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西藏林芝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11 11: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1分)
-
1.閱讀下列文字,完成各題。
歲時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蘊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節(jié)日體系,春節(jié)、除夕、端午、中秋、重陽……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活動來寄托自己在歲時中的希望和情懷,于是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節(jié)日飲食風俗。
②中國人對春天有著深厚的感情,春季的節(jié)日也格外多,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等,人們對春天的希望,對人生的暢想全在這些歲令對節(jié)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③春節(jié)是農(nóng)歷的大年初一,是中國—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節(jié)氣中大年初一這一天也稱元日,也就是過年,北方人郝會包餃子以賀春節(jié),餃子內(nèi)還要包上一些錢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會有格外好的運氣。南方人則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興、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節(jié)之時,親朋好友還要互相拜年,吃年節(jié)酒。這個習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時,長安城內(nèi)“每至元日以后,遂飲酒相邀迎,號‘傳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時還會喝屠蘇酒、柏味酒、椒華酒以賀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除了看花燈、猜謎語等節(jié)日法動外,吃湯圓是萬萬不能少的。湯圓在北方多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相傳湯圓始于春秋時期,宋代時已經(jīng)稱其為“圓子”“團子”,取“團團圓圓”之意。相傳甚廣的民謠《賣湯圓》,吃了湯圓好團圓,這對中國人來說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也是中國民間比較重大的節(jié)日,千百年來,人們?yōu)榧o念屈原而獨創(chuàng)了端午節(jié)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稱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節(jié)和重陽節(jié)為人們在金秋時節(jié)平添了幾分愉悅。八月十五中秋佳節(jié),是團圓之節(jié)。賞月、吃月餅、飲桂花酒都是這個節(jié)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又稱“敬老節(jié)“或“老人節(jié)”。重陽時節(jié),秋菊盛開,相聚、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人們在辟邪祈福中享受著生活的無限歡娛。
⑦冬天的節(jié)日中以冬至、臘八和除夕最為重要。大年三十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舉宴,謂之合家吹、團年飯。從古代起,人們就極為重視除夕之夜?!肚寮武洝芳丛啤俺辜彝ヅe宴,長幼成集,多作吉利語,各年夜飯,俗呼合家歡?!蹦戏饺藢⑦@晚的團年飯稱為“年夜飯”“宿年飯”“合歡宴”等,住肴美供應有盡有:北方必吃餃子,“年年餃子年年高”??傊κ乘资呛霞覉F圓、慶豐收、賀歲迎新的象征。
(選自《中華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動)
(1)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節(jié)日飲食風俗”的?請結合內(nèi)容具體說明。
(2)根據(jù)第③④段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填表。節(jié)日飲食風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懷 農(nóng)歷大年初一,北方人餃子里包一些錢物。 ① ② 團團圓圓、吉祥美好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興、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辟邪祈福之意。
B.從元日至元宵之間的這段日子被稱為春節(jié)。
C.冬天的節(jié)日中以冬至、臘八、除夕和重陽最為重要。
D.古人從除夕之夜開始,就相邀飲酒,被稱為“傳坐酒”。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各題。
自尊 ①說到自尊,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這自然是不錯的。但是,最近看到幾位大師逸聞,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別人中實現(xiàn)的。
②錢學森家里的炊事員曾經(jīng)說,錢老每次下樓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錢老兒子錢永剛聽了炊事員的話后,也學了父親的樣子,每逢去餐廳吃飯,都穿戴整齊,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嶺南大學居住的兩層樓房的一樓給學生上課。當時選修他課程的不過五六人,陳先生絕不因選課學生多少影響他的講課。夏天,他身著便裝與助手一起在樓下工作,每當學生到家里聽課,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緩步上樓改換夏布長衫,然后才下來上課。看著老師摸索著下樓的身姿,學生們感動不已,為師的高大,在他們心中已然聳立。
