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山東省青島市萊西一中高一(上)月考語文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5月22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首屆國家最高科學(xué)技術(shù)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科學(xué)家,他于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chǎn)雜交水稻品種,從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yīng)用,使水稻產(chǎn)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來,袁隆平帶領(lǐng)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guān),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全年畝產(chǎn)達到1530.76公斤。雜交水稻現(xiàn)在已在印度、美國、巴西等多個國家大面積種植。
          袁隆平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不斷攀登雜交水稻研究的高峰,用行動踐行擔(dān)負國家糧食安全的赤誠初心和使命責(zé)任。
    (2021年05月23日  科技部官網(wǎng))材料二:
    新華社長沙5月24日電      5月24日,長沙,明陽山殯儀館。人們來到這里,與袁隆平告別。
          上午10時,“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遺體送別儀式在銘德廳開始。
          銘德廳門口,寫著挽聯(lián)。哀樂低回。袁隆平躺在鮮花翠柏中,面容安詳。陽光透過天花板的玻璃灑落在他身上。他穿著紅藍格子襯衫和深藍色西裝外套,這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衣服。
          10時15分,銘德廳內(nèi)開始默哀。
          銘德廳外,長沙明陽山仿佛被人潮淹沒。擁擠的人群中,許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見到一朵朵明黃和雪白的菊花——人們把手中的鮮花舉過頭頂。
          前往殯儀館的柏油路被人群擠滿。
          年輕的外賣騎手,騎著摩托車緩慢穿行。外賣箱里,有滿滿一箱金色稻穗。下單的人來自廣東、福建、重慶……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說:“袁老沒有留下任何遺言?!薄霸弦恢毕嘈牛覀儠央s交水稻事業(yè)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br />      這一天,長沙氣溫23℃??蒲泄ぷ髡哒f,這是適宜雜交水稻生長的溫度。
    (2021年05月24日袁汝婷、劉芳洲、周勉  新華網(wǎng))材料三:
          袁隆平先生離開這個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儀式在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在袁先生遺像背后的巨石上,鐫刻著他生前寫的一句話:“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br />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雜交水稻是世界性科技難題,但在我國湖南省安江農(nóng)業(yè)學(xué)校,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師袁隆平,沒有經(jīng)費,沒有設(shè)備,更沒有科研團隊,誓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彼時,農(nóng)學(xué)界認為“水稻沒有雜交優(yōu)勢”,流傳著“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的謠言。不受外界影響,1964年,袁隆平和助手們先后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實驗,“死磕”9年,直到1973年,袁隆平團隊才成功實現(xiàn)了“三系配套”。三系法研究成功了,袁隆平又出發(fā),向兩系法進軍。
          隨著三系法、兩系法研究的接連成功,袁隆平的頭腦中開始思考:雜交水稻要實現(xiàn)超高產(chǎn),理想株型應(yīng)該是怎樣的?
          他開始瞄準世界水稻研究另一個重大難題——培育“超級雜交稻”。
          那時,袁隆平已經(jīng)59歲。他設(shè)計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株型模式,很難滿足試驗條件,直到一天,他到江蘇省農(nóng)科院考察,看到了培矮64S/E32的試驗田,頓時思想火花不斷閃現(xiàn),“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超高產(chǎn)的理想株型嗎?”
