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江津五中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6 11:36:5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唐宋時期,不少詩人對詩歌寫作行為本身進行觀照,并將其呈現(xiàn)在詩歌文本中——詩歌寫作行為本身成了被書寫的對象。在陳與義、陸游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對于詩歌寫作本身更細致、頻繁的書寫,“題詩”“成詩”“尋詩”“哦詩”等有關詩歌寫作的表達大量出現(xiàn),有意尋詩、出聲吟哦的詩人形象也越發(fā)明晰,這表明:宋詩對詩歌寫作本身的呈現(xiàn)更為深細,寫作者對自我作為詩人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意識。
    “題詩”“成詩”在陳與義的詩中承載了豐富內涵?!胞X鶴忽雙起,吾詩還欲成”“灑面風吹作飛雨,老夫詩到此間成”兩例清晰展示出外部環(huán)境怎樣激起了詩人內心的波瀾,眼前轉瞬即逝的景致如何被詩人捕捉到進而成為詩歌的一部分。而“成詩”的過程往往具有實時性、不可復制性。有道是“有詩還忘記”“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詩人內心感知到的詩意、詩人在語言表達上的疏離,都清晰呈現(xiàn)在詩中。他在《對酒》中的“新詩滿眼不能裁,鳥度云移落酒杯”,同樣感嘆著自己在語言表達上的窘迫。
          詩人也常常自發(fā)外出“尋詩”。“柳林橫絕野,藜杖去尋詩”(《游八關寺后池上》),詩人專門拄著藜杖尋詩:“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尋詩兩絕句》),半夜從酒醉中醒來的詩人特意推開門,在明月喬木中尋詩。場景本身就是詩意的來源,詩人在呈現(xiàn)出詩意產生的特定情境之后便結束了詩篇,不再述說此刻的感受。這類似前引“鸛鶴忽雙起,吾詩還欲成”:詩人看似只是記錄實時景象,然而詩情恰恰滲透在眼前所見之中,詩歌寫作也在此刻完成。不同的是,“尋詩”更能體現(xiàn)尋找、訪求的過程性和目的性,在這一表達中,“詩”仿佛成了觸手可及的實體;作者自認與讀者對何為“詩”有著高度默契,只需呈現(xiàn)特定場景,讀者便可心領神會。這種將“詩”客體化的過程,體現(xiàn)出詩歌已成為詩人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的一部分,同時,詩人的主體身份在詩歌中也呈現(xiàn)得愈發(fā)明晰。
    (摘編自劉曉旭《賦詩與尋詩》)材料二:
    “鏡”在中國文化中有復雜的意涵。本文所言“覽鏡詩”,不是泛指含有“鏡”意象的詩,也不是指專門吟詠鏡子的詩,而是指書寫覽鏡行為與感想的詩作。覽鏡詩的關注點,是這個行為本身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人物心理情感。換言之,覽鏡詩中,作為物品的鏡,只是觸發(fā)某種心理的媒介,并非詩歌吟詠的重心所在。作者對覽鏡行為有更充分的自覺,把更多的筆墨著眼于“鏡中像”所引起的一系列內心反應和情感狀態(tài)。審視覽鏡詩的嬗變脈絡,我們可以再次確認中唐至宋代詩學的一脈相承,也能感受到日?;}材在宋代詩人手中有更繁復的藝術表達和更豐贍的文化內涵。宋人的自我形象在覽鏡詩中得以再造,新的審美趣味隨之形成。
          由鏡中像來認知自我,是人們覽鏡自照的重要目的。按法國心理學家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人們通過觀看鏡中影像而建立“自我”的觀念,并由鏡中自我逐漸進入“社會中的我”乃至“理想中的我”。人在鏡前凝視,建構對自身形象的認識?!扮R中像”與“現(xiàn)實我”存在距離,這就促使照鏡人通過想象去完成兩者的合一,建構自我形象。詩人照鏡,由人而鏡,由鏡而像,由像返觀人,故心有所感。解讀覽鏡詩,是觀察作者自我形象建構的有效途徑。
          試看宋庠《因覽鏡照見衰年狀貌有感》:
    拂檻清晨念老余,只堪丘壑便懸車。
    暗圍廓落頻移眼,坐況蒼華不滿梳。
    淚綬轉慚龜鈕印,土膏空負鶴頭鋤。
    人生出處真難決,羨殺賢哉漢二疏。
          宋庠仕宦顯達,遣詞造句典麗奧博,全詩意脈從“鏡中像”指向“現(xiàn)實我”。鏡中老態(tài)讓他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官場——是致仕退隱,還是不負官位?他內心糾結。宋庠沒有白居易的樂天順命,鏡中像刺激他要在現(xiàn)實和理想間選擇,所以他最后欣羨漢代的疏廣、疏受,能主動功成身退。我們可從中提煉出詩人的三層形象:
