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廈門一中高考語文模擬試卷(三)
發(fā)布:2024/11/18 3: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歷史研究應(yīng)以客觀事實而非價值觀為基礎(chǔ),這是中西方史學家長久以來共同追求的核心守則,實事才能求是。理解或詮釋,當然是史學研究的魅力所在,但發(fā)現(xiàn)與考訂史實不僅是歷史理解的基礎(chǔ),更是驗證歷史理解以及實現(xiàn)歷史理論更新演進的關(guān)鍵所在。當然不能簡單地認為歷史學的求真能夠完整還原歷史,真實是有限度的;但無論是扎實地歷史還原、還是借助學術(shù)想象力的歷史再現(xiàn)或認識,都必須在客觀的原則下,借由史料的分析來開展。
今日的史學者普遍相信,受可掌握材料和研究者視野的限制,研究者無法簡單地復(fù)原全部歷史——研究者所展示的歷史,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以至于當代中國史學專業(yè)大學生的官方教材里都非常明確地指出“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歷史”和“史家纂寫的歷史”是性質(zhì)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史學家們同料明白,這不僅不可以被理解為史料無用,或者史學研究可以放棄史料,僅依靠想象價值觀或任何預(yù)設(shè)的規(guī)律進行研究;反而是選一步告該歷史學家要更審慎更謙卑地對待史料,更全而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學更合理地利用史料——無論是建構(gòu)新的歷史解說,還是打破舊有陳論,都必須從舊史料新解成新史料發(fā)現(xiàn)出發(fā)。
因此,盡管文史哲都是人文學科,彼此間也確實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但以求真為目的、為標準才使得歷史學既不會是哲學、也不會是文學,反而在精神與方法上更接近科學。史景遷是當代美國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他曾經(jīng)寫過一部研究清初山東農(nóng)村基層婦女生活狀況的名著《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物命運》。盡管這是一部非常前沿且有趣的新文化史、微觀史著作,但由于地方志等史料中缺乏基層婦女的生活材料,史氏一方面使用了《聊齋志異》等純文學材料;另一方面又發(fā)揮文學想象,對王氏這位具體女性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諸多細致的細節(jié)聯(lián)想。顯然,這部作品“不是婦人王氏的‘信史’”,它或可代表一種歷史書寫的方式,但不宜被看成歷史研究的范本。正如周振鶴指出的,兼具科學和人文兩重屬性的歷史學,“往前進一步是哲學,往后退一步是演義(即文學)”。也就是說,如果歷史學不強調(diào)客觀性,不以求真為標準,不堅持歷史解釋、理論或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等都必須建立在以史料考訂、史料分析為基礎(chǔ)的“真實”之上,那么,歷史學在人文領(lǐng)域的學科屬性就會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
求真是史學的標準,先實事再求是是歷史研究的基本規(guī)范與邏輯。從“實”到“識”再到“是”,研究過程的遞進伴隨著主觀性的增強,但客觀性基礎(chǔ)并不能動搖。章學誠認為“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即器以明道”,道不離器,如影不離形,這就是歷史學先求實再求是的過程。歷史學的人性,就是以求真來說理的人性,沒有了求真,就沒有了歷史學的人性,這也就是促使科學、規(guī)范地考訂史料和分析史料成為史學研究工作的核心并獨立于人文學科的關(guān)鍵所在。
(節(jié)選自梁晨、李中清《從求實到求是:數(shù)字史學的價值與追求》,有刪改) 材料二