          返湘后,袁隆平立即設(shè)計出了超級雜交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正是在這一株型模式技術(shù)路線的指導(dǎo)下,我國超級水稻的研究捷報頻傳。4年后,第一期每畝700公斤目標實現(xiàn),隨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連跳”。
          到了2020年,已經(jīng)90歲高齡的他,又提出了更高、更難、更新的沖擊目標:研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雜交水稻和耐鹽堿水稻,確保我國雜交水稻持續(xù)領(lǐng)跑世界。
    “有生之年,我要實現(xiàn)20噸/公頃(畝產(chǎn)1333公斤)的目標,我很有信心!”袁隆平說。一粒好種子足以改變世界。如今,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涼夢”,正通過一代代人努力實現(xiàn)。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院長吳孔明介紹,目前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累計達到90億畝,累計增產(chǎn)稻谷8000多億公斤。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逐漸走向了世界,年種植面積超過800萬公頃?!八麨閷崿F(xiàn)中國飯碗端在自己手上,為保障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眳强酌髡f。
          4年前,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作物科學(xué)研究所所長錢前曾到袁隆平先生的田地里看材料。那時,袁隆平關(guān)心他最近在忙什么,55歲的錢前回復(fù)袁隆平:身體感覺疲憊,干不動了。
          袁隆平說:“人到五十五,猶如出山虎?!碑攬?,就請袁先生把這句話寫在了紙上。
          至今,這張紙條仍放在錢前的書房里。
          鄧華鳳說,在袁隆平自己的書房里,一直掛著一首自題的小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秘永無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當盡頭?!?br />(2021年11月16日楊潔《中國青年報》)(1)下列對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袁隆平榮譽等身,既是他不懈努力的明證,也是國家對勞動者的贊美與肯定。
    B.袁隆平?jīng)]有遺言,是因為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繼承了他未完成的事業(yè)。
    C.袁隆平踐行了“做一顆好種子”的錚錚誓言,窮其一生力求實現(xiàn)“禾下乘涼夢”。
    D.袁隆平書房里的小詩,既激勵著他自己,也勉勵著鄧華鳳等人永無止境地探索。
    (2)下列對三則材料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袁隆平成功選育的第一個實用高產(chǎn)雜交水稻品種已推廣到全國應(yīng)用,并在世界上多個國家大面積種植。
    B.明陽山送行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袁隆平的追思,也彰顯了我們的社會尊重勞動者的傳統(tǒng)美德。
    C.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近60年,不為私利,不計得失,可以說他與中國雜交水稻的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
    D.袁隆平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的精神影響一代代科研人刷新著我國雜交水稻產(chǎn)量的記錄。
    (3)下列關(guān)于三則材料特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是消息,真實、及時、簡明地介紹了袁隆平的逝世,概括介紹了他一生的功績,給予他高度評價。
    B.材料二是特寫,選取人們與袁隆平“告別”的幾個鏡頭,再現(xiàn)當時的場景,表達對袁隆平的崇敬緬懷之情。
    C.材料三是通訊,多角度、分層次地敘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事跡,展現(xiàn)了他勇于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等精神。
    D.三則材料都圍繞袁隆平逝世這一事件展開報道,運用記敘、抒情等表達方式,具有真實性、抒情性的特點。
    (4)請理解材料二畫線句子的豐富意蘊。
    (5)假如你是報刊編輯,欲推薦材料三參加《中國青年報》2021年度優(yōu)秀新聞作品評選,請闡述推薦理由。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文學(xué)類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歲月里的空心菜
    羅張琴
