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淮陰中學、姜堰中學、蘇州中學、海門中學高三(下)期初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MERGEFORMAT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自然科學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研究自然界中的客觀事物、現(xiàn)象及其聯(lián)系。自然科學研究對象具有穩(wěn)定性,且與認識主體無關,所以自然科學家所獲得的對研究對象的認識具有完整意義上的客觀性。
          自然科學史是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自然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實在為研究對象,即以自然科學家的自然科學活動為研究對象。自然科學家的自然科學活動是有目的意識、有價值追求的,而且還會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所以自然科學史的研究對象不可能完全客觀。
          自然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史研究也具有不同特點。自然科學研究具有客觀性和可重復性:研究對象客觀、可重復;研究手段中介——自然科學儀器客觀,實驗可重復;所揭示的自然規(guī)律客觀,并且只要具備某一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條件,這一規(guī)律就會重復出現(xiàn)。自然科學研究具有直接性和同時性,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能夠建立起直接的對象性關系,自然界是人們可以直接翻閱的“書籍”,自然科學家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儀器對研究對象直接進行觀察、實驗和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主體與研究客體的關系之所以具有直接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然科學研究主體與研究客體具有同時性。由于自然科學研究對象的客觀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由此決定的觀察、實驗的可控性,使得自然科學家所獲得的對研究對象的經(jīng)驗性認識具有可重復性,這些經(jīng)驗性認識可以存在于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因此也就超越了時空,使自然科學研究與時間和空間無關。例如,伽利略的斜面實驗,無論在哪個年代做、哪個地點做或哪個國家做,其實驗結果都是相同的。
          自然科學史研究是自然科學史家挖掘、整理自然科學史料,以語言形式在思想中重現(xiàn)自然科學發(fā)展的客觀歷史進程,進而發(fā)現(xiàn)自然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過程。自然科學史家無法直接面對作為逝去的自然科學歷史的真實面目,只有通過史料這一中介,但是史料總是“小”于它所反映的原本客體,作為史料重要成分的精神形態(tài)的文獻、口碑,又“大”于原本客體,因為它畢竟是當事人或口述者主觀反映的記錄,由此看出,自然科學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自然科學史研究具有間接性和不同時性,其研究對象是已經(jīng)過去的現(xiàn)實存在,自然科學史家與研究對象大多不處在同一時代,換言之,自然科學史家要研究和認識的絕大部分是昨天和前天,而自然科學史家本人卻生活在今天。自然科學史研究還與時間和空間均有關,以伽利略的斜面實驗為例,如果某一大學某個大學生也正在做這一實驗,并且得出相同的結論。從自然科學研究角度看,這個大學生只不過是重復了伽利略的實驗,這種相同結論的得出是由于他們在基本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的同一實驗,這兩個實驗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從自然科學史研究的角度看,這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歷史事件,根本不是重復,因為無論如何,現(xiàn)在不可能再出現(xiàn)一個伽利略在相同的思想支配下和在相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重復這一實驗。這兩個實驗的作用和意義也大不相同:伽利略的實驗作為他創(chuàng)立近代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有力范例,并在改變自然科學面貌的過程中起到巨大作用而載入史冊;而大學生的實驗的意義只在于他自身的學習,與伽利略的實驗是無法比擬的。這一典型例子有力地說明了自然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史研究的本質(zhì)區(qū)別。
          這些就決定了作為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史與自然科學將遵循不同的方法論原則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選編自邢潤川、孔憲毅《自然科學方法論與自然科學史方法論比較》)材料二
          從科學研究最一般的程序來看,自然科學方法和社會科學方法是可以統(tǒng)一的,而且也是必須統(tǒng)一的,只可能存在著科學和偽科學的分界線,而不可能有不同研究對象和學科之間絕對的分界線。那么,人們會問,我們又怎樣看待現(xiàn)在社會科學中分析事物“質(zhì)的規(guī)定性”這種研究方法的功能呢?實際上它和科學方法是不矛盾的。因為目前社會科學中關于事物“質(zhì)的規(guī)定性”的分析只能是對規(guī)律的哲學解釋,它只能是認識的結果而不是出發(fā)點。有人之所以感到自然科學方法和它是對立的,一方面是對自然科學方法本質(zhì)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多人錯誤地使用了分析“質(zhì)的規(guī)定性”這一原則,把它當作研究的出發(fā)點而不是終點。當我們沒有認識有關對象時,我們并不能科學地知道對象“質(zhì)的規(guī)定性”是什么,當物理學家揭示力學規(guī)律以前,人們不可能知道天上行星和地上蘋果在力學范疇中質(zhì)的規(guī)定性是否一樣。因此,先驗地靠直觀感覺和思辨來確定對象質(zhì)的規(guī)定性,很容易落入錯誤的陷阱。它一旦成為構造理論選擇材料的出發(fā)點,就很可能中斷認識論中糾錯和合理組織材料的程序。因此,正確的關于事物“質(zhì)的規(guī)定性”只能在用科學方法認識有關對象后才能確定,它只能是對科學認識的哲學解釋,因此它是不會同科學方法對立的。