④當前,在社會中,一些人關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們目中無人,裝模作樣,虛偽失真,故作姿態(tài),這種看似自我尊重的過分表達,表現(xiàn)出的卻正是不尊重別人的自我膨脹,是沒有自信的無意識流露。
⑤與這些人相反,有些大師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踐踏的時候,還仍然具有表達尊重別人的強烈愿望。他們被剝奪了所有表達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現(xiàn)的,就是穿戴整齊地向這個世界告別。傅雷先生在“文革”時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貼上封條,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凈衣服,夫婦兩人穿了整潔的衣服上吊自盡了。整潔的衣著成了他們表達對這個世界和對周圍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見,在生活中,你保持著對人的謙恭,人們便在你的謙恭中讀出涵養(yǎng)和文明,心中會由衷地尊敬著你。
(選自《錢江晚報》有刪改)(1)下列關于本文主要觀點的說法,最準確的一項是
A.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
B.自尊是在尊重別人中實現(xiàn)的。
C.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D.生活中需要保持著對人的謙恭。
(2)下列各項,不屬于本文所使用的論證方法的一項是
A.舉例論證
B.道理論證
C.比喻論證
D.對比論證
(3)第⑤段中,“遭受欺凌和侮辱”時,態(tài)度正確的一項是
A.自我尊重
B.尊重別人
C.自我膨脹
D.有力反擊
(4)關于本文主體論證部分的結構方式,正確的一項是
A.遞進式
B.并列式
C.總分式
D.分總式組卷:4引用:4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24分)(一)文言文閱讀Ⅰ(本題共小4題,15分)
-
3.閱讀司馬遷《鴻門宴》片段,完成各題。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出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怎,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ィ淋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1)下列句子中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范增說項羽曰。 說:勸說。 B.距關,毋內(nèi)諸侯 內(nèi):接納 C.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觸、沾染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謝:感謝 ①三子者出,曾皙后。 ②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③沛公軍霸上。 ④鄰之厚,君之薄也。 ⑤君安于項伯有故。 ⑥素善留侯張良。 ⑦不念居安思危。
B.①③/②⑤⑦/④⑥
C.①③/②④⑤⑦/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
(3)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得到劉邦部將曹無傷的密報“沛公欲王關中”不禁勃然大怒,立即決定“饗士卒”“擊破沛公軍”??梢婍椨鹕钪\遠慮,運籌帷幄。
B.張良得知項羽要攻打沛公,認為劉邦有難時自己“亡去不義”,于是把這緊急情況告訴了劉邦。可以看出張良忠心為主。
C.劉邦在危急時刻,采納張良的建議,熱情款待項伯,“約為婚姻”,借項伯的嘴向項羽稱自己“日夜望將軍至”。可以看出劉邦善于應變。
D.項伯私見張良,密告軍情,還把劉邦的話轉(zhuǎn)述給項羽,竭力為劉
邦說情。可以看出項伯徇私情泄露機密,保護劉邦。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項伯殺人,臣活之。
②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組卷:2引用:2難度:0.6
-
9.請給下面短文擬寫一個標題。(12字以內(nèi))
事實上,“一帶一路”推動的不僅僅是經(jīng)濟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礎建設,是連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帶”與“路”。它以文明對話為引領,強調(diào)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對話與交流融合,其路徑很清晰:基礎設施建設先行,貿(mào)易發(fā)展緊隨,伴著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漸實現(xiàn)沿線國家民眾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最終達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組卷:28引用:16難度:0.7
四、寫作。(40分)
-
10.根據(jù)要求寫作文。
有讀者問莫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艱難時刻該怎么辦?”,2022年5月4日,莫言拍攝視頻《不被大風吹到》回答了這個問題,文中提到一個人:爺爺。幼時,我和爺爺去荒草墊子里割草,一場龍卷風向我們襲來,我被刮倒在地,車上的草被刮揚到天上去。“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币粋€剛毅的、堅強的東北鄉(xiāng)漢?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如此一位?者,?對?然對生命摧殘的態(tài)度,令?震撼。龍卷風后,只剩下一棵茅草,它是否具有一種象征意味?草,也許是爺爺不屈的象征,不屈服于?然,不屈服于命運的抗爭精神。
請以“給予我精神以力量的人”為題,寫一篇作文。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給予我精神以力量的人意思是讓我的精神充滿力量的人)組卷:3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