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1元硬幣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成的。在討論時,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先拿磁鐵來吸一下?!庇谑撬麄冋襾硪粔K磁鐵,拿磁鐵來試吸硬幣……就“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成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h2>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分析與論證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數(shù)據(jù)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h2>
A.洗澡水的溫度大約為70℃ B.蚊子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5-6次 C.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可達5200m/s D.讓人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聲強級為40~50dB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3.金壇新城區(qū)城市建設和管理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某些路段禁止汽車鳴笛、住宅區(qū)道路兩旁植樹造林、跳廣場舞的人要把音量調(diào)小一些等。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綠化居住環(huán)境 B.緩解熱島效應 C.降低噪聲污染 D.緩解溫室效應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四幅圖對應的應用解釋正確的是( )
A.
聲吶利用次聲波探測魚群B.
汽車導航儀利用超聲波導航C.
驗鈔機利用熒光物質(zhì)在紅外線照射下能夠發(fā)光的原理工作D.
夜視儀通過識別不同溫度的物體輻射的紅外線進行偵察組卷:129引用:3難度:0.6 -
5.如圖所示,是人和一些動物的發(fā)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幾種動物的發(fā)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 )
A.人類能夠發(fā)出真正的海豚音 B.狗既能聽到次聲波,又能聽到超聲波 C.蝙蝠之間的“交談”,只能利用超聲波 D.人的發(fā)聲頻率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所以人一定能聽到別人發(fā)出的聲音 組卷:85引用:3難度:0.8 -
6.2021年7月,我國南海海域,齒鯨發(fā)出巨大的超聲波震暈一群小魚,在齒鯨旁觀察的潛水員卻沒有聽到齒鯨發(fā)出的聲音。齒鯨發(fā)出的聲音( ?。?/h2>
A.響度大、頻率高 B.響度大、頻率低 C.響度小、頻率高 D.響度小、頻率低 組卷:2218引用:15難度:0.7 -
7.美國搖滾歌手杰米?溫德拉在我國君山島大展“獅吼功”,他用高達100dB以上的詠嘆調(diào)連續(xù)震破三個高腳玻璃杯,并被主辦方授予“世界吼王”的稱號。下列有關(guān)他“吼”出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聲音只在玻璃杯中傳遞 B.聲音是玻璃杯振動產(chǎn)生的 C.聲音傳遞了能量 D.聲音的分貝數(shù)越高其頻率越大 組卷:39引用:2難度:0.9 -
8.戴眼鏡的同學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nèi)時,眼鏡片上會形成“小水珠”。下列現(xiàn)象中的物態(tài)變化方式與“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從冰箱取出的凍肉會變軟 B.教室內(nèi),用久的日光燈管兩端會發(fā)黑 C.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冷 D.初冬的清晨,鴨綠江水面上飄著“白氣” 組卷:188引用:15難度:0.7 -
9.十一佳節(jié),在中國花卉博覽會上,小明將紅色濾色鏡(即紅色玻璃)擋在照相機鏡頭前給一株紅花綠葉的玫瑰拍照,照片上該花卉的顏色是( )
A.紅花綠葉 B.紅花黑葉 C.黑花黑葉 D.紅花紅葉 組卷:660引用:7難度:0.8 -
10.小明將衣架懸空掛在細繩的中央,如圖甲所示,當同學用鉛筆輕輕敲打衣架時,他聽到了衣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他又將細繩的兩端分別繞在兩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雙耳,如圖乙所示,當同學用鉛筆輕輕敲打衣架時,他聽到令人震撼的聲音。比較兩次活動主要是為了探究( ?。?/h2>
A.聲音是由衣架振動產(chǎn)生的 B.聲音可以在氣體中傳播 C.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D.固體傳播效果比氣體好 組卷:133引用:2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第25題10分,第26題8分,第27題8分,第28題7分,第29題5分,第30題7分,共45分)
-
29.如圖是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過程①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過程②中部分水蒸氣 形成小冰晶、部分水蒸氣 形成小水滴,同時伴隨著 熱,小冰晶和小水滴混在一起就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云。過程③中,溫度較高時云中的小冰晶會 成小水滴,同時伴隨著 熱,與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組卷:261引用:5難度:0.8 -
30.閱讀短文并回答下列問題:
會“拐彎”的聲音聲音不但會“爬行”,而且會“拐彎”。
1923年,荷蘭的一個火藥庫發(fā)生了大爆炸,據(jù)調(diào)查,在100km的范圍內(nèi),人們清楚地聽到了爆炸聲,在100km到160km的地區(qū)內(nèi),人們卻什么沒有聽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們卻又清楚地聽到了爆炸聲。
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聲音怎么會拐彎繞過中間地帶呢?
原來聲音有個“怪脾氣”:它在溫度均勻的空氣里站筆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氣的溫度有高有低時,它就盡挑溫度低的地方走,于是聲音就拐彎了。如果某個地區(qū)接近地面的溫度變化得厲害,這兒高那兒低,那么聲音拐到高空后又會往下,這樣就會造成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
(1)聲音喜歡在怎樣的物質(zhì)里“走”?答:聲音喜歡“走”溫度 (高/低)的物質(zhì)。
(2)不久將來,金壇高速火車通行后,每天不同時刻都有火車經(jīng)過離我們家或?qū)W校不太遠的地方,你注意過嗎?傍晚和早晨聽到火車的汽笛聲很清楚,一到中午就不太清楚了,有時甚至聽不見。你能對此現(xiàn)象做出簡單的解釋嗎?答 。
(3)請想象一下:如果聲音傳播的速度變成0.1m/s,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設想一個合理情景,答:。
(4)小明爸爸的駕駛汽車行駛在平度的沿江高速茅山隧道門前,已知汽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在隧道口前A位座處爸爸鳴笛,經(jīng)2s后,在隧道口前B位置處聽到鳴笛的回聲,則A位置處離隧道口距離為 m,B位置處離隧道口距離為 。(v聲=340m/s)組卷:9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