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新疆塔城地區(qū)烏蘇一中網(wǎng)班高二(下)入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一)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相比于西方國家廣泛流行的分餐制,中國人更習慣聚餐。其實,中國人一開始也采取的是分餐制。
《史記》所載的“鴻門宴”故事,就是分餐制的形式。劉邦一行登門拜會,項羽留劉邦等人吃飯,席間,項羽、范增、項伯、劉邦、張良等人分坐于不同方位,這正是分餐制的典型場景。如果他們幾個人圍著一個桌子吃飯,項莊也就不可能通過舞劍的方式去殺劉邦了,因為那樣做項羽也會有危險。
不僅史書記載如此,大量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實物也證明是這樣的。山東諸城出土的前涼“髡刑圖”畫像磚,體現(xiàn)了漢代人用餐的場景。圖中官吏列坐,一人面前放置一份盛有食物的餐具。還有四川郫都區(qū)出土的“宴飲舞樂百戲”畫像磚,圖中有五個人席地而坐,一人面前擺有一案,眾人分餐而食。
中國人早期實行分餐制,與家具的形制有關(guān)。中國一開始沒有椅子、桌子這樣的家具,人們通常席地而坐。將杯盤直接放在席子上既不衛(wèi)生也不雅觀,于是吃飯時通常還有一種食案,只是它比較低矮。在漢墓中出土過一幅《宴飲觀舞圖》壁畫,表現(xiàn)的是人們就餐的場景,圖中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小食案,這種小食案其實就是食盤的變形。顏師古在《急就章注》中解釋:“無足曰盤,有足曰案,所以陳舉食也?!迸c食盤不同,這種小食案下面有足,便于放在席上?!逗鬂h書》記載,隱士梁鴻從太學畢業(yè)后厭倦官場,還鄉(xiāng)后娶孟光為妻,夫妻二人后轉(zhuǎn)徙吳郡,靠幫工維持生計。梁鴻每次回來,“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孟光舉的“案”,就是當時常見的小食案。
魏晉以后,各民族之間加快了交流與融合,受少數(shù)民族生活習俗的影響,人們的服飾、家具和用餐器具有了許多革新,進而影響到用餐的形式。與漢人傳統(tǒng)服飾不同,少數(shù)民族的“胡服”以袖窄、緊身、圓領(lǐng)、開衩等特點而更適合活動,在用餐時不容易碰翻杯盤,也不容易沾上油污。少數(shù)民族所使用的“胡床”,類似于人們后來一直用的“馬扎”,已經(jīng)是一種高足坐具了。至少在東漢末年,“胡服”“胡床”等已經(jīng)傳到內(nèi)地,受到上層社會的喜愛?!逗鬂h書》記載,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京城中“貴戚皆競為之”。
穿著越來越緊身的衣服,坐在更高、更舒服的椅子里,面前是高足的桌子,人們用餐時無疑會感到更舒服。這時,如果仍采取以前的那種分餐制形式,就需要在每個人面前放一張桌子,每個人坐一把椅子,不僅浪費家具,而且室內(nèi)空間不足夠大的話也難以擺開,于是人們逐漸聚攏到一張桌子上吃飯,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轉(zhuǎn)變。這種情形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在嘉峪關(guān)出土的魏晉墓室磚畫《宴飲圖》中,就有四個人并列坐在一個長方形大食案的一側(cè)用餐的情景。到了唐代,聚餐制開始普及,在唐長安韋氏墓壁畫《野宴圖》中,正中間放著一張方形的桌子,食具全部放在這張桌子上,共有九名男子坐在各自凳子上分三面圍著桌邊聚餐。
由分餐制向聚餐制轉(zhuǎn)變是一個漫長的漸變過程,除了服飾、家具、食器等方面革新所產(chǎn)生的推動作用外,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也是原因之一。魏晉以后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儒家學說受到玄學等思想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等級、禮制等觀念有逐漸淡化的傾向,用餐形式更趨向?qū)嵱没?,其所承載的禮教色彩有所減弱,這也影響到社會習俗的變革。
(摘編自陳忠?!斗植椭圃谥袊糯难葑儭罚?/bdo>材料二:
中國人的飲食方式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進程。很長時間以來,圍桌共食已成為普遍習慣,也是一種文化符號??曜邮莻鹘y(tǒng)飲食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符號,逢年過節(jié)親朋好友聚會,許多人都習慣以彼此夾菜的方式表達情感。圍桌共食中來回“穿梭”著筷子,這種場景雖然傳遞著情誼,但卻極大增加了病菌傳播的風險形成新興的餐桌文化,離不開多方協(xié)作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要積極進行正面引導宣傳。杭州建德市制作公筷公勺地方標準,并制作“前端金色、后端綠色,尾部標注有地域文化品牌”的公筷供全市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果。面對關(guān)系到公眾衛(wèi)生安全的“小事”,政府要拿出實際行動積極作為。再者是餐飲企業(yè)要成為分餐而食的推動者。根據(jù)《餐飲業(yè)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guī)范》,各個餐飲企業(yè)要踐行企業(yè)責任,在設施條件、服務規(guī)范、衛(wèi)生條件等方面嚴格把關(guān),為大眾創(chuàng)造分餐飲食的基礎設施條件,并引導人們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觀念。
多一雙公筷、一個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公筷、公勺用起來,分餐進食搞起來,這些文明小節(jié)將為廣大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從自己做起,通過每個人的努力,讓“公筷意識”深入人心,讓“分餐進食”成為文明標配,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摘編自薛正文《公筷公勺分餐進食引領(lǐng)文明餐桌新“食”尚》)材料三: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唾液是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除了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外,合餐很可能成為肝炎、傷寒、痢疾等多種疾病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媒介。數(shù)據(jù)顯示,成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60%。倡導分餐制不但在疫情期間更安全、衛(wèi)生,在平時也更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
但傳統(tǒng)觀念較難改變、圍餐更熱鬧、中餐適合合餐等是一些網(wǎng)民不愿分餐的主要原因。還有聲音表示,推行家庭分餐制比推行聚會分餐制遇到的阻力和困難更大。有建議指出,在疫情的影響下,餐飲企業(yè)和單位食堂可以率先實行分餐制,社會上加大對分餐制的宣傳力度,從服務到理念,提高公眾對分餐制的接受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個人和家庭,養(yǎng)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摘編自韓冰玉《浙江走進公筷新“食”代》)(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鴻門宴”上采用了分餐制的形式,因為項莊擔心通過舞劍的方式去殺劉邦會給項羽帶來危險。
B.中國的分餐制歷史悠久,至少在漢代人們就采用了分餐制的形式,后來受少數(shù)民族生活習俗的影響才發(fā)生了改變。
C.與分餐制相比,聚餐制更實用,可以減少使用家具,節(jié)約室內(nèi)空間,并且讓人不必顧忌傳統(tǒng)的等級、禮制等觀念。
D.傳統(tǒng)觀念較難改變、圍餐更熱鬧、中餐適合合餐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網(wǎng)民認為推行家庭分餐制將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難。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漢書》記載,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京城中‘貴戚皆競為之’”,由此可知漢靈帝是聚餐制的積極推動者。
