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五中、格致鼓山中學、教院二附中、銅盤中學、福州十中高三(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4 15:0:6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一棵古松,我們?nèi)丝梢酝瑫r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的木商的心習,你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的植物學家的心習,我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nèi)说姆磻獞B(tài)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我們的朋友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顏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從此可知道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相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是帶有幾分創(chuàng)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這棵古松對于我們的畫畫的朋友是美的,因為他去看時就抱了美感的態(tài)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見到它的美,你須得把你那種木商的實用的態(tài)度丟開,我須得把植物學家的科學的態(tài)度丟開,專持美感的態(tài)度去看它。
這三種態(tài)度有什么分別呢?
先說實用的態(tài)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維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講究如何利用環(huán)境。“環(huán)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內(nèi),這些人和物有些對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對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對于我不關(guān)痛癢。我們對于他們于是有愛惡的情感,有趨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動,這就是實用的態(tài)度。實用的態(tài)度起于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于經(jīng)驗。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見火就伸手去捉,他燒痛了,以后他再遇見火,便認識它是什么東西,便明了它是燒痛手指的,火對于他于是有了意義。
科學的態(tài)度則不然,它純粹是客觀的、理論的。所謂客觀的態(tài)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論是和實用相對的。理論本來可以見諸實用,但是科學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于實用。科學家的態(tài)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抽象的思考??茖W家要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尋出事物的關(guān)系和條理,納個物于概念,從原理演個例。植物學家看古松的態(tài)度便是如此。
實用的態(tài)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tài)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tài)度以美為最高目的。在實用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在科學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互相關(guān)系,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動偏重直覺。
人所以異于其他動物的就是于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壺就可以貯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樣、顏色都要好看呢?吃飽了飯就可以睡覺,何必又嘔心血去作詩、畫畫、奏樂呢?人的實用的活動全是有所為而為,是受環(huán)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動全是無所為而為,是環(huán)境不需要他活動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動的。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huán)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這是單就人說,就物說呢,在實用的和科學的世界中,事物都借著和其他事物發(fā)生關(guān)系而得到意義,到了孤立絕緣時就都沒有意義;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卻能孤立絕緣,卻能在本身現(xiàn)出價值。照這樣看,我們可以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jīng)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摘編自朱光潛《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tài)度》)材料二:
其實,在中國美學和藝術(shù)觀念中,存在著與朱光潛所說的三種態(tài)度都不同的第四種態(tài)度。它當然不是用科學、實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審美的眼光看待古松,發(fā)現(xiàn)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這里,審美主體和客體都沒有了,古松在這里根本就不是審美對象,而是一個與自我生命相關(guān)的宇宙。
這第四種態(tài)度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的態(tài)度”,一種用“活”的態(tài)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許“看”還容易引起與外在的觀察混淆,稱為一個“活”的“呈現(xiàn)”世界的方式也許更合適。之所以說它是“生命的態(tài)度”,是因為它的核心是將世界(包括“我”與外物)從對象化中解脫出來,還其生命的本然意義,在純粹直觀中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的生命境界。這個世界,中國美學將其稱為“境”。第四種態(tài)度并不是為了獲得美的知識,而是為了安頓心靈。
王維《辛夷塢》詩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比绻覀儼阉斪鳌吧剿姟?,或者“寫景詩”,其描寫是如此簡單,內(nèi)容是如此單調(diào),單調(diào)到只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山間有一些芙蓉花開了,又落了。而謝靈運的山水詩,如“澹瀲結(jié)寒姿,團欒潤霜質(zhì)”等,寫景顯然更加細膩豐富。
