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11/17 15:30:2

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

  • 1.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
          用鐵鍋演示中國天眼,用掃帚模擬宇宙射線,把吃剩的碎骨還原成模型來普及古生物學……近兩年,短視頻平臺成為科普新陣地,涌現出許多流量與好評“齊飛”的科普短視頻與科普博主,讓我們看到了科普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科普類短視頻的走紅反映了幾個趨勢。首先,信息傳播從文字擴展到視頻,拓寬了抵達彼岸的路徑。其次,人們看視頻也從追求娛樂轉為追求知識,說明相當多的人既希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也希望借知識提高生活質量,諸如家庭場景下心臟復蘇急救知識等科普視頻,只要有通俗講解,便會受到公眾歡迎。此類實用性強的知識視頻不僅有利于健康,甚至還能在緊急和危難時刻拯救生命。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民,有助于提升科學素養(yǎng)。一些反科學、偽科學謠言之所以能夠迅速傳播,恰是因為部分人科學素養(yǎng)的缺乏。于國,有助于培養(yǎng)科技人才。把科普做好,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愛上科學,進而投身科技強國事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大軍才會后繼有人。
          基于此,創(chuàng)作者如何進行科學傳播就變得至關重要了。正如作品翻譯需要“信達雅一樣,科學傳播也需要“準易趣”:“準”就是對科學知識的解讀和詮釋是準確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主流科學界的認知;“易”就是讓深奧的科學知識容易理解,讓人能聽明白;“趣”就是講解生動活潑,使之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取材于李忱陽、張?zhí)锟?、胡俊的相關文章)材料二
          近來,科普類短視頻在網上頗受歡迎,但是,有些內容缺乏科學性?!斑@些育兒方式,讓孩子少長10厘米”“我們每天干的這些事,關乎巴西熱帶雨林存亡”“這幾個手勢在關鍵時刻能救命”……一些貌似科普的內容是將前些年層出不窮的網絡謠言短視頻化,也難怪有媒體呼吁不能放任這類短視頻跑偏。
          網絡謠言視頻化,因其可視化而往往更具迷惑性,是新出現的一股濁流。一些缺乏必要資質的所謂創(chuàng)作者打著“科普”旗號,在視頻中采用夸張的標題和“言之鑿鑿”的解說吸引眼球,實際上內容本身缺乏科學依據,經不起推敲。有些“科普”內容甚至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會誘發(fā)網民恐慌情緒。整治科普類短視頻中的“偽科學”亂象,是維護網絡環(huán)境風清氣正、保障網民享受高質量網絡生活的應有之義。
          對“偽科學”視頻誤導受眾的問題應強化監(jiān)管。職能部門應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審核平臺在首頁頭條、App彈窗等流量集中位置是否存在“偽科學”視頻;若平臺縱容“偽科學”視頻傳播或清理違規(guī)信息責任落實不到位,應及時對其進行處罰。針對“偽科學”短視頻所涉內容領域廣、種類多等情況,監(jiān)管部門也可邀請各行業(yè)專家共同參與辨別。此外,還應廣開言路,積極聽取網民的建議,引導社會力量共治共管。
          特別指出的是,有人對網絡學習產生了嚴重依賴,這一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必須看到,這些提供“知識快餐”的新型傳播,無法取代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專業(yè)學習。無論采用哪種方式獲取知識,學習者的思考與辨析都至關重要。學習者只有通過思考與辨析,才能對自己所得到的“知識”去偽存真、正確領會。
    (取材于梅麟、史志鵬的相關文章)材料三
          為什么會有白頭發(fā)?記憶保存在哪里?時光能倒流么?……說起自己小時候讀過的科普啟蒙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被譽為“共和國明天的一塊科學基石”的《十萬個為什么》。
          1956年,國家發(fā)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們很受鼓舞。經過前期的摸索實踐,1959 年,最終確定要突破條框,從回答各種問題這一創(chuàng)新角度,為青少年編寫一套自然科學類“百科”圖書。大量科學界大師參與編寫的這套經典書籍,成為中國最權威的少兒科普圖書。僅第六版,就有768位優(yōu)秀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參與編寫??梢哉f,有一個“院士天團”在為這部國民級科普書護航。
          2022年,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長的《十萬個為什么》進入61歲??蛇@套國民級科普叢書并不是一位“老爺爺”,不僅歷經6次改版更新,不久前更是緊跟潮流,從書本走向數字化短視頻,讓科學知識變得更有魅力。其實早在2021年11月,出版社便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注冊了“十萬個為什么”官方賬號,邀請一批院士、教授參與制作科普短視頻,他們利用各自所長,將《十萬個為什么》中的問答以實驗、動畫、實景裝置等各種形式展示講解出來,更加通俗生動,便于青少年理解。目前部分視頻已制作完成并上線,播放量超過幾百萬,獲得眾多網友好評。
          曾擔任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海洋分卷主編的汪品先院士表示,《十萬個為什么》里有大量的“富礦”沒有完全開發(fā)出來,這些科普短視頻值得繼續(xù)做下去。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馮杰表示,這些短視頻所具有的全面性、趣味性和互動性使之成為吸引民眾接受知識的有效方式。本次推出視頻版《十萬個為什么》,是希望用短視頻這一科普形式擴大科學知識的影響力,從而推動全社會樹立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風尚。
    (取材于趙語涵、吳翔的相關文章)(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近年來短視頻平臺在科學普及方面發(fā)揮了顯著作用。
    B.科普類短視頻的走紅與人們喜歡追求娛樂密切相關。
    C.做好科普對提升公民素養(yǎng)和打造科技強國都很重要。
    D.實用性強是某些科普視頻受到公眾追捧的原因之一。
    (2)根據材料二的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短視頻化的網絡謠言相比于一般的謠言可能會更具迷惑性。
    B.有些科普短視頻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會誘發(fā)網民恐慌情緒。
    C.“偽科學”短視頻所涉內容領域廣、種類多,需要社會共管。
    D.科普短視頻是一種“知識快餐”,會妨礙系統(tǒng)化的專業(yè)學習。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傳播需要“準易趣”,其中的“易”要求在內容上不能傳播深奧的科學知識。
    B.科普類短視頻在質量上參差不齊,大多數內容本身缺乏科學依據,經不起推敲。
    C.少年兒童出版社1956年從回答問題的創(chuàng)新角度為青少年編寫了《十萬個為什么》。
    D.與紙質科普書籍《十萬個為什么》相比,短視頻版會更新潮,更生動,更有魅力。
    (4)根據材料一、材料二的相關內容,簡要概括怎樣才能保證網民從科普類短視頻中所獲得知識是正確的。
    (5)結合材料一或材料二的內容,說說材料三中《十萬個為什么》科普短視頻獲得網友好評的原因有哪些。

