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金蘭教育合作組織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7 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①小說由敘述和聚焦兩部分組成。敘述與聚焦,是兩種不同的敘事方式。敘述是“講”,聚焦是“看”。敘述出自敘述者,聚焦或者出自敘述者,或者出自小說中的人物。敘述與聚焦,既相矛盾又相依存,當然主要是依存關(guān)系。
          ②《在鄉(xiāng)下》是美國作家梅森的代表作:他們現(xiàn)在住在一家“假日酒店”里,就在高速公路對面。他們離華盛頓只有一百英里,A這里的山脈長而藍,像畫一樣。薩曼莎把婆婆和艾米特留在電視機跟前,B她自己坐在游泳池旁邊,觀看車流——一條無止盡的河:度假的家庭、打探市場的推銷員,流浪的怪人,拉著貨物的卡車。C她身處其間,位于這巨大的能量的正中心——柴油卡車的噪雜聲浪之中。
          ③上面引文由兩部分組成。薩曼莎的聚焦和敘述者的敘述,二者相互依存,既簡潔又順暢。
          ④然而,這僅是敘述與人物聚焦的一般關(guān)系,來自人物的聚焦不僅可以提供呈現(xiàn)式場景,而且可以作為故事的節(jié)點推進故事的萌蘗與發(fā)展。
          ⑤例如《紅樓夢》第三回描寫林黛玉進榮國府的情節(jié)。由于是第一次踏進榮國府,黛玉自然小心翼翼,少用嘴巴多用眼睛與耳朵,從到榮國府始,至曉間歇息止,“見”字用了九處,“聽”字用了三次,在黛玉的聚焦中出現(xiàn)了大量人物,每一次聚焦都將故事向前推進,而每一次人物的出場,都為后面故事的發(fā)展提供一種可能。最后是寶玉出場,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撞擊出驚詫的火花與喜劇般的瑩瑩淚光。
          ⑥當然,我們也可以有另一種推斷,這些人物聚焦是否是敘述者的一種姿態(tài)呢?
          ⑦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以黛玉為例,《紅樓夢》第三回,黛玉初次見到鳳姐時的情景: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姊妹不同,彩繡輝煌,憂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wù)桃\,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⑧根據(jù)《紅樓夢》內(nèi)部編年,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只有六歲,尚處于兒童時代,一個六歲的兒童怎么會辨認那么繁縟的服飾與質(zhì)地呢?黛玉的所見,她的聚焦發(fā)生了偏離。作為聚焦者,黛玉是準確的,但聚焦對象是不準確的——不可能出于六歲兒童,這就使人懷疑黛玉的背后站著另外的聚焦者,這個背后的聚焦者當然也是敘述者。
          ⑨這就觸及到敘述者與聚焦者的根本區(qū)別。在前者是講,將后者的聚焦用話語傳達出來,這樣,總是聚焦在前而敘述在后,講的人永遠落后于看的人,因為講的人在后,必然可以對聚焦者的感知進行總結(jié)與解析,這種解析可以是簡捷的,也可以是繁復的,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既可以高于聚焦者,也可以低于聚焦者,十分繁縟復雜。為了制造現(xiàn)場感,敘述者有時要對當時的聚焦者保持模擬的姿態(tài)。比如,成年人講述未成年人所看到的東西,大人是敘述者,兒童是聚焦者。這類敘述與聚焦的矛盾幾乎存在于一切虛構(gòu)性敘事作品之中。而且有時候,藝術(shù)水準越是高超的作品,二者之間的矛盾越是凸顯。
          ⑩這其中的原因,從根本上看,依然是敘述者與聚焦者,講與看的矛盾,聚焦在先,敘述在后,這一現(xiàn)象,可以稱為“滯后敘述”。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不少作者采取模擬策略,這個策略多見于兒童文學的作品之中。然而,對絕大多數(shù)的敘事作品而言,這個矛盾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人物聚焦,歸根結(jié)底是一種敘述策略,而且往往由于滯后敘述,反而使文中的人物更加鮮明生動,文本的世界更加豐饒多姿。
          ?在作者的筆端,敘述者是作者在文本中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人物,而文本中的其他人物不過是敘述者的衍生物,通過敘述者的講述而依次出現(xiàn),這就是說,人物聚焦的實質(zhì)依然是敘述者的聚焦。沒有敘述者,哪里會有聚焦者?
