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6 21: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2.在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h2>
組卷:1996引用:43難度:0.7 -
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5.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6.下列不屬于危險化學品標志的是( ?。?/h2>
組卷:62引用:6難度:0.8 -
7.保護空氣人人有責,下列做法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h2>
組卷:9引用:3難度:0.8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4分)
-
20.學習了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同學們對催化劑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開展了探究比較催化劑用量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影響。
【查閱資料】
(1)上海青葉碎末對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2)壓強傳感器可以測量密閉體系內氣體壓強的變化。
(3)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過程放熱。
【實驗操作】
(1)在30.2℃,100.5kPa時,將具支試管的支管通過膠皮管與壓強傳感器連接(如圖1所示),取1.0g上海青葉碎末放入具支試管中。
(2)用量筒量取2mL3%過氧化氫溶液,倒入具支試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膠塞,同時啟動數(shù)據(jù)采集程序采集數(shù)據(jù)。更換2.0g、3.0g上海青葉碎末重復實驗(1)和(2)。獲得數(shù)據(jù)如圖2所示。
【實驗結論】由圖2可知,在t1秒內,上海青葉用量為
【交流反思】若想要證明上海青葉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必須證明上海青葉的在反應前后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21.某實驗小組用如下裝置對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進行了探究。
【經(jīng)典重現(xiàn)】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可能的原因是15
A.點燃后,燃燒匙伸入集氣瓶速度較慢,未立即塞緊塞子
B.實驗過程中彈簧夾未夾緊乳膠管
C.實驗前導管內沒有水,實驗后導管內留有水
【改進實驗1】實驗小組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左管中燃燒匙盛有足量紅磷,兩管內盛有水。實驗步驟:
①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接通電源,用發(fā)熱電阻絲引燃紅磷;
③待紅磷熄滅,冷卻至室溫后讀數(shù)。
實驗過程中左管液面的變化情況是
【改進實驗2】小組中同學對集氣瓶中是否還含有氧氣產(chǎn)生質疑,于是同學們設計了如圖3裝置來探究磷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的變化情況。
該小組同學組裝好實驗裝置,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上的紅磷,紅磷燃燒直至熄滅,待裝置完全冷卻后,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白磷居然也被點燃。圖4是該小組同學從開始實驗到最后裝置冷卻后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傳感器測量容器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圖。
19
在圖4中組卷:5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