    組卷:28難度:0.1

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17分。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yǎng)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降志屈節(jié),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yī),恣其所措。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yōu)楫愇?,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行,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聞也。觀今之醫(yī),不念思求經旨,以其所知,始終順舊。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取材于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注釋]①越人入虢之診:指《史記.扁鵲傳》中秦越人到虢國去給虢太子診病的典故。②重器:珍貴之寶器,此喻人的身體。③經絡府俞:中醫(yī)術語,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及相關穴位。④明堂闕庭:明堂指鼻子,闕在兩眉之間,庭為顏面及額部。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常之疾 嬰:纏繞
    B.百年之壽命 赍:拿著
    C.以其所知 演:擴展
    D.疾問病 省:反省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毛將安附 ②彭蠡之口有石鐘山
    B.①舉世昏迷,能覺悟 ②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能如也
    C.①雖未能盡愈 ②或取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D.①下此以往,未聞也 ②世言晉王將終也
    (3)下列對文中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
    如果是輕視生命,那些什么榮華權勢便視如浮云了
    B.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如果能探究我書中集錄的內容,(那么對于傷寒病的問題)大多數能弄通解決了
    C.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
    D.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想要辨識不治之癥或判別出可治之癥,實在是很難呀
    (4)根據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重視醫(yī)藥、精習醫(yī)術,不僅可以為他人祛疾解困,還可以保身養(yǎng)生。
    B.世人追求虛榮權勢,不顧及身體健康,遇到病患災禍,才屈尊尋求巫祝祈禱。
    C.作者的族人大多死于傷寒,他編寫的《傷寒雜病論》可以從根源上杜絕疾病。
    D.文章結尾引孔子之言,有激勵自己“多聞博識”,精益求精地鉆研醫(yī)術之意。
    (5)本文是《傷寒雜病論》一書的“序”,請簡要概括說明這篇序文的寫作思路。