    (選自王彬《從文本到敘事》,有刪改)      材料二:
          ①劉姥姥只聽見咯當咯當?shù)捻懧暎笥兴坪醮蚧j柜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秤砣般一物,卻不住的亂晃。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么愛物兒?有甚用呢?”正呆時,只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方欲問時,只見小丫頭子們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
          ②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雕漆痰盒。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內(nèi)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nèi)的灰。
    (選自《紅樓夢》)(1)材料一第⑤⑦節(jié)都以《紅樓夢》第三回為例,對其作用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⑤節(jié)以此證明人物聚焦不僅可以推進故事的發(fā)展,而且可為作品行文埋下更多伏筆。
    B.第⑤節(jié)承接上文,結(jié)合林黛玉進賈府的情節(jié),具體地闡釋了人物聚焦的作用。
    C.第⑦節(jié)又以黛玉進賈府的情節(jié)為例,可更好地揭示人物聚焦與敘述者的關(guān)系。
    D.兩處例證前呼后應(yīng),把讀者的思考進一步引向深入,并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
    (2)依據(jù)材料一能夠做出推斷的一項是
     

    A.“聚焦”是“看”,但除了視覺,還包含著其它感知與思索。
    B.只有采用“滯后敘述”策略,才能造就更加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
    C.為了避免敘述與聚焦的矛盾,可以只有聚焦者,沒有敘述者。
    D.人物的聚焦其實質(zhì)也是敘述者的聚焦,因而也是作者的聚焦。
    (3)根據(jù)材料一第⑨節(jié),下列小說片段中屬于敘述者高于聚焦者的一項是
     

    A.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門前安排菜蔬下飯,只見一個人閃將進來,酒店里坐下,隨后又一人閃入來。看時,前面那個人是軍官打扮,后面這個走卒模樣,跟著也來坐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B.老人看著它張開了嘴,看著它那怪異的眼睛,看著它牙齒發(fā)出咔嚓一聲,朝著魚尾巴的肉咬過去。(《老人與海》)
    C.我不禁對這通訊員發(fā)生了興趣。剛才在團部我沒注意看他,現(xiàn)在從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個子。(《百合花》)
    D.香雪不言不語地點著頭……但她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別的?!捌?!”她指著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學生書包。(《哦,香雪》)
    (4)材料一第②節(jié)三處畫線句屬于不同的敘事方式,請辨明并將序號填入對應(yīng)的空格處薩曼莎的聚焦:敘述者的敘述:
    (5)運用材料一第⑩段畫線句的觀點,從敘述策略角度分析材料二的精彩之處。

    組卷:5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土地
    余華
          ①我覺得土地是一個充實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個祖父,是我們的老爺子。這個歷盡滄桑的老人懂得真正的沉默,任何驚喜和憂傷都不會打動他。他知道一切,可是他什么都不說,只是看著,看著日出和日落,看著四季的轉(zhuǎn)換,看著我們的出生和死去。我們之間的相愛和勾心斗角,對他來說都是一回事。
          ②大約是在四五歲的時候,我離開了杭州,跟隨父母來到一個名叫海鹽的小縣城。我們在一條弄堂的底端一住就是十多年,縣城弄堂的末尾實際上就是農(nóng)村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在那塊有著很多池塘、春天開放著油菜花、夏天里滿是蛙聲的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經(jīng)讓我想不起來的壞事,偶爾也做過一些好事。