然而,王維的這些看起來內(nèi)容單調(diào)的詩歌,并沒有因此被人們漠視,而是傳誦千古,謝靈運的詩句卻少有人提及。其實,王維的這類詩歌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山水詩”“寫景詩”,它的主旨不是描寫外在的景物。“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興現(xiàn),這里沒有被觀之景,也沒有對景之心。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也將人排除,關(guān)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來是不關(guān)心人,其實正是通過這一片天地寫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詩人不是對風景感興趣,而是對自我生命的感受感興趣,描寫一個與自我生命相關(guān)的世界,呈現(xiàn)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悅,為自己心靈尋找一個安頓的地方。對生命的認識、理解和慰藉,是貫穿此詩的核心。藝術(shù)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
(摘編自朱良志《生命的態(tài)度——關(guān)于中國美學中的第四種態(tài)度的問題》)(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商、植物學家、畫家感知的古松不同,反應態(tài)度也不一致,這說明古松的形相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
B.實用的態(tài)度關(guān)注事物對人的利害,人在環(huán)境中積累經(jīng)驗,獲得實用的知覺,產(chǎn)生趨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動。
C.科學的態(tài)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尋事物的關(guān)系和條理,它排斥個人情感,具有理論性,完全沒有實用的目的。
D.與其他三種態(tài)度不同,生命的態(tài)度將世界從對象化中解脫出來,創(chuàng)造出沒有審美主體、客體的獨特生命境界。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木商和植物學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這是因為他們原有的心習無法改變,不能以美感的態(tài)度看古松。
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擺脫環(huán)境的制約,主宰自己的心靈,事物在孤立絕緣的情況下依然具有意義。
C.謝靈運的山水詩更加細膩豐富,但其傳誦度卻比不上王維詩歌,這說明生命的態(tài)度比詩歌內(nèi)容更重要。
D.寫景時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傳達自我生命的感受,寫出對生命的認識、理解和慰藉。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最能體現(xiàn)“生命的態(tài)度”的一項是
A.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B.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C.吳歷《題畫》:“一帶遠山銜落日,草亭秋影澹無人。”
D.盧梅坡《雪梅?其一》:“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br />(4)朱光潛先生曾說“我的說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說得出,很難說的理我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結(jié)合材料一簡要闡述其說理特點。
(5)《紅樓夢》第十八回元妃省親中,林黛玉代賈寶玉寫的《杏簾在望》被元妃大為贊賞。請結(jié)合材料觀點簡要闡述這首詩所呈現(xiàn)的態(tài)度。
杏簾在望
林黛玉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木工劉建華
王安憶 第一次看見劉建華,我就注意到他那雙眼睛,特別地亮,爍爍地看著你,看到你先轉(zhuǎn)開眼睛,他才轉(zhuǎn)開。這樣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長相,變得尖刻起來。
劉建華是我們的第二個木工。我們將劉建華帶到老黃跟前,告訴他這是我們的監(jiān)工,老黃將要做的木工活一一報給他,然后讓他報價。劉建華一開口報出個天價,老黃一揮手:不可能!殺下去一半。照規(guī)矩,劉建華再報一個居中的價位,這就叫討價還價嘛??尚⒉唬廊皇菆笤瓋r,老黃也跟著堅持半價。我們只得出面調(diào)停,居中。劉建華一揮手,少一分不行!最后,還是依了劉建華。這樣一來,等于是老黃向他讓了一步??蓜⒔ㄈA并沒有因此滿足。接下來,老黃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時,每一項,他都要反著來。我們的裝修工程就在這樣敵對的氣氛底下拉開了帷幕。
后來,我們才明白,劉建華和老黃沒有仇,劉建華和我們也沒有仇,只是一上來這關(guān)系就錯了——我們將劉建華置于老黃的領(lǐng)導之下。這使他一直憤憤然,好像不是來做工,而是來報仇。每一樣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說“我們不講究”,他便說“要有問題我不負責”。這樣受劉建華折磨,真的不想再繼續(xù)了。老黃也三天兩頭在我們面前攛掇,還暗示劉建華要不走,他走??墒?,劉建華一直作出這樣的姿態(tài):談得攏談,談不攏不談。再有,看見劉建華干活的樣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們的工具特別齊整。電鋸,擦拭得锃亮,錘、刨、銼、鑿,均是稱手牢實,干起活來當當?shù)仨?。其次,是劉建華的技術(shù)。連成見極深的老黃,都不得不承認: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壞!“料”是指人的品質(zhì)。第三,也是最打動我們的一點,他們干活的氣氛,稱得上熱火朝天。在一片鋸刨聲中,還響著樂聲。那是一架小小的單放機,立在木屑堆里,放著憨直又帶些委婉的淮劇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劉建華和他的兄弟們便大聲應和:哦唷喂,嗬嚯哉,咿茲唷嚯哉!他們穿著舊衣服,額頭上冒著汗氣,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驕傲。
他們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頓,比較馬虎,有時就吃菜泡飯。晚上一頓就要認真對待了。有一日,我們晚上過去,看見劉建華正在電炒鍋里煎一條一尺長的花鰱。鍋比魚小,可他周轉(zhuǎn)騰挪十分靈活,一條魚煎得面面俱到,黃燦燦的,然后放進一把蔥姜蒜,噴香撲鼻。
活做到一半的時分,舊歷年也到了。起初,劉建華是說舊歷年不回家的。臨到小年夜,他才通告我們他要回家。我們說,當初不是說好的,不回家過年嗎?他便微笑著反詰:過年能不回家嗎?這是他第一次對我們笑,雖然是帶著狡黠,可我們心里還是軟了。一年里不就這么一個團圓日嗎?再想,不讓他回,他就不回了嗎?車票早二十天就訂好了,倘是別人大約還可以試試,可這是誰?沒有一件事,我們是較得過他的。不過,他說他過了初十,立馬回來。我們自然也不敢全信了。
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樓空的房間里,木屑都掃凈了,機器擦得锃亮,鍋碗瓢勺也歸置整齊。壁上的架子都打齊了,散發(fā)著松木的清香。長條地板解開包裝,攤開放著收干,上面撂了幾件他們干活穿的舊衣服。一切有條不紊,沒有一點邋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與劉建華這樣的雇主關(guān)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劉建華這樣的勞動者,其實正是我們喜歡和欣賞的??墒牵F(xiàn)在,我們不可能客觀地看問題了。
元月初十這天,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開門,看見攤開著的白木長條地板上,擱著劉建華的大紅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幾天里,人陸續(xù)回來,新房子里又響起鋸刨聲,還有放音機里淮劇唱腔,以及他們興高采烈的應和:哦唷喂,嗬嚯哉,咿茲唷嚯哉!
