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三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18 19:0:2

一、單項選擇。(本題2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0分)

  • 1.下列選項中,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量筒是常用的測量體積的工具。要量取15毫升的水,最適合的儀器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測量雞蛋的質(zhì)量常用的工具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4.在測量水溫時,溫度計插入水中后何時讀取數(shù)據(jù),有三種不同的意見,你認為正確的是( ?。?/h2>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 5.制作水鐘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h2>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6.像石油、木頭、棉花這樣直接來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 ?。?/h2>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7.電源插座和開關外殼都是用塑料做成的,是利用了塑料材料的(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二、綜合運用。(本題2個小題,共計37分)

  • 菁優(yōu)網(wǎng)21.設計實驗,比較鹽、糖在100毫升水中誰溶解的多。
    我的猜想:在100毫升水中
     
    溶解的多。
    實驗設計:
    ①分別稱取
     
    量的鹽和糖若干份(選填“相同”或“不同”);
    ②向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
     
    毫升的水;
    ③分別向兩個燒杯中各加入1份3克的鹽和1份3克的糖,并輕輕攪拌,至
     
    后再加入第2份,第3份……(選填“完全溶解”或“不完全溶解”);
    ④當鹽和糖無法再
     
    時,停止加鹽和糖;
    ⑤記錄鹽和糖溶解的
     
    ,比較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
    實驗現(xiàn)象:通過記錄發(fā)現(xiàn),糖溶解的份數(shù)比鹽溶解的份數(shù)多。
    ⑥實驗結(jié)論:通過以上實驗發(fā)現(xiàn),在100毫升水
     
    。
    A.鹽溶解的多
    B.糖溶解的多
    C.鹽和糖溶解的一樣多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菁優(yōu)網(wǎng)22.小明家里有個家庭實驗室,他經(jīng)常在自己家的實驗室里做各種研究。
    小明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是否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做法如下:
    在燒瓶中裝入紅色的水,把燒瓶浸入熱水中,觀察細玻璃管中液柱的變化。
    (1)在燒瓶口接一根細玻璃管的作用是
     
    。
    A.只有玻璃管內(nèi)的水才會熱脹冷縮
    B.玻璃管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較小
    C.能更明顯地看到水的體積變化
    (2)燒瓶內(nèi)裝紅水的作用是
     
    。
    A.紅水比清水更容易膨脹
    B.紅水看起來更清楚
    C.紅水不容易漏出
    (3)如果水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預計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紅水在細玻璃管中上升
    B.紅水在細玻璃管中下降
    C.不確定
    (4)把這個裝置浸入兩個不同溫度的水中,發(fā)現(xiàn)液柱的高低是不同的,下列水的溫度高的是
     
    。
    A.液柱高的水的溫度高
    B.液柱低的水的溫度高
    C.無法判斷
    (5)小明在空燒瓶口裝一個帶膠塞的彎玻璃管,在玻璃管中有一小段紅墨水,將該裝置放入熱水中,管中的紅墨水
     
    。
    A.離瓶口越來越近
    B.離瓶口越來越遠
    C.不動
    (6)小明一時想不起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了,你認為
     
    。
    A.空氣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B.紅墨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C.無法判斷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