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松原實驗高級中學高考歷史模擬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殷商的祭祀活動非常頻繁,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一次名目不同的祭祀活動;周代則減損了殷商時頻繁的祭祀制度,創(chuàng)造了昭穆制度。這一變化主要反映了( ?。?/h2>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
2.漢代農村涌現(xiàn)出了一批工商業(yè)者,如當時有專門的鐵匠、“販鹽者”、“屠狗者”、“開酒家者”,這些人物的經營活動有助于豐富農村市場。由此可知當時( ?。?/h2>
組卷:28引用:8難度:0.6 -
3.李翱(772-841年)在《平賦書》講到:“其田間樹之以桑,凡樹桑人一日之所休者謂之功,桑太寡則乏于帛,太多則暴于田。是故十畝之田,植桑五功。一功之蠶,取不宜歲度之,雖不能盡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可見當時( ?。?/h2>
組卷:23引用:5難度:0.6 -
4.宋代之前,彌勒佛造像嚴格遵循經論中的造像儀軌,如“眉如初生月”“面凈如滿月”“身不曲”等;兩宋時期彌勒卻出現(xiàn)了笑容可掬、大腹便便的形象。彌勒佛造像的變化( ?。?/h2>
組卷:10引用:11難度:0.7 -
5.明太祖下詔:“臨濠朕故鄉(xiāng)也,田多未辟,土有遺利,宜令五郡民無田者往開墾。就以所種為己業(yè),給貲糧、牛種,復三年?!直狈浇牵囟嗖恢?,召民耕,人給十五畝,蔬地二畝,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頃畝”。明初政府的上述措施( ?。?/h2>
組卷:12引用:7難度:0.7 -
6.如表為1902年和1914年列強對華投資數(shù)據(jù)(百萬美元,投資占比)。說明這一時期( ?。?br />
年份
類型1902年 1914年 直接投資 503.2(64%) 1067.0 (66%) 對中國政府的借貸 284.7 (36%) 525.8 (33%) 向私人工商業(yè)者放款 0.0 17.5 (1%) 總計 787.9 (100%) 1610.3 (100%) 組卷:46引用:5難度:0.5 -
7.下列為20世紀20年代廣東和兩湖地區(qū)農會會員數(shù)字統(tǒng)計表(摘自王建朗、黃克武主編的《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表格數(shù)字的變化,反映北伐戰(zhàn)爭( )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會員數(shù)(人) 占全國百分比(%) 會員數(shù)(人) 占全國百分比(%) 廣東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600 27.3% 組卷:4引用:8難度:0.6
【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
20.材料 巴黎和會上,對德和約問題是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但幾乎在每一個決定做出之前,大國之間都有一番較量。在對德國的領土處理上,英國在美國支持下堅決反對法國肢解德國和兼并薩爾礦區(qū)的計劃。迫使法國妥協(xié)。在戰(zhàn)爭賠款方面,英、美又聯(lián)合反對法國的巨額賠款方案,雙方最終因無法確定具體賠款數(shù)額而把該問題交由一個由克里孟梭主持的專門,委員會去討論。在裁減和限制德國軍備方面,法國要徹底摧毀德國軍備,英國則僅要求摧毀德國海軍,美國卻幾乎不想削減德國的軍事實力,最后各方不得不做出讓步,問題才算解決。在對待德國殖民地問題上,英、日主張直接兼并,美國則堅持以托管或“委任統(tǒng)治”的方式解決,最后美國的意見占了上風。
--摘編自吳于廑等主編《世界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列強在對德和約問題上發(fā)生的爭執(zhí)及其實質。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列強在對德和約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的原因。組卷:2引用:3難度:0.7
【選修--選修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21.材料:近代學者連橫(1878-1936年),號雅堂,祖籍福建省漳州,生于臺灣省臺南。1918年撰成臺灣第一部地方通史著作《臺灣通史》,強調:“臺灣之人,中國之人也。”
他在該書自序中寫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鑒也?!湃擞醒裕瑖蓽?,而史不可滅。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而修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搜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征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談,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yè),而有所不可。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后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后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臺灣通史》為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起自隋代,終于割讓,縱橫上下,巨細靡遺,而臺灣文獻于是乎在?!窇严鹊拢祛櫱巴?,若涉深淵,彌自做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fā)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
(1)根據(jù)材料,概括連橫編撰《臺灣通史》中遇到的困難。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連橫編撰《臺灣通史》的意義。組卷:2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