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11課 過秦論》2020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訓練
-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 ?。?/h2>
組卷:126引用:9難度:0.9 -
2.下列各項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組卷:70引用:7難度:0.8 -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3引用:5難度:0.7 -
4.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屬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h2>
組卷:59引用:5難度:0.9
二、文言文閱讀(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
1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至尊:最尊貴的位置,此處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言論,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兵:兵器
D.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池:水池,池塘
(2)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B.以為桂林、象郡 以愚黔首 C.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鄰國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 學不可以已
A.秦始皇不僅消滅了各國諸侯,而且繼續(xù)擴大版圖,創(chuàng)建了史無前例的大帝國。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這就意味著秦從此轉(zhuǎn)入攻勢。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關中之固,金城千里”來確保“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
D.這段文字義正詞嚴,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無道,為本文結(jié)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張本。
(4)將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②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組卷:106引用:4難度:0.4
(二)課外文言文閱讀
-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
過秦論(下)
賈 誼
秦兼諸侯山東三十余郡,修津關,據(jù)險塞,繕甲兵而守之。然陳涉率散亂之眾數(shù)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①,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②,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zhàn)于鴻門,曾無藩籬之艱。于是山東大擾,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于外,以謀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見于此矣。子嬰立遂不悟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阻險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險塞而軍。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為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也,必退師。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內(nèi)。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為禽者,其救敗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為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
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nèi)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nèi)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歲不絕。秦本末并失,故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tǒng)相去遠矣。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笔且跃訛閲^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quán)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有刪改)
【注】①鉏櫌(yōu)白梃(tǐng):此處借以形容武器之粗劣。鉏櫌,古代的農(nóng)具。白梃,白木棒。②闔(hé):關閉。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子嬰立/遂不悟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B.子嬰立遂/不悟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C.子嬰立/遂不悟/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D.子嬰立/遂不悟/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國國君,規(guī)定要服從王命,定期朝貢述職。
B.五序,周王朝設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
C.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
D.大夫,在夏、商、周時是官職等級名,后來成為對有官位者的通稱。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朝吞并了六國,占據(jù)著險要地勢,修整武器。然而陳涉憑著幾百名散亂的戍卒,卻所向無敵。
B.子嬰連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備,雖然選取了能力中上的輔佐之臣,也難免秦朝的敗亡。
C.秦國從秦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國君,經(jīng)常在諸侯中稱雄,這與秦國險固的地勢有著密切的關系。
D.秦朝丟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國傳統(tǒng),所以不能長治久安。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也。
②察盛衰之理,審權(quán)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
(5)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組卷:1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