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1課 諫逐客書 與妻書》2021年同步練習卷(10)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 過:錯
    ②而陛下之,何也 說:說到,提及
    ③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 讓:推辭,拒絕
    ④藉寇兵而盜糧 赍:賞賜
    ⑤使之 肖:像
    ⑥吾亦其言是 望:期望,希望
    ⑦當盡吾意為 幸:幸事
    恐不勝悲 更:更加

    組卷:28引用:7難度:0.9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34引用:5難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br />
    食諸侯 ②汝幸而 樹怨于諸侯 ④故能其德
    ⑤遂六國之從 ⑥逐華陽,公室 ⑦而歌呼嗚嗚耳者 ⑧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者多

    組卷:44引用:12難度:0.7

  • 9.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
    題老學庵壁【注】
    陸游
    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茅只數(shù)椽。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
    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
    【注】此詩為陸游晚年蟄居故鄉(xiāng)山陰(今浙江紹興)時所作,此時金兵已占領(lǐng)宋朝的北方領(lǐng)土,宋朝統(tǒng)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簡單描述了老學庵的概況,由竹子搭建、茅草覆蓋而成,十分簡陋。
    B.詩人把老學庵當作自己的精神家園,可以在書齋中讀書度過一整天。
    C.頸聯(lián)寫詩人雖年老退居山陰,卻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得太平、無憂。
    D.尾聯(lián)是詩人對口常生活境況的描述,照應(yīng)首聯(lián)中的“蕭然”,充滿生活氣息。
    (2)詩人為什么“少睡眠”?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

    組卷:53引用:10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孫 文
          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巇,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碚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
          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崗上一抔土,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
          鄒君海濱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于予。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環(huán)顧國內(nèi),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quán)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則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責任,實現(xiàn)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世而不朽;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遺事,斯誠后死者之羞也。
          余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選自《夢想與路徑:1911-2011百年文萃》,有刪改)【注】①躓碚:遭受挫折。②杌隉:(局勢、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
    B.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
    C.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
    D.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亥,即辛亥年,屬中國傳統(tǒng)紀年農(nóng)歷的干支紀年,其中,“辛”為十天干之一,“亥”為十二地支之一。
    B.碣,刻石中的一類形制。漢代以前的刻石沒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獨立的自然石塊上,后人將刻有文字的獨立天然石塊稱作“碣”。
    C.史遷,即司馬遷。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作者情況的文章。序只能寫在文章的前面。
    (3)下列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運用對偶、比喻、排比、夸張等手法高度評價黃花崗起義,認為它與武昌起義一樣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革命進程。
    B.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事跡十年之后才有比較完整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國內(nèi)政局動蕩。
    C.作者有感于當時形勢,奮筆直書,痛斥黑暗勢力氣焰囂張,呼吁后來人繼承先烈遺志。
    D.鑒于黃花崗起義失敗,作者深感必須發(fā)動民眾,說明了作者思想的轉(zhuǎn)變和進步。
    (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遺事,斯誠后死者之羞也。
    ②余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組卷:14引用:18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