          A“鏡中像”——頹然老者(“坐況蒼華不滿梳”);
          B“現(xiàn)實我”——高位在身(“淚綬轉慚龜鈕印”);
          C“理想我”——致仕歸田(“茨殺賢哉漢二疏”)。
          正是三者間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讓作者“難決”,整首詩也因三層形象的復雜關系而充滿張力。覽鏡詩是表達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詩。日常不能徑直變?yōu)樵姡娍梢员憩F(xiàn)日常,讓日常經驗走向美學自覺。宋人將“鏡中像”與“現(xiàn)實我”勾連在一起,讓“幻象”與“真我”對話,試圖超越瑣碎凡庸的現(xiàn)實,直指詩人的情感與精神世界。
    (摘編自侯體健《幻象與真我:宋代覽鏡詩》)(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與義在《對酒》等詩中感慨詩意受限于語言,難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詩情,所以寫不出好詩。
    B.宋詩中有關“尋詩”的詩句著重敘寫了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和所作所為,其場景讀來真實可感。
    C.宋代覽鏡詩中的“鏡子”不是詩歌的重心,而是抒情的中介,詩人意在抒寫鏡中人像所激發(fā)的思想情感。
    D.材料二引用拉康的理論分析我國詩人為何覽鏡自照,而宋庠詩例的意脈恰恰契合“鏡像階段”理論。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采用總分結構,成詩和尋詩有相似之處,后者更能彰顯詩人創(chuàng)作的自覺性。
    B.《尋詩兩絕句》看似未交代尋詩的結果,其實詩情已生,這正是尋詩之詩的妙處。
    C.相比于寒門士子,宋庠這類地位高、通世故的貴族更容易寫出意蘊豐富的覽鏡詩。
    D.材料二標題所謂“幻象”主要指鏡像,而“真我”則指向詩人的真實境況或情思。
    (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xiàn)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木蘭詩》:“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br />B.劉禹錫《昏鏡詞》:“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br />C.孔平仲《覽鏡》:“拂拭菱花試一臨,貌隨年改嘆光陰。平生履行無人識,嗟爾頑銅豈照心。”
    D.叔本華:“每個人都應該以他人為鏡,從這面鏡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點、惡行?!?br />(4)李白有詩曰:“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闭埥Y合材料一的相關論述,對李白的詩句加以分析。
    (5)以上兩則材料,是我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圍繞課題《宋代詩人
     
    》搜集到的有效文獻。請結合材料內容,完成以下任務:
    ①寫出該研究課題的完整名稱,不超過15個字;
    ②簡要歸納兩條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結論。

    組卷:11引用:7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黑駿馬(節(jié)選)
    張承志
          我騎著馬嘩嘩地趟著流水,馬兒自顧自地停下來,在清澈的中流埋頭長飲。我抬起頭來;顧盼著四周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二十來年了,伯勒根小河依舊如故。
          河灣里和濕潤的草地上密密地叢生著絨花雪白的蘆荻,大雁在高空鳴叫著,排著變幻不定的隊列。穿行在葦墻里的騎手有時簡直無法前進;剛剛降落的雁群吵嚷著、歡叫著,蘆葦被擠得嘩嘩亂響。大雁們在忙著安頓一個溫暖的窠,它們是不會理瞇自然界中那些思慮重重的人的。
          我催馬踏上了陡峭的河岸,熟悉的景物映入眼簾。這就是我曾生活過的搖籃,我闊別日久的草原。哦,故鄉(xiāng),你像夢境里一樣青綠迷蒙。你可知道,你給那些棄你遠去的人帶來過怎樣的痛苦么?
