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重慶203中學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9 8:0:9
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短視頻有其短處,更有其長處。在短短幾分鐘內,讓受眾掌握一部經典電影的精髓,并了解大概劇情,確有存在之價值。有人喜歡長篇大論,有人喜歡提綱挈領。有人愿意耐下性子看完一部長電影,也有人愿意抽出零散時間欣賞一部電影的精華。這是不同的“剛需”,不宜以自己的口味否定另一種口味。只要不同的受眾感受到不同的幸福體驗,便足矣。
有人形象地把這種電影解說稱為“電子榨菜”。既然名謂榨菜,意味著它扮演著佐料、佐菜的角色,有增進食欲、豐富口味等效果。既然如此,就不能用要求佛跳墻的標準來要求榨菜,更不能指責它為何代替不了滿漢全席。
換句話說,如果能夠給多元化的大眾需求提供一種可能,能夠讓人們在支配瑣屑時間時找到一種出口,能夠讓人們在電影盛宴中夾到幾筷子精品,那就有存在的價值。更何況,“電子榨菜”還具有“反哺功能”。具體而言,很多人吃了這種“電子榨菜”,進而想看整部電影,在這個過程中,“電子榨菜”形同電影推薦單,能夠吸引更多人看長電影。
電影解說是一門藝術,需要硬功夫,如果不對整個劇情進行系統(tǒng)把握并加以消化,是很難做到出彩的。而事實上,“電子榨菜”的創(chuàng)作者們就電影解說確實下了力氣,把電影的精華濃縮在短短幾分鐘內,沒有慧眼,沒有提煉能力,沒有剪輯實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的勞動值得肯定。
(摘編自《看向“電子榨菜”的目光應多些善意》) 材料二:
與人們日常隨時隨地刷手機不同,用餐時間和地點相對穩(wěn)定,“電子榨菜”比其他碎片化觀看更容易專注沉浸,同時獲取成本低,從內容到時間人們都無須額外支付,就能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夾縫中加速獲得快樂。有人用“電子榨菜”消磨獨自用餐的“孤獨”,也有人架起屏幕昭告天下“請勿打擾”,保護一人份的自在;無論看什么、聽什么下飯,人們都意圖在虛擬的屏幕中暫時尋找一塊舒適的情緒環(huán)境,或者自由地掌控一小段時間,將現實擁擠的時空,在心理層面上想象性地拓展。
閑暇時光的娛樂無可厚非。亞里士多德認為,休閑是一切事物環(huán)繞的中心,并把休閑看成是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中國文字“休”被解釋為吉慶、歡樂、美善、福祿,“倚木而休”表明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對自然的敬畏?!伴e”常被引申為道德、法度,通“嫻”,有思想純潔與安寧的意思。只是在當代競爭社會,追求績效讓人們深感時間緊迫。因此,很多人無法在幾十分鐘的用餐時間“無所事事”,加速娛樂或獲取信息,成了某種兼顧與平衡的選擇。
不過,屏幕把“電子榨菜”與先賢哲人所思考的閑暇、休閑區(qū)分開來。觸屏觀看可以自由選擇內容,并可以使用智能按鍵解決觀看過程中的個性化訴求,大多數功能體現出高效性、便捷化的特點,例如倍速、跳過片頭廣告等選項,大大簡化了“電子榨菜”的播放和觀看過程。這般操作下來,一頓飯的工夫,即使較長的劇集、綜藝、紀錄片,刷完也不是問題,吃飯娛樂兩不誤。只不過長此以往,人們可能逐漸失去了對完整文藝作品的耐心,以“小帥和小美”為代表的“三分鐘看電影”“五分鐘追劇”泛濫全網,不僅壓縮了影視作品時長,同時暴力拆解情節(jié)人物,通過降低理解難度的方式,迎合用戶高效休閑、加速娛樂的趨勢??梢?,人們在用“電子榨菜”調味加料、調節(jié)食欲的時候,要提防別被“電子榨菜”徹底更改了口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們依賴技術體驗感知世界,已然成為一種媒介未來發(fā)展的趨勢。作為數字原住民,“Z世代”的成長伴隨互聯(lián)網媒介的迅速發(fā)展,手機、平板電腦等已是生活標配。