基本上在約定的期限內(nèi)完了工,結(jié)清工錢。大約是一年以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劉建華給我們留下的一個紀念。他將熱水器百葉箱的門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們無法將熱水器的鐵罩拆下來,清除里邊的煤煙,以示對我們的教訓。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建華在與老黃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按常規(guī)出牌;老黃作交代,他也要反著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劉建華不滿我們將其置于老黃的領(lǐng)導之下。
B.“我”沒有受老黃關(guān)于劉建華品質(zhì)不好的蠱惑,相反,在他倆之間“我”選擇留下劉建華,因為劉建華他們勞動的快樂和驕傲感染了“我”。
C.劉建華回家過年,說初十回來,初十那天果然回來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約定的期限內(nèi)完了工。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是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
D.小說贊美了劉建華這一類進城務工農(nóng)民工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展示了他們的缺點,表達了作者對這一群體的復雜情感。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木工劉建華”為題,帶有為人物立傳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說具有一種真實感。
B.小說開篇對主角劉建華眼睛的描寫,著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也為寫下文他與我們發(fā)生沖突做了鋪墊。
C.本文善于運用優(yōu)美的字詞、簡潔短促的語句,精準地表達出難以描摹的情境,這種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體現(xiàn)了作家的寫作能力。
D.文章以敏感、細致的筆觸敘述了都市平民瑣碎而真實的日常生活,表現(xiàn)了木工劉建華給“我”帶來的厭倦、欣賞、疑慮等復雜的心理。
(3)劉建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4)作品是怎樣敘述劉建華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組卷:29引用:2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生活中,人們發(fā)現(xiàn)荷花生長在污泥中,荷葉卻能保持清潔。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表明,在荷葉表面,分布著大量微米級的乳突,每一個乳突上又分布著大量納米級的細枝狀結(jié)構(gòu)。這些乳突和突起在荷葉表面匯聚成一個挨一個隆起的“小山包”。( ?。┧蔚淖钚≈睆綖?—2毫米,比荷葉表面上的乳突要大得多,因此① 被空氣層阻隔,只能同葉面上“小山包”的頂端形成幾個點的接觸,并不能真正浸潤葉面。水滴在自身表面張力作用下形成球狀體,水球吸附灰塵并滾出葉面,② 。這種自潔葉面的現(xiàn)象被稱作“荷葉效應”。
但與“荷葉效應”不同,玫瑰花瓣上的小水珠 ③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玫瑰花瓣表面由微米尺度的乳突組成,而在乳突的尖端則是許多納米尺度的折疊結(jié)構(gòu),而這種結(jié)構(gòu)正是導致玫瑰花瓣高黏附特性的關(guān)鍵因素。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于是在緊貼葉面的上方,形成了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厚的空氣層,使得“小山包”之間充滿空氣。
B.“小山包”之間充滿空氣,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厚的空氣層于是在緊貼葉面的上方形成。
C.“小山包”之間充滿空氣,于是在緊貼葉面的上方就形成了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厚的空氣層。
D.于是在緊貼葉面的上方,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厚的空氣層在“小山包”之間形成。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10引用: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今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寄語廣大青年要勤撣“思想塵”,守住內(nèi)心,正心明道,懷德自重。
②蘇格拉底認為,種莊稼是除去田間雜草的最好辦法。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帶給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5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