          側山崗上有一群散開的羊在吃草,我遠遠看見,那牧羊人正歪在草地上曬太陽。我朝他馳去?!斑?,不認識的好朋友,你好。呃,好漂亮的黑馬喲!”他斜著眼睛,瞟著我的黑馬。
    “您好。這馬么,跑得還不壞——是公社借給我的?!蔽译S口應酬著。
    “呃,當然是公社借你的”——我認識它。嗯,這是鋼嘎?哈拉。錯不了,去年它在賽馬會上跑過鋼嘎?哈拉!像是一個炸雷在我眼前轟響,我雙眼暈眩,險些栽下馬來。但我還是沉住了氣。我下了馬,坐在他旁邊,遞給他一支煙。
          哦,鋼嘎?哈拉!
          我注視著這匹骨架高大、腳踝細直、寬寬的前胸凸隆著塊塊肌鍵的黑馬。陽光下,它的毛皮像黑緞予一樣閃閃發(fā)光。我的小黑馬駒,我的黑駿馬!我默默地呼喚著它。我怎么認不出你了呢?你是知道的,當你做為一個生命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也許只有我曾對你懷有過那么熱烈的希望。是我給你取了這個驕傲的名字:鋼嘎?哈拉。你看,十四年過去了。時光像草原上的風,消失在比淡藍的遠山和伯勒根河源更遠的大地盡頭。我一去九年,從牧人變成了畜牧廳的科學工作者;你呢,成了名揚遠近的駿馬之星。你好嗎?我的小伙伴?你能告訴我她在哪里嗎?我同她別后就兩無音訊,你該明白我是多么惦念著她。因為我深知她前途的泥濘。你在搖頭?你在點頭?她——索米婭在哪兒呢?
    “大哥,你是伯勒根生產隊的人么?”我問。
    “不是。不過,我們住得很近?!?br />      那時,父親在伯勒根公社當社長。他把我馱在馬鞍后面,來到了奶奶家。
    “額吉!”他嚷著,“我把白音寶力格交給你啦。他住在公社鎮(zhèn)子里已經越學越壞了。最近,居然偷武裝部的槍玩,把天花板打了一個大洞!我哪有時間管他呢?整天在牧業(yè)隊跑?!?br />      白頭發(fā)的奶奶高興得笑瞇了眼。她親熱地把我攬進懷里,滋地一聲在我額上親了一下,親得頭皮那兒水滑滑的。我便勁掙出她油膩的懷抱,慢慢蹭到在一旁文靜地喝茶的、一個黑眼睛的小姑娘旁邊。她望望我,我望望她;她笑了,我也笑了。
          父親喝足了奶酒,一把扳過我的肩頭,“孩子,從你母親死掉那天,我就一直想找這樣一個人家……你該知道我有多忙。在這兒長大吧。好好干,小牛犢。額吉家沒有男子漢,得靠你啦。要像那些騎馬的男人一樣!懂么?”
          這樣,我成了一個帳篷里的孩子。我學會了拾糞,捉牛犢,哄趕春季里的帶羔羊;學會了套上健牛去芨芨草叢里的井臺上拖水;學會了用自己粗制濫造的小馬桿套住當年的馬駒子。
          當我神氣活規(guī)地騎在牛背上,駕著木輪車朝遠處的水井進發(fā)的時候,回頭一望,一個騎鐵青馬的人正孤零零地從我們家離開。不知怎么,我心里升起一種戰(zhàn)勝父親尊嚴的自豪感。我已經用不著他來對我發(fā)號施令了。在這片青青的、可愛的原野上,我已經是個獨擋一面的男子漢。
          十四年前我和索米婭都十三歲了。過年的時候,奶奶給我和索米婭都穿上了新皮袍。在這樣重要的節(jié)日,我居然和女人家一樣,趕著牛車去串門;而其他有畜群人家的孩子,卻神氣地跨著剪齊鬃毛的高頭大馬,隨著大人的馬隊,在飛揚的雪霧中吆喊著,從一個蒙古包馳向另一個蒙古包,唉!我什么時候才能有匹馬呢?