近年頻繁的線上社交、學習和工作,使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在虛擬世界中體驗情緒、補償心理。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幾乎成為身體不可分割的部分,被看作是游離于身體之外的第六種感覺器官。人們愿意并能夠將情感體驗、情緒價值等需求轉向虛擬世界,隨時筑起個體精神世界的虛擬空間,以此抵消物理空間對人精神的強占關系。當移動互聯(lián)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逐漸深度介入人們日常生活,加之疫情等因素,加快了人類身體演化為“自然肉身科技賦能”的新形態(tài),有研究者提出人類已經是一種初級“賽博格”。人類原本依賴身體感官體驗世界,認知世界,未來感知外部世界的渠道將逐漸深度依賴技術手段,同時人們也開始習慣技術賦能所帶來的存在體驗。
(摘編自趙麗瑾《電子榨菜:不止是場景消費下的娛樂需求》)(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短視頻的優(yōu)點是時間不長、信息量豐富,短視頻因此獲得受眾群體的喜歡,成為很多人消遣空余時間的方式。
B.制作精美的“電子榨菜”能夠激發(fā)受眾觀看整部影視的欲望,促使他們走進影院、打開電視,去追完整的影視劇。
C.在忙忙碌碌的當代社會里,人們借助于“電子榨菜”,可以獲取某些信息或自我娛樂,來維持精神上的平衡。
D.“電子榨菜”拆分人物情節(jié)并廣泛傳播,迎合了用戶的娛樂需求,但長此以往,人們就會失去欣賞完整文藝作品的耐心。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電子榨菜”和完整電影都有著各自的受眾群體,在科技信息時代,它們各自滿足著多元化大眾的不同需求。
B.“電子榨菜”的創(chuàng)作者如果具有善于濃縮電影精華的慧眼及高超的剪輯能力,作品就會受全社會歡迎。
C.人們利用手機欣賞“電子榨菜”,是為了在日常工作忙碌之余,從中獲得短暫的快樂,彌補精神上的需求。
D.“電子榨菜”的出現,與人們受科技時代的線上學習、社交等影響,習慣了在虛擬世界里體驗情緒、補償心理有關。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電子榨菜”主角永遠都是“小帥”“小美”,內容多是快節(jié)奏解說配畫面“劇透”。
B.“電子榨菜”容易讓人專注沉浸,會給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往增添一份距離感。
C.“電子榨菜”既可以緩解年輕人的孤獨和焦慮,也給年輕人獨自用餐添加了一些樂趣。
D.“電子榨菜”的選擇要有所講究,不能讓“電子榨菜”影響了進食的好心情。
(4)材料二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5)如何推動“電子榨菜”的健康發(fā)展,使之得到更多受眾群體的歡迎?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0引用:2難度:0.5
(二)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青山為證
葉仲健“依弟,這信送嶺上去!”端叔將一封信交給放牛娃?!敖o哪個?”放牛娃看出端叔十分急慌。
“一個叫青山的人?!倍耸宥?,“記住,只能交給他!”
蚌風嶺,童安鎮(zhèn)最高的山,上面有個村子,稀稀拉拉幾戶人家,眼下是游擊隊根據地,上去得半天,對放牛娃來說,只消個把鐘頭。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條近道,得穿越一處崖洞,鮮為人知。
蚌風嶺村口,一個小伙子拉住放牛娃,問他找誰。放牛娃說:“青山?!薄罢仪嗌缴妒??”“見到青山才能說。”小伙子搜遍放牛娃全身,才領他往村里走。信,躺放牛娃鞋窩里,沒被發(fā)現。
將放牛娃帶到一個漢子面前,小伙子退到屋外站崗。“找我啥事?”漢子不老,三十來歲模樣。
“青山橫南北?”