          ③回憶使我看到了過去的炊煙,從農(nóng)舍的屋頂出發(fā),緩慢地匯入到傍晚寧靜的霞光里。田野在細雨中的影像最為感人,那時候它不再空曠,彌漫開來的霧氣不知為何讓人十分溫暖。我特別喜歡聽黃昏收工時農(nóng)民的吆喝,幾頭被迫離開池塘的水牛,走上了狹窄的田埂。還有來自蔬菜地的淡淡的糞味,這南方農(nóng)村潮濕的氣息,對我來說就是土地的清香。
          ④這就是土地給予我一個孩子的最初的禮物。它向我敞開胸膛,讓我在上面游蕩時感到踏實,感到它時刻都在支撐著我。
          ⑤我童年伙伴里有許多農(nóng)村孩子,他們最突出的形象是挎著割草籃子在田野里奔跑,而我那時候是房屋的囚徒。父母去上班以后,就把我和哥哥反鎖在屋里,我們只能羨慕地趴在樓上的窗口,眺望那些在土地上施展自由的孩子。他們時常跑到樓下來和我們對話,他們最關(guān)心的是在樓上究竟能望多遠,我哥哥那時已經(jīng)懂得如何炫耀自己了,他告訴他們能望到大海。那些樓下的孩子個個目瞪口呆,謊言使我哥哥體會到了自己的優(yōu)越。然而當他們離去時,他們黝黑的身體在夏天的陽光里搖搖晃晃,嫉妒就籠罩了哥哥和我。那些農(nóng)村孩子赤裸的腳和土地是那么和諧。
          ⑥后來我到了上學的年齡,就開始有機會和他們一起玩耍了。那時候的農(nóng)民都沒有鎖門的習慣,他們的孩子成為我的朋友以后,我就可以大模大樣地在他們的屋子里走進走出,屋中有沒有人對我來說無所謂。我可以隨便揭開他們的鍋蓋,看看里面有沒有年糕之類的食物,或者在某個角落拿一個西紅柿什么的。當然更多的時候我是挎著一個割草籃子,追隨著他們。他們中間有一個年齡稍大的,好像比我哥哥大一歲,他叫什么名字我已經(jīng)忘了,只記得他很會吹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說他父母結(jié)婚時,他吃了滿滿一籃子糖果。當時我們幾個年齡小的,都被他騙得瞠目結(jié)舌。后來是幾個年齡大的孩子揭穿了他,向他指出那時候他還沒有出生呢,他只是“嘿嘿”一笑,一點都不慚愧。
          ⑦那個愛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親一拳打死的。當時他正靠墻站著,他父親一拳打在他的脖子上,打斷了頸動脈,當場就死了。他家弟兄姐妹有六個,他排行第四。所以他死后,他的家人也不是十分悲傷,他們更多的是感嘆他父親的倒霉,他父親為此蹲了兩年的監(jiān)獄。他被潦草地埋在一個池塘旁,墳堆不高,從我家樓上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很長時間里,他都作為嚇唬人的工具被我們這些孩子利用。我哥哥常常在睡覺時悄聲告訴我,說他的眼睛正掛在我家黑暗的窗戶上,嚇得我用被子蒙住頭不敢出氣。有時候在晚上,我會鼓起勇氣偷偷看一眼他的墳堆,我覺得他的墳還不是最可怕的,嚇人的是墳旁一棵榆樹,樹梢在月光里鋒利地抖動,這才是真正的可怕。幾年以后,他的墳消失了,他被土地完全吸收以后,我們也就完全忘記了他。
          ⑧當時住在弄堂里的城鎮(zhèn)孩子,常和這些農(nóng)村的孩子發(fā)生爭吵。我們當時小小的年齡就已經(jīng)明白了自己是城里人,還是鄉(xiāng)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優(yōu)越,為什么自卑。弄堂里的孩子和農(nóng)村的孩子集體斗毆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有一次我站到了農(nóng)村孩子一邊,我哥哥就叫我叛徒。我和那些農(nóng)村孩子經(jīng)常躲在稻浪里密謀,襲擊自己哥哥的方案是最讓我苦惱的。我之所以投奔他們,背叛自己弄堂里的同類,是因為他們重視我,我小小的自尊心會得到很大的滿足。如果我站到弄堂里的孩子一邊,年齡的劣勢只能讓我做一個小走卒。
          ⑨我的行為給我?guī)砹艘粋€凄涼的夜晚。當時弄堂里為首的一個大孩子叫劉繼生,他能吹出迷人的笛聲,他經(jīng)常坐在窗口吹出賣梨膏糖的聲音,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上當后拼命奔跑過去,看到的是他坐在窗前哈哈大笑。他十八歲那年得黃疸肝炎死去了。他家院子里種著葡萄,那一年夏天的晚上,弄堂里的很多孩子都坐在葡萄架下,他母親給他們每人一串葡萄,我哥哥也坐在那里。我因為背叛了他們,便被拒絕在門外。我一個人坐在外面的泥地上,聽著他們在里面說話和吃葡萄,我的那些農(nóng)村盟友不知都跑到哪兒去了,我孤單一人,在月光下獨自凄涼。