    (選編自金觀濤、劉青峰《探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統(tǒng)一的方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界中的客觀事物、現(xiàn)象及其聯(lián)系具有穩(wěn)定性,影響自然科學家對自然界的認識。
    B.自然科學家的自然科學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自然科學史的研究對象帶有主觀性。
    C.史料總是小于或大于它所反映的原本客體,因為它是當事人或口述者主觀反映的記錄。
    D.目前社會科學中關于事物“質(zhì)的規(guī)定性”的分析是對規(guī)律的哲學解釋、是認識的結果。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只要具備某一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條件,這一規(guī)律就會重復出現(xiàn)。
    B.自然科學研究主客體的關系具有直接性,這來源于自然科學研究主客體具有同時性。
    C.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典型且有力地說明了自然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史研究的本質(zhì)區(qū)別。
    D.人們在物理學家揭示力學規(guī)律后就知道行星和蘋果在力學范疇中“質(zhì)的規(guī)定性”一樣。
    (3)結合材料,下列論據(jù)不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是
     

    A.經(jīng)濟學家用線性代數(shù)和微分方程來研究和預測價格形成和市場均衡。
    B.地質(zhì)學家利用古生物學和生物資料的支持逐步確定了板塊漂移學說。
    C.歷史學家用電子計算機來處理數(shù)據(jù),探討古希臘城邦戰(zhàn)爭的規(guī)模。
    D.社會學家將接受美學滲透在傳播學、詩歌語義學等新學科的研究中。
    (4)材料一從哪三個方面闡釋了“自然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史研究”的不同特點?請簡要分析。
    (5)梳理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組卷:6引用:1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四世同堂(節(jié)選)
    老舍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錢老人并沒完全失去記憶與思想能力,而變?yōu)闅垙U。錢老人的神志逐漸清爽,在他看,便是殘暴的日本人沒有能力治服一位詩人的證明。他切盼能聽到錢先生述說被捕受刑的經(jīng)過,而詳細的記載下來。
          可是,錢老人的嘴很嚴。他是絕對不會把被捕以后的事說給第二個人的。他越清醒,便越小心;每每在他睡醒以后,他要問:“我沒說夢話吧?”在清醒的時候,他閉口不談被捕的事。瑞宣用盡了方法,往外誘老人的話,可老人一聽到快要接觸到被捕與受刑的話,他的臉馬上發(fā)白,眼中也發(fā)出一種光,象老鼠被貓兒堵住了的時候那種懼怕的,無可奈何的光。一看到這種神氣,瑞宣就十分慚愧??墒牵瑧M愧并沒能完全勝過他的好奇。
          事情的本身是太奇——被日本憲兵捕去,而還能活著出來,太奇怪了!況且,錢老人為什么這樣的不肯說獄中那一段事實呢?
          慢慢的,他測悟出來:日本人,當放了老人的時候,一定強迫他起下誓,不準把獄中的情形告訴給第二個人。假若這猜得不錯,以老人的誠實,必定不肯拿起誓當作白玩??墒?,從另一方面看,老人的通達是不亞于他的誠實的,為什么一定要遵守被迫起下的誓言呢?再一想,瑞宣不由的便想到老人的將來:老人是被日本人打怕了,從此就這么一聲不響的活下去呢?還是被打得懂得了什么叫做仇恨,而想報復呢?
          對錢太太與錢大少爺?shù)乃?,老人一來二去的都知道了。在他的夢中,他哭過,哭他的妻和子。醒著的時候,他沒有落一個淚。他只咬著那未落凈的牙,腮上的陷坑兒往里一嘬一嘬的動。老人很喜歡聽戰(zhàn)事的消息,瑞宣是當然的報道者。這也使瑞宣很為難。他愿意把剛剛聽來的消息,與他自己的意見,說給老人聽。可是,只要消息不十分好,老人便不說什么,而又定著眼愣起來。他好象有什么極應保守秘密的大計劃,必須越少說話越好。瑞宣很為難,因為他不會撒謊,不會造假消息,而又不愿教老人時時的不高興。他只能在不完全欺騙中,設法夸大那些好消息,以便使好壞平衡,而減少一些老人的苦痛。
          雖然錢詩人有了那么多的改變,并且時時使瑞宣為難,可是瑞宣仍然天天來看他,伺候他,陪著他說話兒。伺候錢詩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種含有宗教性的服務。瑞宣猜不透老先生的心里。老人是完全忘了以前的事呢?還是假裝的忘記,以便不露痕跡的去報仇呢?真的,錢先生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謎!瑞宣當初之所以敬愛錢先生,就是因為老人的誠實,爽直,坦白,真有些詩人的氣味。
          金三爺來的次數(shù)少一些了??擅糠晁麃淼?,錢老人便特別的高興。這使瑞宣幾乎要有點嫉妒了。瑞宣曉得往日金三爺在錢老人的眼中,只是個還不壞的親友,而不是怎樣了不起的人物。
          當金三爺也來看病人的時候,瑞宣很注意的聽兩位老人都說些什么,以便猜出錢老人特別喜歡金三爺?shù)睦碛?。在慶祝保定陷落的第二天,瑞宣在錢家遇到了金三爺。錢詩人帶著滿身的傷,更容易感覺到天氣的變化;他的渾身都酸疼。一見金三爺進來,他便說:“天氣要變呀,風多么涼啊!”