    組卷:45引用:4難度:0.6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32分。

  • 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水調歌頭
    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公曰:“此詩固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詩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1】,使就聲律,以遺之云。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2】,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厥啄涸七h,飛絮攪青冥。
          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3】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注釋:【1】隱括:指將其他詩文剪裁改寫為詞的形式。【2】爾汝來去:對話時你來我去,是關系親密的表現。【3】尋:長度單位。
    (1)下列對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昵昵”兩句,描寫了天將亮時青年男女夜燈下親昵地私語的場景。
    B.“忽變”三句,寫琵琶曲調變?yōu)楦甙?,展現了樂音迅疾雄渾的氣勢。
    C.“眾禽里”三句,寫音樂的婉轉錯雜,于眾聲中獨不聞鳳凰的鳴叫。
    D.“推手”兩句,寫彈者奏罷,聽者難以安適,已情到深處而“無淚”。
    (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序中的“歐陽文忠公”指歐陽修,“退之”指韓愈,二人皆為作者所尊崇。
    B.“躋攀寸步千險”兩句,夸張地寫出曲調由艱澀上升到陡然下降的起落變化。
    C.“指間風雨”一語雙關,既寫彈奏情態(tài),更蘊含著對當權者翻云覆雨的慨嘆。
    D.本詞展現了彈者高超的技藝和聽者欣賞的境界,表現出作者深厚的創(chuàng)作功力。
    (3)為了將無形的音樂表現得更真切可感,本詞與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了很多相似的手法,請從中任選一種表現手法,結合兩首作品作一賞析。

    組卷:49難度:0.6
  • 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我們即將告別難忘的高中生活,即將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心中有不舍,日后會思念。未來,相隔兩地的我們會同望一輪明月,希望在追逐月光中將思念寄予對方,這便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
     
    ,
     
    ”表達的動人情感。新的人生之路上,希望大家記住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2)有善始者實繁,
     
    ”的告誡,像《勸學》中“(3)
     
    ,功在不舍”那樣堅持學習,永不懈怠。當我們遇到復雜的現實問題時,不要像《石鐘山記》所反詰的“(4)
     
    ,
     
    ,可乎”那樣,我們要親身實踐,求得真知。相信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機遇,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終會成為各個領域的英杰,就像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感嘆的那樣,“(5)
     
    ,
     
    ”。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五、本大題共6小題,共65分。

  • 11.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
          以色列生物化學家阿龍?切哈諾沃因發(fā)現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于200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小時候,媽媽教導我說,人走入一條河流,可以順水而行,也可以逆水而行,你這輩子如果想成功,就永遠要選擇后者,盡管它可能并不舒服。我能有今天,就是按照媽媽給我畫的‘路線’而行的?!?br />      材料中“可以順水而行,也可以逆水而行”,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聯(lián)系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組卷:35引用:4難度:0.1
  • 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
    《但是還有書籍》是一部人文紀錄片,它從圖書編輯、古籍校對、裝幀設計、二手書收藏等側面,聚焦隱身于書后的那些理想主義者,將他們的經歷化作一個個有情趣、有溫度、有深度的故事。
          其實,在某種情態(tài)下依然會陪伴我們的豈止是書籍啊。請在植物、動物、器物等名物中任選一物(書籍除外),用它將“但是還有_______”填充完整并以此為題,聯(lián)系現實生活,展開聯(lián)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組卷:9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