          正午,與一老婦人錯身而過。老婦人怯怯放下肩上那副擔(dān)子,取下脖頸間那條已然被汗水浸透的毛巾,擦了擦臉叫住我:“女俚,買把空心菜?”她擰開土箕里的礦泉水瓶子,卻并沒有將水倒進干渴的嘴里。她用手掌托著水,均勻仔細地灑在一把把整齊碼好的空心菜上,咂摸了一下嘴,“看,很新鮮?!奔毤毜那o,嫩嫩的葉,是長在菜園里水靈蔬菜的模樣。關(guān)于故鄉(xiāng)南山嶺的記憶瞬間在我的眼前呈現(xiàn)。
          南山嶺不是嶺,它是我們村的一處菜園子。菜地邊,散落古樹若干,一如保家衛(wèi)國的士兵。大人荷鋤勞作,孩子穿梭嬉戲于迷宮般的阡陌。傍晚,遠山如黛,我與姑婆坐在院中那棵長滿綠意的葡萄架下,撕南瓜藤,摘肥胖甜嫩的花生。那種用柴火、鐵鍋、茶油翻炒出來,盛在粗瓷碗里的空心菜我竟是許久沒吃到了。
          母親也種過空心菜,她做的空心菜極好吃,父親卻不買賬。母親直到最近才明白,父親惱的不是她本來炒得極好的空心菜,而是與空心菜有關(guān)的歲月。
          父親六歲不到,他母親就病逝了;爺爺常年在外唱戲,親情寡淡。是父親的姑姑、我的姑婆收留了他。他跟著守寡的姑婆艱難漂泊,靠姑婆沿街賣煎餅果子和出售手工刺繡物品維持生計。
          生活的苦不算苦,最使姑婆和父親屈辱的是,總有些牙尖嘴利的鄉(xiāng)野婦人,一口一聲“空心菜”“小空心菜”地叫喚他們。喚人空心的緣由,大概是:指姑婆無子無根、無家無業(yè),父親背井離鄉(xiāng)、寄人籬下吧。姑婆從此對空心菜敏感,也不讓父親吃。
          姑婆有回聽戲,唱的是《封神演義》。被挖心的比干當時并沒有死,卻在聽到賣無心菜的老婆婆說“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即死”后倒地身亡。姑婆覺得這無心菜就是空心菜。空心菜的確是無根可活的,一截被掐斷的苗栽進土里,不幾天,便風(fēng)姿綽約。幾千年了,它一直空著心,從田壟上走過,向著歲月的方向,昂起頭。姑婆突然覺得空心菜一樣的人,也可以努力活得更好。
          一個男人曉得姑婆所有的好,娶她進門。姑婆說服姑公,帶著父親回白沙老家。姑婆說,白沙有千年的祖宗,不變的血脈,回去,才有根。大隊給父親分了田,姑婆也有了屬于她的南山嶺。她在菜園里種了許多菜,當中居然就有空心菜。之后,父親在宗族祠堂里拜堂成親,給孩子上譜……一個家慢慢枝繁葉茂起來。
          20世紀80年代,父母住在廠里職工宿舍,母親在廠子倉庫后頭辟了一方菜園。繁殖快的空心菜順理成章成了母親菜園的主角。父親本是反對的,但也無法辯駁,空心菜一吃就是好幾個夏天。暑假的一早一晚,我和弟弟們跟著母親去菜園掐空心菜。父母上班后,我一個人拎著小桶子,舉著小臉盆,在水龍頭下,一遍遍將空心菜清洗干凈。沾著水的空心菜躺在白色搪瓷盆里,那模樣兒好看極了。那個時候,父親是平靜歡喜的。他時常對著母親一臉溫潤地笑,總?cè)滩蛔◎v出一只手來,摸摸我們的小腦袋瓜子。
          一場車禍將父親對空心菜的隱忍暴露無遺。也是夏天,在縣上買了房的父親心情好,摩托車開得快了些,出了車禍。好在父親戴了頭盔,命大。醫(yī)生準許父親不再吃流食的那天,母親特意熬了半只豬腳。母親說,那一天,父親的吃相將她嚇壞了,轉(zhuǎn)眼間一鍋子豬腳見了底。一連幾天,父親拒絕母親帶來的空心菜,只將所有大葷狼吞虎咽剿滅一空。母親惴惴不安,其實她忽略了重要的一點,父親好久沒吃過這么隆重、純粹的葷了。病中的父親,理直氣壯地狠狠解了一次饞。
          海角天涯,心安即吾鄉(xiāng)。這株曾被人喚作“小空心菜”的男人,大難不死,還置下了屬于自己的家業(yè)。家業(yè),是父親的南山嶺。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渴望貼近屬于自己的天地,我心有戚戚,恨不得把老婦人這兩土箕菜全部買走。我從老婦人的土箕里買了兩把空心菜,老婦人謝過我,挑著菜轉(zhuǎn)身向前走。我盯著她的背影出神。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南山嶺。
    (選自2018年4月6日《光明日報》,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寫老婦人向“我”售賣空心菜,照應(yīng)題目,引發(fā)“我”對故鄉(xiāng)南山嶺的回憶,從而引出父母、姑婆關(guān)于空心菜的經(jīng)歷。
    B.自一開始的敏感、討厭,到后來從中悟出“可以努力活得更好”的道理,姑婆對空心菜認識的過程就是情感變化的過程。
    C.父親一直對空心菜隱忍,是當時物質(zhì)生活的艱辛所致,遭遇車禍后拒吃空心菜而大吃葷肉就是最好的明證。
    D.文章行文脈絡(luò)分明,從現(xiàn)實回憶過去,又從過去回到眼前,在時空轉(zhuǎn)換中關(guān)照歷史,思考生活,韻味十足,回味無窮。
    (2)結(jié)合全文,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含意。
    (3)文章以“歲月里的空心菜”為題,有何妙處?請結(jié)合全文進行分析。

    組卷:25引用:6難度:0.9

三、文言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遠人。少喜言兵,陰讀孫武、曹操之書。槐貌甚偉,廣顙而豐頤,又美髯,論事慷慨,自方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嚴,聞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學(xué),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學(xué)于永嘉葉師雍。嘉定六年,登進士第,調(diào)靖安主簿,丁憂去官。