“綠水繞西東!”
暗號對上,放牛娃脫掉鞋,掏出信,遞過去。
漢子掃了一眼,未立即打開,拍拍放牛娃臂膀:“好樣的!”
放牛娃是我的父親。他自小是孤兒,寄養(yǎng)堂叔家,十三歲被國民黨抓走當壯丁,半路逃脫,躲進苦竹村,給林伯家放牛。父親說端叔過去是隱藏在我們村的地下黨員,他幫他送過好幾回雞毛信,“有回撞見一伙退山的,不懂啥來頭,我只管逃,他們在我背后追,跑出幾里地,我上樹躲了一宿,不知道多驚險!”
父親將他的故事對我講了無數遍。20世紀90年代初,我大學畢業(yè),分配到縣政府辦,工作一年多后,意識到一個問題:父親對革命事業(yè)也算有過貢獻,按理應該享受優(yōu)待才對,可父親啥都沒有享受過,修了大半輩子地球,一生清貧。我向民政局朋友咨詢此事。朋友說對老地下黨員和老游擊隊員,國家確實有優(yōu)待政策,前提是你得去認定身份,具備至少兩名在世的且同時期、同地點參加革命的老黨員證明。
我回家向父親提及此事,讓他聯(lián)絡端叔和青山,“只要拿到他們出具的書面證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幾百元補助?!薄拔铱催€是算了。當年我又不是奔著好處去的?!备赣H將頭搖成撥浪鼓:“黃土埋半截的人了,爭這些做甚?”我說:“至少得讓國家給你恢復名分吧?”父親還是拒絕。我有些生氣:“你要嫌害臊,我替你去辦?!?br /> 從父親話中得知,端叔全名林端成,新中國成立后在童安鎮(zhèn)政府工作,家就在鎮(zhèn)上。只是,一番輾轉,我打聽到,曾任副鎮(zhèn)長的端叔,十年前退休,兩年前過世,不曾遺留與父親有關的一鱗片爪。出師不利,也就失去尋找青山的必要,“青山”是否真名,何許人也,身在何處,也許死去的端叔才清楚。這事就此擱置,父親罹患胃癌過世后,不了了之,每每回想起此事,我難免遺憾。
后來,我調至市司法局,聽說我來自童安鎮(zhèn),一位同事說他知道那地方,“有個紅色革命根據地遺址吧?我父親當年在那蹲點過。他是老共產黨員,參加過孟良崮戰(zhàn)役?!蔽墨I記載,游擊隊在蚌風嶺設立根據地,前后不到兩年時間,倘若他父親在那里參加過革命,保不準會知道我父親。我讓他回家問問他家老爺子是哪一年的事,記不記得當時有個放牛娃給他們送過雞毛信。同事當即打電話,掛掉電話后說他父親當時不負責通訊任務,不記得有這么個人,得向王副局長打聽?!巴醺本珠L?”“市公安局王青山副局長,早退了,跟我父親是老戰(zhàn)友。”聽到“青山”這名字,我無比激動,迫不及待讓同事引見。同事說沒問題,周末讓他父親帶我去。
眼前這位老人,九十二歲高齡,淡吐清晰,據說還能每天看報。他問我有沒有我父親年輕時的照片。我說沒有。父親只照過一次相,晚年照的,那照片成為他的遺照。他說:“既然你爹已經過世,你找我的目的是啥?”我怔住,是呀,我的意圖是讓政府恢復父親的名分,還是奢望上級照顧我的仕途,抑或只是為了印證父親那段被埋沒的歷史?“不瞞你說,當時是有這么個放牛娃,至于是不是你爹,恕我不能下結論?!边@是位相當睿智的老人。我盡可能表現得不卑不亢:“有您這話,不枉此行?!?br /> 我向王青山老人辭別,轉身離去那一刻,蒼老的聲音追過來:“我給過他一枚彈殼!”