          春天,清明前幾天的一個夜里,刮了一場天昏地暗的風雪。
          第二天清晨,我和索米婭使勁推開被雪封住的木門后,突然看見,在我們包門外站著一匹漆黑漆黑的馬駒子。
          我們驚叫著,又牽又抱地把馬駒拉進了包內。奶奶連腰帶都顧不上系了,她顫巍巍地摟住馬駒,用自己的被子揩干它的身體,然后把袍子解開,緊緊地把小馬駒摟在壞里。她說,這黑馬駒很可能是神打發(fā)來的。白音寶力格是好孩子,是神給她的男孩,所以神應該記著給白音寶力格一匹好馬。
          晚雪尚未化凈,山野還是一片斑駁。每天,黑馬駒喝了一小桶牛奶以后,常在柔軟的草地上挺直脖頸,輕輕躍起,又緩緩臥下,久久地凝望著山巒和流云。我和索米婭則扔下筐,幫它把弄臟的黑皮毛擦凈,把歪了的紅布護身符掛正,把我們省下來的月餅塊、紅糖、油果子,一塊塊地喂給它吃。遠處,奶奶飄著一頭銀發(fā),勤奮地忙碌著。小馬駒加入了我們的家,我們四個愉快地生活著。
          一天,我們正在逗黑馬駒玩呢,奶奶突然來了興致,她一面擠著奶,一面在情在意地唱起了一支歌子,那就是《鋼嘎?哈拉》(黑駿馬)。
          她的嗓音嘶啞而高亢,也許是我以前聽慣了學校教的那些節(jié)奏歡快的兒童歌曲吧,這樸直古老的歌聲,使我覺得那么新奇。索米婭和我對望著,呆呆地聽著奶奶自我陶醉的吟唱。奶奶唱的是一個哥哥騎著一匹美麗絕倫的黑駿馬跋涉迢迢路程,穿越茫茫草原,去尋找他的妹妹的故事。神妙的曲調在我心中喚起的陣陣感動,漸漸化成一匹渾身宛如黑緞的、昂首長嘶的駿馬,舉足,甩鬃,模樣是那么逼真。
          我大喊道:“我要給這匹馬取一個響亮的名字!我要叫它‘鋼嘎?哈拉’!它一定會成為一匹真正的快馬。我,我要騎著它走遍鳥珠穆沁,走遍錫林郭勒,走遍整個草原!”
          索米婭閃著黑黑的眼睛盯著我,“嗯,等你真的走遍了錫林郭勒和全部草原以后,你會像奶奶唱的那樣,騎著你的鋼嘎?哈拉回到這里,來看看我嗎?”
    “當然!”我毫不遲疑地回答。
    “喂!喂!”牧羊人推了我一把,“你怎么,生病了嗎?朋友,你的氣色很不好!”