當前主流的歷史學家已經(jīng)承認通過文獻考訂是無法復(fù)原史實的。如果我們承認無法復(fù)原史實,那么如何判斷我們通過“科學”方法挖掘、考訂更多文獻的研究方式是接近還是遠離了史實?因此,從這一層意義上,所有文獻和考據(jù)方面的努力所能達到的只是讓我們的研究更是有說服力而已,但“具有說服力”并不等于“史實”,如果套用法律術(shù)語,就是這樣的研究能達成的只是證據(jù)真實,而不是事實真實。如果認為歷史學作為學科與眾不同的力量在于“真實”的話,那么這種認知應(yīng)當更正為歷史學的力量在于“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成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由此注定歷史學不可能成為一門通常意義的科學。
但無論是獲得真相,還是“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都屬于歷史學的力量,而不是歷史學的目的。要界定歷史學的目的,最為重要的就是要界定歷史的作用。人類幾乎所有的決定,上至國家層面的政策的制定、決議的形成,小至個人的在早市上選擇購買的蔬菜,從本質(zhì)上都是在對“歷史”的研究(或通俗的說就是“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影響未來“歷史”的決策,即在“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的基礎(chǔ)上形成“歷史認知”,由此來預(yù)測和影響未來。在目前史學界,認為“歷史認知”可以絕對“客觀”以及能做到“客觀”的人應(yīng)該是不多的,我們不得不說任何“歷史認知”都是主觀的,由此通過人類的主觀認知,使得過往的歷史與未來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節(jié)選自成一農(nóng)《拋棄人性的歷史學沒有存在價值》,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發(fā)現(xiàn)與考訂史實不能夠完全還原歷史,但它是歷史理解的基礎(chǔ),是驗證歷史理解以及實現(xiàn)歷史理論更新演進的關(guān)鍵。
B.“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歷史”和“史家纂寫的歷史”性質(zhì)不同是由于研究者所展示的歷史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
C.材料一中史景遷的《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物命運》借助學術(shù)想象力再現(xiàn)歷史,也是扎實地還原歷史的方式。
D.材料二認為,通過“科學”方法挖掘、考訂更多文獻并不一定能讓歷史研究接近事實真實,而只能提供證據(jù)真實。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規(guī)范地考訂史料和分析史料,是歷史學區(qū)別于其他人文學科的重要標志,讓歷史學獨立于人文學科而接近科學。
B.章學城所言“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即器以明道”中的“事”“器”指歷史研究方式,“理”“道”指歷史研究的作用。
C.“歷史學的力量”和“歷史學的目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求真”體現(xiàn)了“歷史學的力量”,“求是”是“歷史學的目的”。
D.從發(fā)現(xiàn)與考訂史實到理解或詮釋史實并形成歷史認知,是歷史研究從“實”到“識”再到“是”的完整過程。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蓋欲為良史者,當慎辨于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也。
B.《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此即為“春秋筆法”。
C.班固評價司馬遷著《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D.若乃事實未明,而徒以褒貶、文采為事,則是既不能成書,而又失為史之意也。
(4)關(guān)于歷史研究,兩則材料觀點同中有異,請簡要概括。
(5)費孝通在《再論文字下鄉(xiāng)》中說:“歷史對于個人并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礎(chǔ)。”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說說歷史的“實用”價值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組卷:21引用:4難度:0.9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憂郁的鞏乃斯河
周濤
