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六校聯(lián)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上,宇航員王亞平在空間站彈奏悠揚的《茉莉花》為全國人民送上祝福。關于琴聲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24引用:5難度:0.6 -
2.小明將手指放在喉結附近,說話時,手指有震感,這一實驗是用來探究( ?。?/h2>
組卷:43引用:3難度:0.9 -
3.暑假里,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內拿出一根棒冰,發(fā)現(xiàn)包裝紙上有一層“霜”;撕開包裝紙后,棒冰冒出“白氣”。關于這些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056引用:10難度:0.5 -
4.測體溫、戴口罩、常消毒,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關解釋正確的是( ?。?/h2>
組卷:167引用:5難度:0.6 -
5.如圖自然現(xiàn)象中,屬于吸熱的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的是( ?。?/h2>
組卷:128引用:4難度:0.7 -
6.從2019年開始,每到冬天,都會有上百只銀鷗來濟南過冬。大明湖、龍湖濕地、鳳凰湖都是它們常去的地方。它們時而在水面上下翻飛,時而在幾十米的高空俯沖而下捕食。關于銀鷗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21引用:3難度:0.8 -
7.如圖是光在空氣和水的界面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AOS=6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471引用:8難度:0.5 -
8.眼睛看到水中魚,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眼睛看水中“魚”的光路圖是( )
組卷:106引用:3難度:0.7 -
9.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的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24引用:15難度:0.5
四.探究題
-
28.圖中,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時,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
(1)先將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且與鏡面保持 ,白色的硬紙板表面應盡可能 。(選填“光滑”或“粗糙”)
(2)讓入射光線貼著該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線沿OB方向射出,并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結果如圖甲所示。接著多次改變 方向,重復上述操作,最終才能得出“”的普遍性規(guī)律;
(3)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 (能/不能)顯示出反射光線,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在 內。
(4)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著BO射向O點,則光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這是因為 。
(5)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硬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讓入射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與法線 (在/不在)在同一平面內;若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紙板,則看到的圖像應為丙圖中的 (此空選填“①”、“②”或“③”)。組卷:444引用:1難度:0.3 -
29.小明發(fā)現(xiàn)小孔成像時像的大小會變化,于是他設計了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1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與燭焰到小孔的距離、燭焰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于是他用同一個蠟燭實驗,且保持燭焰ab到小孔的距離為8cm不變,多次改變小孔到薄膜之間的距離時,他測出了像的高度填入表格內(見表)。
實驗次數(shù) ① ② ③ ④ ⑤ 小孔到薄膜的距離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
C.燭焰的正立像
D.燭焰的倒立像
(3)若只將三角形小孔改為小圓孔,則像的形狀 (選填“改變”或“不變”)。
(4)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當燭焰AB和小孔的距離保持不變時,薄膜離小孔越遠,所成的像越 (選填“大”或“小”);由表格可以推知當薄膜距小孔12cm時,像的高度是 cm。
(5)若將點燃的蠟燭向上移動,則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選填“上”或“下”)方移動;若只將蠟燭靠近小孔少許,蠟燭的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晴天正午,小華從樹蔭下走過時,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2所示。經(jīng)與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形狀不規(guī)則光斑和較小的圓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A.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
B.樹葉縫隙到太陽的距離不同
C.樹葉縫隙的大小不同組卷:320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