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蘇教版(2019)必修1《1.1 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2021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1.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有60多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7引用:5難度:0.7
  • 2.水和無機鹽無論在動物還是植物細胞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兩種化合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1引用:7難度:0.7
  • 3.大多數(shù)熊食性復雜,既吃植物也吃部分動物,且大多數(shù)熊有冬眠的習性,但其冬眠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有相當多的部分轉化為脂肪儲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3引用:7難度:0.7
  • 4.下列關于細胞內(nèi)元素與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 5.下列關于細胞中水和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3引用:8難度:0.8
  • 6.生物的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 ?。?/h2>

    組卷:60引用:5難度:0.7

二、解答題

  • 17.關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細胞(干)以及活細胞中的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如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細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細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細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細胞中含量明顯比人細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
     
    元素,這兩種元素在人體細胞干物質(zhì)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
     
    中.
    (2)水在生命活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細胞內(nèi)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細胞代謝作用.
    ①在秋季收獲大豆后,要進行晾曬才能入倉儲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
     
    水.如果大豆細胞內(nèi)水分過多,則會使細胞的
     
    加強.
    ②從上述現(xiàn)象可以推斷,植物細胞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比值變
     
    ,則新陳代謝加強.
    ③浸泡約一周時間,黃豆芽已長得又白又粗,1kg的黃豆能生出5kg的黃豆芽.在這個過程中,黃豆細胞內(nèi)的有機物含量變化是
     
    ,種類變化是
     
    ,其原因是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玉米細胞(干)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人細胞(干)中的元素是氧,發(fā)生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組成玉米細胞的化合物中
     
    成分較多,此類化合物主要作為
     
    (細胞結構)的基本組成成分.
    (4)蛋白質(zhì)和核酸是構成原生質(zhì)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這兩種化合物在元素組成上最明顯的差異是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18.下表中各元素的數(shù)據(jù)代表該元素占原子總量的百分比.請據(jù)表回答問題.
    巖石的
    成分%
    其他成分<0.1
    47287.94.53.5252.52.20.460.220.19
    人體的
    成分%
    其他成分<0.1
    6325.59.51.40.310.220.030.060.050.030.01
    (1)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體內(nèi)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這個事實說明:
     

    (2)生物從非生物環(huán)境中獲得的元素與環(huán)境中的元素的比例相差甚遠.如巖石圈中氫、碳、氮加在一起占總原子數(shù)不到1%,而在生物體中則占74%左右.這個事實說明
     

    (3)從此表看,人體成分中沒有鐵的含量,是否人體不含鐵?
     
    .為什么?
     

    (4)人體內(nèi)的鎂可以從蔬菜中的什么器官獲得?
     
    .為什么?
     

    組卷:57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