草原不管有多么遼闊和健康,它的河流都有一種無法說清的憂愁。
這條河像一支憂郁的古歌,靜靜地在鞏乃斯大草原伏行、扭動。
你每天的任務(wù)就是擺渡過河的車馬行人。岸上有個大絞盤,鐵鏈子一直從河面伸到對岸,河里是一座由兩條船拼起來的平板擺渡。對面一吆喝,噢,有人過河啰。嘩啦啦,你就放鐵鏈子,然后咯吱咯吱地搖,讓船過來。鐵鏈子的聲音和絞盤的聲音像它們渾身的鐵銹一樣陳舊、年代久遠,聽起來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一位缺了門牙的、害有嚴重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的老哈薩克含混不清的話音。
那年月,草原上空空蕩蕩,有時候整整一上午也見不到一個人。你獨坐岸邊倒也清閑,反而想聽聽生銹的鐵鏈和絞盤的聲響。那聲響本來渾濁沉重,但是平穩(wěn)的河水在下面起了什么作用,仿佛洗去了那聲音里的雜質(zhì),露出了它金屬的質(zhì)地,空曠寂靜的河面上,那聲響便顯得好聽起來。
其實你不過是臨時來換工的,擺渡老頭會種瓜,連隊請去幫忙,你就來替這老頭。你喜歡干這件事,沒人約束,悠悠逛逛。好不容易擺渡一趟,過河的人都笑嘻嘻地感謝,似乎是你在干什么好事。那倒也是,你不像個干擺渡的,倒像個大學生。因為你本來就是大學生。你的連隊就在離河不遠的那幾排土房子里,一百多號人,全是大學生——“史無前例”時期的倒霉鬼,男倒霉鬼和女倒霉鬼。
惟獨你忙中偷閑,得了個沒人監(jiān)視的美差,來和這條河做伴。很快,你就發(fā)現(xiàn)這條河韻味無窮,一只白色水貂,銀白的。
它從臨河的一截糟樹窟窿里露出了頭,一對小而圓、圓而黑、黑而亮的小眼睛正望著你,滴里轱轆的,自行車軸里的滾珠一般,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然后定住,直瞪瞪地盯著你,猜你的心思。
你紋絲不動,覺得應(yīng)該變成一棵人形的樹才好。不料,卻打了個噴嚏。
它倏忽一閃,就從窟窿里鉆出來,只一眨眼,就已經(jīng)在一丈開外的原木堆旁,一動不動,盯著望你。你簡直弄不懂它是怎么過去的,又是怎么停住的。
但是,它太美了。
它離你這么近,仿佛是讓你欣賞一下它暴露在空地上的全身,全身的銀白,白得像一只純銀制成的假物。毛色柔和地誘惑著你的手,想摸一下。尾巴很長,身形也細長如黃鼠狼,大小卻像一只老鼠。你想起來了,擺渡老頭說過,水耗子。
耗子?耗子哪有這么精神、漂亮、高貴、優(yōu)美?那種蠕動的黑糊糊的東西,當然也是生命,但實質(zhì)上是對生命的褻瀆,是造物主生產(chǎn)出的大量廢品。而它是精靈,是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大自然的珍品,它不是水耗子,是水貂。它的頭部,首先就不是老鼠那樣的尖嘴賤相,而是有些略像狗頭,銀白的、勇猛而又機敏并且充滿自信的頭。眼睛也完全不像白鼠似的病態(tài)發(fā)紅,而是黑亮有神。體形就更顯得矯捷柔韌,獵豹一樣。
再緩一會兒,擺渡老漢換工就轉(zhuǎn)回來了。你興高采烈地把看見水貂的事兒給他講了,你說:“水貂,銀子一樣的白水貂!”你又恢復(fù)了學生腔調(diào),你一忘乎所以就露出這一套。老漢斜了你一眼:“水耗子么。”你說你想弄一只養(yǎng)起來,可是抓不住。老漢說,可不敢抓,它又不是個耗子,人家是個捕活肉的東西呢。誰敢抓,一口咬斷你的指頭尖尖呢。
他不幫你抓,可是你感到了滿足。因為老漢承認它不是耗子,而且語氣中透出了一些敬佩和珍惜。這和你認為它是精靈實質(zhì)是一樣的。
你感到了異常的充實。
你猛然扭回頭,朝河對岸白楊樹隔著的驛道望過去。一片激烈雜亂的犬吠聲和馬蹄聲正追逐著奔馳過來,在幽暗的黃昏閃動如影,有驚心動魄的戰(zhàn)亂前的預(yù)兆。
你看過去,知道是你的顧客們過來了。真正的顧客,遠古時代就存在的驍勇的顧客,正從遠方的驛道上奔馳過來。
大約有五六匹馬,馱著醉酒的人,被沿途所遇見的全體糾合起來的猛犬狂吠著追咬。醉漢們,已經(jīng)在馬背上前俯后仰,大聲唱歌:并不時猛地探下身去,揮臂鞭打糾纏在馬蹄前后的兇猛大頭狗。一馬鞭掄下去,空中便準定刺過一陣尖利得似乎帶著罵聲的嚎叫,“嗷——”。然后,一片馬蹄聲就變得更雜亂了,醉酒的人們隔河高叫,像一伙樸實的響馬。
你覺得振奮,覺得感動。
你先是嘩啦啦好一陣子,接著就咯吱咯吱。
那五六個騎在馬上的醉酒者立馬船板之上。移動的船體在河面上平穩(wěn)滑動,載著這伙草原上的牧人,如一幅黃昏的油畫,亦如一群坐在你掌心上的待渡者。你故意慢慢搖,你舍不得眼前這一幕很快就消失。你要擺渡他們從彼岸到此岸,中間是一條憂郁的河,河面還算寬闊。
你忽然覺得是這么回事兒,擺渡人們。更多的人,不僅是醉漢。你用的只是兩條破船拼接起來的工具,年代久遠,渾身鐵銹的鐵鏈子和絞盤,但是那聲音正因為久遠而顯得渾厚,正因為陳舊而顯得有味道,它們被憂郁的河水洗煉了之后,會變得清新、單純,變得好聽。
