,因此他屢遭劾奏,后半生失意閑居,于江西信州寫下蕩氣回腸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假如你是詞中指揮作戰(zhàn)的將軍或是戍守邊塞的士兵,請以“轉眼又到了秋天,我抬頭仰望……”為開頭,發(fā)揮想象,寫一篇故事。題目自擬。
要求:(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2)作文內容積極向上。(3)不少于800字。組卷: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