          我猛然一驚,“噢,沒什么,”我回答說,“天氣真暖和。”隨即,我站起來,拉過鋼嘎?哈拉。
    (有刪改)【注】《黑駿馬》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內蒙大草原為背景,描寫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寶力格的成長以及他和索米婭的愛情悲劇。此文節(jié)選自原著開頭部分。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的“蘆荻大雁圖”,視聽結合,描寫了大雁筑巢、蘆葦颯颯等景象,以草原的生機歡騰反襯主人公返鄉(xiāng)途中內心的憂郁沉重。
    B.奶奶歌唱古曲《鋼嘎?哈拉》,使作品充滿草原文化的氣息;歌曲內容暗合主人公的人生經歷,預示人物圓滿的結局。
    C.“滋地一聲在我額上親了一下”“顫巍巍地摟住馬駒”等細節(jié)生動表現(xiàn)了奶奶這位草原傳統(tǒng)女性的仁慈、寬厚與堅韌。
    D.“在飛揚的雪霧中吆喊著,從一個蒙古包馳向另一個蒙古包”,既展現(xiàn)出草原特有的地域風情,又表現(xiàn)出寄養(yǎng)在牧民家的白音寶力格內心的自卑。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在敘事時回憶和現(xiàn)實交織,突破了時空限制,將相關聯(lián)的情節(jié)緊密結合在一起,更全面地展示了主人公成長的背景。
    B.文中多處采用散文化的筆調來詩化場景,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令人回味。如“晚雪尚未化凈,山野還是一片斑駁”。
    C.文中劃橫線處描寫黑駿馬的文字,畫面感十足,類似電影中的慢鏡頭,表現(xiàn)出小馬駒的悠閑自在以及主人公對它的喜愛之情。
    D.本文具有剛健雄渾、豪邁深沉的文化氣質,這主要來源于主人公在成長中展現(xiàn)的積極豁達、自信昂揚以及他對草原故土的深情。
    (3)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黑駿馬”這一物象在小說中的作用。
    (4)有評論認為,《黑駿馬》與《邊城》雖然表達風格不同,但都表現(xiàn)了人性美。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組卷:17引用:7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2022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chuàng)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這個研究主題,簡單來說就是大名鼎鼎的“量子糾纏”。所謂“量子糾纏”,指在量子力學中,兩個曾經相互作用過的粒子,無論相隔多遠,其量子狀態(tài)仍有能力“糾纏”在一起,共享同一個整體的物理狀態(tài)。
    ??從這次獲獎的都是量子物理學家的情況來看,量子技術目前已經成為物理界最為重要的一個門類,而這項技術最直接的成果①          。通信技術一直以來都是各國十分重視發(fā)展 的技術,但在目前的通信環(huán)境下,②          。在現(xiàn)代社會,通信安全尤為重要。而量子通 信技術則從根本上解決了通信泄密的可能性,基于具有不確定性、不可克隆性的量子技術,由量子通信通道傳輸?shù)男畔⒒静淮嬖谛姑艿目赡苄?。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以及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對量子通信技術進行研究。中國已經發(fā)射了“墨子”號量子通信衛(wèi)星,還在架設相關通信網(wǎng)絡。相信在不久后的未來,③          。
    (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對“量子糾纏”的詮釋,你認為材料中加橫線的語句和下面示例的內容哪個更好?請說說你的理由。
    示例:量子糾纏十分奇怪,如果兩個量子分別處于某種糾纏狀態(tài),那么不管二者之間距離多遠,都會產生一種關聯(lián)狀態(tài);如果其中一個量子發(fā)生了改變,則另一個量子的狀態(tài)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而且二者的改變往往同時同步進行。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這兩個量子之間存在著心靈感應,能夠得知對方的想法而做出改變。

    組卷:16引用:6難度:0.7

四、作文(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三千年前,我們的先祖觀察尺蠖軟且細長的身體屈伸而行,觸發(fā)靈感,留下了“尺蠖之屈,以求信(通‘伸’)也”的哲思。生活在21世紀的中國科技人員,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祝融號”火星車的主動懸掛系統(tǒng),模擬尺蠖的運動,提高了火星車在復雜地形自主脫困的能力。最近有信息傳出,美國宇航局最新設計的月球車借鑒了中國火星車的設計,將以一種像尺蠖爬行一樣的協(xié)調方式移動輪子,中國科學家回應:歡迎共享。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尺蠖”這小小的自然之物,給古人以靈感,給今人以創(chuàng)造,讓科技在世界共享。復興中學將在五四青年節(jié)組織以“靈感?創(chuàng)造?共享”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4引用:10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