人呵,請注意諦聽!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先寫鐵鏈子和絞盤的聲音像“老哈薩克含混不清的話音”,后又說“好聽起來”,這種變化來自空曠寂靜環(huán)境的襯托。
B.擺渡老漢不僅擺渡,還會種瓜,可見其勤勞能干;從他把水貂叫做水耗子,也不敢去抓,又可看出他身上樸實膽小的一面。
C.描寫牧人們的奔馳有“驚心動魄的戰(zhàn)亂前的預(yù)兆”,說他們“像一伙樸實的響馬”,語帶貶抑,表現(xiàn)出牧人醉酒后的粗野。
D.“你”身為“倒霉鬼”卻未悲傷沉淪,而是感受自然,感悟歷史,進而擔負起“擺渡人們”的責任,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2)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兩次使用擬聲詞“嘩啦啦”“咯吱咯吱”,第一次表現(xiàn)鐵鏈子和絞盤的陳舊;第二次則具有動作意義,表現(xiàn)“你”的興奮激動。
B.文章從外形、毛色、動作等方面對水貂做了詳細的描寫,并將其和耗子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你”敏感細膩的心靈和對白水貂的喜愛。
C.文章描繪了猛犬追咬牧人的場面,其中“尖利得似乎帶著罵聲的嚎叫”運用擬人手法,凸顯大頭狗的兇猛,象征著草原民族的精神。
D.文章結(jié)尾的“人呵,請注意諦聽!”由前文的敘述和描寫轉(zhuǎn)為呼告,且獨立成段,有一種突如其來之感,既耐人尋味,又令人警醒。
(3)如何理解鞏乃斯河的“憂郁”?請根據(jù)文意簡要作答。
(4)本文重點描寫了發(fā)現(xiàn)水貂和擺渡牧人兩個場景,這兩個場景是如何結(jié)構(gòu)在一起的?請簡要分析。組卷:9引用:2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立夏過后,小滿翩翩而至。
“小滿”名稱的由來,①_____?!对铝钇呤蚣狻吩疲骸八脑轮校M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贝藭r,農(nóng)作物小有收獲,北方地區(qū)的小麥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漿飽滿、將熟未熟的“小得盈滿”之際,所以稱之為“小滿”。
小滿,是一時物候。時至小滿,乳熟后期青黃相接的麥穗,籽粒剛剛灌漿飽滿,但只灌了個半飽,還沒有成熟,正羞答答微微低頭,在溫風中翻騰。小滿時節(jié),農(nóng)田管理也十分重要,不僅要防旱,②_____。大旱則插秧困難,大風雨則易使夏收作物泡湯。
小滿,既是一種節(jié)氣,③_____。天道忌盈,卦終未濟,業(yè)不求滿。大滿、太滿,自滿、完滿,都不符合國人的處世哲學?!墩f文解字》將“滿”字釋為“盈滿”“小滿”,有著“滿而不足”“滿而不盈”的含義。猶如繪畫之留白,不經(jīng)意間之小滿,才是為人處世的最好狀態(tài)。麥已小熟,天未大熱,小得圓滿,人生佳境。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了小滿時節(jié)麥穗的狀態(tài),這一表達效果是怎樣取得的?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51引用:1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學者認為,《西游記》里所呈現(xiàn)的孫悟空的成長史,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孫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無拘無束的“自在”,但隨著這種“自在”發(fā)展到極致,他被壓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看似脫離了個人的絕對自由,然而也正是孫悟空收斂心性,走向“成人”——最終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成人”,是成長中的青年人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他們一方面渴望個體擁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隨時要去面對來自社會的種種規(guī)范和約束。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9引用:2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