B.文章用直觀性強的魏晉墓室磚畫《宴飲圖》表明魏晉時期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轉(zhuǎn)變的觀點,極具說服力。
C.一種新的用餐習慣、用餐文明禮儀的形成需要一個漸變的過程,因此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的推廣也需要有耐心。
D.當前圍桌共食是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這一生活方式雖然有助于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卻增加了病菌傳播的風險。
(3)結(jié)合以上材料,簡要分析當前應如何有效地推行分餐制。組卷:2引用:3難度:0.7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最美的老師
劉立勤
我問湯老師,為什么叫他“船夫”?湯老師說,都怪郡條河
湯老師所在的村子有一條河,河很大,水流豐沛,河上又沒有橋梁連接,河東河西兩岸之間人員來往依靠船。
他是河西村的老師,本來與河東是沒有關(guān)系的??墒牵幸惶?,河東村的幾個學生家長找到他,想把自己的孩子轉(zhuǎn)到河西村請湯老師教,他們說,河東學校的條件太差了,留不住老師,他們害怕把孩子的前途耽誤了,他們還說,湯老師書教得運近聞名,他們希望湯老師能把他們的孩子培養(yǎng)成人。
湯老師雖然書教得好,可他是河西的老師,這件事他做不了主。因為河西河東是兩個村,還隸屬兩個鄉(xiāng)鎮(zhèn)、他知道收了這幾個學生,河東村剩下的幾個學生都會來了。到那時,村里鎮(zhèn)里都會有意見了。他讓那幾個學生家長去找村長,他說,只要村長答應了就行。私下里,他希望村長不要答應,如果河東的學生來了,他的工作量要增加一倍,誰知道村長也?;^,村長說,讓湯老師做主。老師還能不要學生?河東的十來個學生一齊就到了河西。
河東的學生來了,工作量增加了,困難也來了、主要是教室小了,桌凳也不夠。湯老師去找村長,村長不管。村長說,你答應接收的你負責解決。找到鎮(zhèn)教辦,教辦說,不是我們鎮(zhèn)的學生,也讓他們自己解決。怎么解決?教室小學生擠一擠也能將就,桌子凳子咋辦呢?總不能讓學生自己帶吧?湯老師只好把房后的幾棵大樹砍倒,做了幾套桌凳,總算是把學生安排進了教室。
桌凳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河東的學生經(jīng)常遲到。河東河西都沒有專門擺渡的船夫,河東幾個家長輪流接送,如果哪一個有什么急事,學生就遲到了。再說了,有的學生家長不習水性,渡船萬一有個什么問題,那真是了不得的事情。湯老師想著就害怕。
湯老師決定自己先當幾天船夫。他是船家出身,水性好得不得了,他跑船絕對安全。他還想,待他跑上一段時間,河東村還不推選一個船夫替換他?誰知道,他接過船槳一搖就是二十五年。二十五年里,學生不停地變化著,家長也在變化,就是他這個老師變不了。二十五年里,有多少機會可以把河東的學生支走,他一直不忍心。
風霜雨雪二十五年,真的是不容易呀??啥迥昀?,他硬是沒耽誤學生一節(jié)課。每天早上六點準時過河,四十分鐘以后趕回來,七點準時上課。也有過遲到的,遲到是因為天氣,要么是河里漲水,要么是船出了問題。雖然遲到了,課絕對耽誤不了。他說,幸虧學生爭氣,學生的成績年年都名列全鎮(zhèn)前茅,他也年年都是先進。
二十五年里,他也經(jīng)歷了太多的風險。最危險的就是那一年船底漏水,差一點出了大事。那只老木船太老了,應該換了。他找到村長,村長讓他自己解決。他找到鎮(zhèn)教辦,教辦愛莫能助。他找到河東村的學生家長,想讓他們想想辦法,學生家長只答應不行動。就在他等待的時候,出事了。放學送那十多個孩子回家時,上游突發(fā)洪水,破船艙里進了水。他說,他把持船頭怕翻船,幸虧有幾個孩子機靈,及時想辦法,才沒有出事。
船實在太破了,又指望不上別人,他和老伴兒商量,把準備給兒子結(jié)婚的錢拿出來,又貸了款,買了一條機動船。機動船真是好呀,又快又穩(wěn)又安全,心里安寧。可是,他們沒有太多的錢,船有一點兒小,河里搞養(yǎng)殖的太多,船的電機經(jīng)常會被漁網(wǎng)纏住。纏住了,無論是酷暑嚴寒,他都得下水去處理。這時,又苦了他的老伴兒,老伴兒會搖著木船把孩子接走。每次看見老伴兒搖那木船,他心里真是害怕。
二十五年里,他擺渡了三百多個學生,他把一百五十多個學生擺渡上了大學,有二十多個上了研究生,還有五個博士生。他的學生干啥子的都有。
看著他滿臉的幸福和自豪,我問他有什么希望。
他說,想要一條大的機動船,那樣的話,學生過河就安全了。他又說,自己老了,擔心船在河里遇上什么意外,孩子如何是好?