    “涼嗎?我還出汗呢!”金三爺?shù)哪X門上掛著不少很大的汗珠。從懷里摸出塊象小包袱似的手絹把自己的禿腦袋用力的擦了一番。好大一會兒,他才問親家:“好點吧?”
          錢老人,似乎是故意求憐的,把身子蜷起來。聲音也很可憐的,他說:“好了點!今天可又疼得厲害!要變天!”
          金三爺捏了捏紅鼻頭,聲如洪鐘似的:“也許要變天!一邊養(yǎng),一邊也得忍!忍著疼,慢慢的就不疼了!”
          瑞宣看出來,錢詩人是崇拜金三爺了。為什么呢?他猜不出。
          金三爺走后,錢老人對瑞宣說:“在這年月,有金三爺?shù)纳眢w比有咱們這一肚子書強得太多了!三個讀書的也比不上一個能打仗的!”
          瑞宣明白了。原來老人羨慕金三爺?shù)纳眢w。為什么?老人要報仇!想到這兒,他不轉(zhuǎn)眼珠的看著錢先生,看了足有兩三分鐘。是的,他看明白了:老人不但在模樣上變了,他的整個的人也都變了。誰能想到不肯損傷一個螞蟻的詩人,會羨慕起來,甚至是崇拜起來,武力與身體呢?看著老人陷下去的腮,與還有時候帶出癡呆的眼神,瑞宣不敢保證老先生能夠完全康復,去執(zhí)行報仇的計劃??墒?,只要老人有這么個報仇的心思,也就夠可敬的了。他覺得老人與中國一樣的可敬。一個生活與趣味全都是田園詩樣的錢先生現(xiàn)在居然不考慮一切,而只盼身體健壯,好去報仇,他沒法不敬重老人的膽氣。老人似乎不考慮什么來得及與來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飲酒栽花的隱士變成敢流血的戰(zhàn)士。難道在國快亡了的時候,有血性的人不都應當如此么?
       (節(jié)選自老舍《四世同堂》)(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看到錢老人每次被問被捕的話題時那種懼怕的神氣,瑞宣就十分慚愧,慚愧的是自己沒能去解救錢老人。
    B.錢老人覺得:“在這年月,三個讀書的也比不上一個能打仗的!”說明錢老人覺得讀書無用,自己就深受其害。
    C.老人一聽到快要接觸到被捕與受刑的話,他的臉馬上發(fā)白,眼中也發(fā)出一種光,此處反映了老人深沉的痛苦之情。
    D.“伺候錢詩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種含有宗教性的服務”,瑞宣是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他對待錢老人有宗教般的虔誠。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第三節(jié)以錢老人“被日本憲兵捕去,而還能活著出來”這個事情,設置懸念,引起閱讀興趣。
    B.“瑞宣”是本文的線索人物,由他一步一步展開故事情節(jié),并在他的“明白”中揭示了選文的主題。
    C.本文結尾劃線部分卒章顯志,并且延展了主題的廣度,用強烈的反問句激勵每一個中國人的報國心。
    D.本文寫的是普通知識分子錢老人被捕之后的故事,故事結構簡單,情節(jié)不追求波瀾,語言有散文化意蘊。
    (3)本文作者是如何刻畫知識分子錢老人形象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這篇選文的主人公先后有三種不同的稱呼:“錢老人”“錢詩人”“錢先生”,請分別探究其用意。

    組卷:14引用:3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盛唐之音本是一個相當含糊的概念,拿詩來說,李白與杜甫都稱盛唐,①           。拿書來說,張旭和顏真卿俱稱盛唐,但也是兩種不同的美。如果說,以李白、張旭等人為代表的“盛唐”,是對舊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和美學標準的沖決和突破,其藝術特征是內(nèi)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縛拘限。那么,以杜甫、顏真卿等人為代表的“盛唐”,則②           ,其藝術特征是講求形式,要求形式與內(nèi)容的嚴格結合和統(tǒng)一。
          產(chǎn)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藝術典范的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種雄豪壯偉的氣勢納入規(guī)范,即嚴格地凝煉在一定形式、規(guī)格、律令中。從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習的天才美,而成為人人可學而至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種磅礴的氣概,只是③           。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
    (2)請分別用一個句子概括上文兩段話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整句。每句不超過16個字。

    組卷:6引用: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助理研究員張綺找到的抗體可以對抗奧密克戎。她尋找抗體過程非常艱難,張綺總是在想,自己研究的藥,萬一能用于患者,那將會很有意義?!叭f一”的對立面是“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這“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在張綺看來,并不意味著沒有價值,譬如:“如果我沒做成,但是我告訴別人我為什么沒成,這也是在貢獻自己的價值。”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1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