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泰州二中附中中考歷史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6/24 8:0:9
一、選擇題。(共24分)
-
1.《越絕書》是古代有關吳越地區(qū)歷史的重要典籍,記載了許多上古傳說,如神農之時以石為兵……黃帝之時以玉為兵……禹穴之時以銅為兵。這些記載如今已經從考古發(fā)現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證明。據此可以判斷( )?
組卷:47引用:4難度:0.6 -
2.進入21世紀,美國依然堅持霸權主義,悍然入侵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如果你用中國傳統文化為武器來批判美國的行為,你會選擇( ?。?/h2>
組卷:5難度:0.7 -
3.如圖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數量變化示意圖,對該圖所示現象理解比較合理的是( )
組卷:27引用:15難度:0.7 -
4.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寫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tài)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入仕途徑之中?!边@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h2>
組卷:440引用:41難度:0.7 -
5.“結盟抗戰(zhàn)、揚水戰(zhàn)之長,巧用火攻,創(chuàng)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痹搼?zhàn)例( )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6.“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边@些詩句最能反映當時的哪一現象( ?。?/h2>
組卷:25難度:0.7 -
7.有學者認為,“它(科舉制)是唯一沒有被動搖過基礎的制度,是在權威一再崩潰和顛覆中唯一能維持全面而廣泛影響的制度”,“中國競爭性文士考試制度是該國特有的制度,并持續(xù)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舉制( ?。?/h2>
組卷:1043難度:0.5 -
8.下面是宋朝某地方官就江南農業(yè)發(fā)展情況向朝廷做的匯報,查明屬實的是( ?。?br />①引進優(yōu)良品種占城稻,并加以推廣
②糧食產量提高,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重要糧倉
③棉花的種植擴展到江淮和川蜀一帶
④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9.直到咸豐年間,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務稱為“夷務”,稱西方國家為“丑類”“逆夷”“夷性犬羊”等。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h2>
組卷:138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26分)
-
26.風雨歷百年,問道鑄丹心,我們的黨就像燈塔,給黑暗中的人民指引了方向,照亮了中國革命前進的道路,為中國帶來了新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披荊斬棘——救國路】
材料一:中共七大,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抗日戰(zhàn)爭的豐富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摘編自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A B
【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國路】
材料二:
(2)根據圖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標志是什么?西方記者形容喬冠華的這一笑,“渡碎了聯合國議事大廳的玻璃”。請回答喬冠華為何會如此大笑?
【繼往開來——富國路】
材料三: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zhí)行。 1956年 中共八大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 1958年 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5年 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發(fā)動。 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鄧小平提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止發(f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017年 中共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 2021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
(4)百年黨史,多少跌宕起伏,幾多驚心動魄,中國共產黨總能絕處逢生、化危為機靠的是什么?組卷:4引用:2難度:0.5 -
27.大國關系規(guī)定了國際體系的基本特性和總體狀況。古往今來,大國關系一直在劇烈調整,大國關系的變化影響著國際格局的變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漢代,一支從長安出發(fā)的和平使團,開始打通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鑿空之旅”,唐宋元時期,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同步發(fā)展。明朝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這些開拓事業(yè)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使用的不是戰(zhàn)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一代又一代“絲路人”架起了東西方合作的紐帶、和平的橋梁。
——摘編自《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率領這支“和平使團”的人是誰?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哪里?鄭和下西洋產生什么影響?
材料二:1911年,美國和中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zhàn),戰(zhàn)爭結束后,戰(zhàn)勝國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與會各國締結的一系列國際條約,在全球范圍內確定了新的國際秩序。
——摘編自黃安年《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2)結合所學寫出材料二中“新的國際秩序”的實質。華盛頓會議的召開暫時調整了列強在哪些地區(qū)的矛盾?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標志著這一潛在秩序的瓦解?!瓋纱髧壹瘓F的對抗……主導了戰(zhàn)后國際關系。這是一種非戰(zhàn)非和的狀態(tài)。我們或許可以爭辯,兩極格局究竟導致了全球的動蕩和不安,抑或發(fā)展起一種穩(wěn)定機制。畢竟世界出現了某種穩(wěn)定狀態(tài)——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不會爆發(fā)。
(3)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三中“非戰(zhàn)非和的狀態(tài)”在經濟方面的表現。
材料四: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的外交布局,為我國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fā)起創(chuàng)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做出新的重大貢獻。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寫出“……”的內容及其作用。
(5)綜上所述,歸納影響大國關系變化有哪些因素?組卷:1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