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東吳、橫溪、咸祥等七校九年級(上)第二次段考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第1-l0小題,每小題4分,第11-15小題,每小題4分,共5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均不給分)
-
1.規(guī)范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下列實驗操作規(guī)范的是( ?。?/h2>
組卷:3難度:0.5 -
2.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組卷:4難度:0.5 -
3.向甲物質中逐漸加入乙物質至過量。若x軸表示加入乙物質的質量,則下列選項與如圖不相符合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4.如圖所示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關于該化學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5 -
5.如圖所示,用同一個動滑輪先后提升同一物體,使物體以相同的速度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別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是P甲和P乙.若不計摩擦、動滑輪重和繩重,則F甲與F乙、P甲與P乙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h2>
組卷:61引用:5難度:0.5 -
6.真空包裝、食品包裝內充氮氣、放鐵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鮮方法,對上述方法的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7.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裝置中,膠頭滴管中有某種液體,平底燒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種物質,擠壓膠頭滴管使液體滴入燒瓶,一段時間后兩裝置中的氣球都明顯脹大(忽略液體體積對氣球體積的影響)。則滴管和燒瓶中所用試劑可能是( )
甲 乙 A 雙氧水和MnO2 水和CO2 B 稀硫酸和銅片 NaOH溶液和CO2 C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H2O和CO D H2O和NH3 硝酸銀溶液和HCl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8.某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示意圖及反應前后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 甲 乙 丙 丁 微觀示意圖 反應前質量/g 32 200 1 0 反應后質量/g 0 x y z 組卷:92引用:7難度:0.5 -
9.如圖所示,一直桿可繞O點轉動,桿下掛一重物,為了提高重物,用一個始終跟直桿垂直且作用于OB中點的力F,使直桿由豎直位置慢慢轉到水平位置,在這個過程中這個直桿( ?。?/h2>
組卷:42引用:4難度:0.5 -
10.將一定量的銅鋅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向得到的濾渣和濾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均無現(xiàn)象,則濾渣中( ?。?/h2>
組卷:148引用:15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5分,第26題4分,第27題3分,第28題6分,29題6分,30題8分,31題8分)
-
30.天然石灰石中常常含有少量的煤炭(煤炭的成分是炭),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某科學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查閱資料】:碳酸鈣在高溫下會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開始實驗】
①取樣品4.0g,置于甲中的硬質玻璃管內;
②先通入干燥的氧氣一段時間,電子秤的示數穩(wěn)定在150.0g;
③繼續(xù)保持氧氣通入,點燃酒精噴燈,加強熱;
④充分反應后,最終電子秤的示數穩(wěn)定在152.2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②為什么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氧氣
(2)甲中的玻璃管內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
(3)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組卷:0引用:2難度:0.5 -
31.已知某金屬粉末中除含有Al外還含有一定量的Fe,為測定金屬的含量,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展開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小資料: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溶于水的偏鋁酸鈉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l+2H2O+2NaOH═2NaAlO2+3H2↑,F(xiàn)e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取20g該金屬粉末,把100g氫氧化鈉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應后,過濾出固體,將其洗滌、干燥、稱量。實驗過程中得到的部分數據如下:加NaOH溶液的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剩余固體的質量/g 16.4 12.8 9.2 6 m
(2)Fe的質量分數為
(3)第三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共生成多少克氫氣?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精確到0.1%)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