揣著湯老師的希望,我把他的事跡寫出來刊發(fā)在省報“尋找最美的鄉(xiāng)村教師”欄目中,稿子見報后,湯老師的事跡引起了各方關(guān)注,有人真的要捐贈一條大機動船。湯老師給我打電話說時,我讓他等待一段時間接受捐贈。因為,當選“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會有一筆豐厚的獎金。湯老師說,多等一天會多一天的不安全,他擔心那些孩子的安全。
湯老師沒等。再次給他拍攝影像資料時,新機動船已經(jīng)到位,教育局還安排了一個專職船工。新學期,湯老師的事跡就顯得很平常了。他也不愿意作秀補拍過去的鏡頭,到底沒有評上“最美鄉(xiāng)村教師”
湯老師雖然沒有評上,可我依然覺得他是一個最美的老師。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河很大,水流豐沛,河上又沒有橋梁連接”,既是環(huán)境的烘托,也是為下文情節(jié)的展開做鋪墊。
B.本文刻畫了學生家長、村干部、鎮(zhèn)教辦領(lǐng)導等一眾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基礎教育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C.湯老師的老伴是一個次要人物,而在關(guān)鍵時刻一直毫無怨言地支持丈夫的工作,雖然出場不多,但光彩奪目。
D.“我”本來建議湯老師不要急著接受捐贈,等當選“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后用豐厚的獎金買船,但他沒有采納。
(2)“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有人認為小說以“船夫”老師”為題更好,請談談你的看法。組卷:4引用:7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43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眾軍擐甲露刃,喧擁麾下。及受禪,以佐命功,授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
太祖數(shù)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聞叩門聲,普亟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帝曰:“已約晉王矣?!币讯谥?,設重洇地坐堂中,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與普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
初,太祖?zhèn)任ⅲ諒闹?,既有天下,普屢以微時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達,謂普曰:“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復言。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趙普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
B.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
C.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
D.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
(2)下列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諫議大夫:秦代設置郎中令之官,專掌議論,東漢起改稱諫議大夫。唐宋時期分為左、右諫議大夫,專掌朝政闕失的諷喻規(guī)諫,甚至有權(quán)力駁回明顯不合理的詔書。
B.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紅樓夢》中“因訛成實元妃薨逝”說的就是被封為元妃的賈元春逝世。
C.庠是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序是周代學校的名稱。古人常以庠序稱國家最高學府,或泛指學校教育事業(yè)。
D.監(jiān)生,是國子監(jiān)學生的簡稱?;蛴蓪W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jiān)生資格?!蹲8!分械摹八氖濉本褪恰耙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普在陳橋驛和太宗(晉王)及諸將一起擁戴宋太祖做了皇帝,因輔佐有功被任命為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等官職。
B.趙普為臣十分謹慎,退朝后在家時,也不敢穿便服,害怕皇上一旦到自己家來而失禮,而宋太祖對他們夫婦也很親近隨便。
C.在是否先攻打太原一事上,顯示了趙普的思慮深遠,但從多次談論太祖做皇帝前二人交往的一些不足之事來看,又顯得不夠豁達。
D.趙普性格沉穩(wěn)有城府,雖說愛嫉妒別人,但能以天下為己任。這從他關(guān)門讀《論語》、抗顏遷官等事中就可以看出。
(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②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組卷:6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guān)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5個字。
8月14日,位于荷蘭雷嫩市的歐維漢茲動物園舉行大熊貓寶寶百日慶典暨命名儀式。根據(jù)網(wǎng)絡票選結(jié)果,大熊貓寶寶正式取名“梵星”?!拌蟆弊秩∽澡蟾?,代表出生地荷蘭,也形容草木茂盛,寓意生機活力?!靶恰弊秩∽源笮茇埌职帧靶茄拧钡男?,寓意希望和方向,也使人聯(lián)想到梵高的星空作品。中國駐荷蘭使館臨時代辦陳日彪、荷蘭外交部亞洲和大洋洲司司長莫森萊赫納、烏特勒支省副省長斯洛特、雷嫩市市長范德帕斯、歐維漢動物園經(jīng)理德朗厄、雷嫩市“兒童市長”等中荷兩國嘉賓出席活動。莫森萊赫納表示,大熊貓寶寶出生在特殊時刻,為疫情中的兩國人民帶來希望。大熊貓旅荷,表明中國高度重視中荷友誼及兩國關(guān)系。同時,大熊貓寶寶的誕生,也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組卷:4引用:6難度:0.9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常常有其他學科老師向語文老師抱怨:“學生連題目都讀不懂!語文基本功不扎實怎么能做好題?”
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在一次交流分享中說:“學好語文最關(guān)鍵。學好語文,才能懂得如何對事情進行分析、進行綜合和總結(jié)?!?br /> ③面對美方詆毀中方的抗疫努力,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這樣回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引言是孟子所說,意為做事不成功,就要從自身找原因。大批網(wǎng)友點贊“駁得好”的同時也紛紛感慨:“不學好語文,中國話你都聽不懂!”
④在2020年高考中,湖北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理科學生唐楚玥的高考成績高達725分,其中語文考了難得一見的146分。她的語文老師范莉評價說:“唐楚玥上課認真聽講,線下主動質(zhì)疑,消化鞏固。”
王禹經(jīng)常在班上宣揚語文學習無用論,作為王禹的高中同學,讀了上述材料,你對語文學習有何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來反駁王禹。
要求:結(jié)合全部或部分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