我的心被抓了一下,回過頭問:“刻著‘王’字的彈殼?”
老人目光一亮:“對對對,我還讓他有困難拿彈殼來找我哩,還給過他地址。”
那枚彈殼,父親看得很重,跟鑰匙串一塊兒,傍在身邊幾十年,只是他過世后,我忘記丟哪去了?;叵肫饋恚矸菡J定這件事,父親一直是拒絕的。
“新中國成立后,不少老游擊隊員和老地下黨員,拒絕享受國家優(yōu)待,不想給國家添麻煩,哪怕再窮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們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坐著的老人顫巍巍地站起,左手按住我手背,右手拍拍我臂膀,“你爹,好樣的!”
回到老厝,翻箱倒柜,那枚彈殼,怎么也找不著。我知道它真實存在過,如同父親那段崢嶸歲月,青山可證。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放牛娃人小卻靈活,別人得走“半天”的山路,放牛娃“只消個把鐘頭”便能到達目的地。
B.聽說已退休的公安局副局長名叫王青山時,“我”的內心又燃起了能找到證人的新的希望。
C.“我怔住,是呀”后對“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實目的。
D.辭別之時,王青山老人告訴“我”彈殼的事,說明他已經認定父親就是當年送信的放牛娃。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部分描寫人物對話時,多采用短句,刻畫出端叔、小伙子、漢子等游擊隊員機警、果敢的人物形象。
B.小說圍繞“我”為證明父親游擊隊員身份尋找證人的故事展開情節(jié),兩次于無希望處又峰回路轉,跌宕起伏,有吸引力。
C.小說善用伏筆,如要將信交給叫青山的人、交信時的暗號、得知端叔死訊時失去青山的線索等,都為后文找到“青山”設下伏筆。
D.小說結尾處,青山老人拍著“我”的臂膀說的那句話,呼應小說開頭部分對放牛娃的稱贊,同時更進一步升華了小說的主題。
(3)請簡要分析文中“我”的作用。
(4)小說結尾關于“彈殼”的相關情節(jié)有何妙處?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組卷:31引用:8難度:0.6
(二)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在中國傳統(tǒng)禮俗文化中,“野”往往被視為粗俗無禮,為君子所不齒。然而在中國文學的觀念中,“野”卻經常被視為①_____。久在世俗禮儀之中的士大夫們體會到的是“復得返自然”的感覺,體會到的是山花野草、田園村寨的野情野趣,體會到的是人性的本真和生命力的充盈。他們從中看到了人之本性、文之自然和美之本色。
“野”是人類原始階段真實的生活場所和自然本性,是②_____。回到“野”的狀態(tài),就是回到心靈的故鄉(xiāng),回到心靈安頓之所。陶淵明的一方田園可謂“野”性十足:“荊扉”“柴門”“草廬”,怪不得有人稱陶詩為“田家語”。但在陶淵明看來,這是一方放飛心靈的田園。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說:“正如植物有‘野生’和‘園植’兩大類一樣,思維方式也可分為‘野性的’和‘文明的’兩大類?!蔽覀冋J為,文學創(chuàng)作也可以分為兩大類:野性的和文明的,或者說天生的和人工的。陶淵明的詩文就是生長在③_____,自由生長,天然的芳香沁人心脾。
(1)下列選項中引號的用法和文中畫橫線處引號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是和眾人同樂還是獨自游樂呢?陶淵明更偏向“獨自游樂”。
B.在地鐵上,幾位打扮時尚的“文明人”向一旁的農民工投去鄙夷的眼神。
C.以前明星代言出了問題,往往是公司作為明星的“馬甲”代為受罰。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農民辛苦勞作的寫照,祖父卻樂在其中。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組卷:4引用:3難度:0.7
六、材料作文(共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以上這則材料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