          嘉定十四年,起為廣德軍錄事參軍,民有誣富人李桷私鑄兵結(jié)豪杰以應(yīng)李全者,郡捕系之獄,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為反者解說,族矣。”槐曰:“吏明知獄有枉,而擠諸死地以傅于法:顧法豈謂諸被告者無論枉不枉,皆可殺乎?”不聽。頃之,守以憂去,槐攝通判州事,嘆曰: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
          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點湖北刑獄。常德軍亂,夜縱火而噪?;彬T從數(shù)人于火所,且問亂故。亂者曰:“將軍馬彥直奪吾歲請,吾屬將責(zé)之償,不為亂也?!被弊R上,召彥直斬馬前,亂者還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來歸者十余萬,議者皆謂:“方軍興,郡國急儲粟,不暇食民也?!被痹唬骸懊瘢崦褚?,發(fā)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歸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視其賦,則吏侵甚,下教曰:“吾蒞州,而吏猶為盜不自悔,吾且誅之!”裨將盧淵兇猾不受命,斬以徇師,軍中肅然。寶佑二年,進參知政事。上曰:“天下之事,不進則退,茍以臣為可任,宜少聽臣自效,即臣不足與軍旅之事,愿上官爵。”不許。帝日鄉(xiāng)用槐,槐言事無所隱,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為容悅。帝問邊事,對曰:“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被泵孔?,帝輒稱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風(fēng)雷電,槐起衣冠而坐,問夜如何?諸生以夜中對,遂。
    (選自《宋書?董槐傳》)[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鄉(xiāng)用:重用。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
    B.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
    C.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
    D.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丁憂,指遭逢父母的喪事,丁憂期間,官員一般辭官回老家,為父母守喪。
    B.提點,官職名稱,宋朝時期開始設(shè)置,主要掌管司法、刑獄以及河渠等事。
    C.疏,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等,例如上疏、奏疏。
    D.薨,指君主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指皇后貴妃、皇子公主、貴族等去世。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董槐年少輕狂。少年時一向以諸葛亮、周瑜自比,曾放言一旦被重用,必會收復(fù)失地;父親訓(xùn)斥他不習(xí)武功,令人失望。
    B.董槐仗義執(zhí)言。他認為李桷受了冤枉,冒著受牽連的危險,據(jù)理力爭,其后上書為他翻案,終于使李桷獲釋。
    C.董槐殺伐果斷。常德軍發(fā)生騷亂,他查明實情立斬馬彥直,平息騷亂;盧淵不聽政令,董槐將他斬首示眾,威懾軍中。
    D.董槐耿直愛民。他論事坦蕩,不諂媚君主,深得皇帝信任;在執(zhí)政江州時力排眾議,放糧救濟災(zāi)民。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七、(選做題)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么,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fā)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zhuǎn)移而不同。山頂?shù)念伾煌€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
          文中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山腳是鑲著一層層的黃色、灰色、綠色、藕荷色等各色條子的。”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組卷:5引用:3難度:0.7

八、材料作文(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時,走錯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沒有走錯了路,就不會發(fā)現(xiàn)新的路。
          對此,你有怎樣的經(jīng)歷與體驗?有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