          ⑩我八歲的時候,曾經(jīng)有過一次冒險的遠足。一個比我大幾歲的農(nóng)村孩子,動身去看他剛剛死去的外祖父。他可能是覺得路上一個人太孤單,所以就叫上在夏天中午里閑逛的我。他騙我只有很近的路,馬上就能回來,我就跟著他去了。我們在烈日下走了足足有三個小時,這個家伙一路上反復說:就在前面拐彎那地方。可是每次拐了彎以后他仍然這么說,把我累得筋疲力盡,最后到那地方時恰恰不用拐彎了。他一到那地方就不管我了,我問他什么時候回去,他說是明天。這使我非常緊張,我迅速聯(lián)想到父母對我的懲罰。我纏著他,硬要他立刻帶我回去,他干脆就不理我。于是在一個我完全陌生的老人下葬時,我嚎啕大哭,哭得比誰都要傷心。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葬禮。那個死去的老人的臉上被一種劣質(zhì)的顏料涂抹后,顯得十分古怪。他沒有躺在棺材里,而是被一根繩子固定在兩根竹竿上,面向耀眼的天空,去的地方則是土地。人們把他放在一個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蓋上了泥土。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親的放大鏡,挖個坑放進去蓋上泥土一樣。
          ?土地可以接受各種不同的東西,在那個夏日里,這個老人生前無論是作惡多端,還是廣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樣沉默地迎接了他。
    1992年3月12日(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在這片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經(jīng)讓我想不起來的壞事,偶爾也做過一些好事”,作者由此展開下文的回憶,告訴我們土地見證的是人世天真、溫情的一面。
    B.“樓上的窗口”是“我”觀察鄉(xiāng)村的取景框,“樓上”一詞顯示的是“我”與鄉(xiāng)村的距離,讓我們感受到小余華內(nèi)心隱隱的失落與羨慕之情。
    C.文章多次寫到了“騙”:哥哥炫耀窗口的風景,愛吹牛孩子的可笑謊言,哥哥用來嚇唬“我”的欺騙,因為被騙不得不進行的“冒險的遠足”。“騙”與“被騙”都讓我們看到孩子的天真與趣味。
    D.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以哲理性的語言啟示我們,應(yīng)該像土地一樣,坦然接納萬物的生死盛衰。
    (2)下列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簡潔而凝練的方式開篇,引出寫作對象“土地”,并把土地比作祖父,寫出了土地包容寬厚的特點。
    B.文章第三段選取“炊煙”“田野”“水牛”等典型的景物,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多角度描寫鄉(xiāng)村黃昏時的景象,渲染回憶中南方農(nóng)村的安寧氛圍。
    C.文章第七段描述了“我”偷偷看墳堆的情形,“樹梢在月光里鋒利地抖動”這句中“鋒利”一詞準確而獨特,寫出了八歲的“我”初次接觸死亡時恐懼的感受。
    D.全文以平實的語言敘述了自己與土地相關(guān)的童年往事,局部又有細膩的表達,“土地的清香”傳達了我獨特的主觀感受。
    (3)文章第?段以孩童的視角呈現(xiàn)第一次看到葬禮時的場景,請賞析這種敘述視角的作用。
    (4)文章三次寫到死亡,請?zhí)骄科渥饔谩?/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要請客首先要考慮的是請什么人。主客當然早已內(nèi)定,陪客的甄選大費酌量。眼睛生在眉毛上邊的宦場中人,吃不飽餓不死的教書匠,小頭銳面的浮華少年……若是聚在一個桌上吃飯,便有些像是雞兔同籠,非常勉強。把素未謀面的人拘在一起,要他們有說有笑,同時食物都能順利的從咽門下去,也未免       。主人從中調(diào)處,殷勤了這一位,怠慢了那一位,想找一些大家都有興趣的話題亦非易事。所以客人需要分類,不能       ??偷臄?shù)目視設(shè)備而定,若是能把所有該請的客人一網(wǎng)打盡,自然是經(jīng)濟算盤,但是算盤亦不可打得太精。再大的圓桌面也不過能坐十三四個體態(tài)中型的人。說來奇怪,客人單身者少,大概都有寶眷,一請就是一對,一桌只好當半桌用。
          宴客的吉日近了,主婦忙著上菜市,挑挑撿撿,撿撿挑挑,又要物美又要價廉,裝滿兩個籃子,半途休息好幾次才能氣喘汗流的回到家。泡的,洗的,剝的,切的,鬧哄一兩天,然后丑媳婦怕見公婆也不行,吉日到了??腿嗽缫颜酆喯嘌y道還會不肯枉駕?不,守時不是我們的傳統(tǒng)。準時到達,豈不像是餓鬼?要讓主人干著急,等他一催請再催請,然后徐徐命駕,       ,這才像是大家風范。當然朋友也有特別性急而提早蒞臨的,那也使得主人措手不及慌成一團??腿说男愿癫灰粯樱腥诉M門就選一個比較最好的座位,兩腳高架案上,真是賓至如歸;也有人寒暄兩句就一頭扎進廚房,聲稱要給主婦幫忙,系著圍裙伸著兩手的主婦連忙謙謝不迭。等到客人到齊,無不饑腸轆轆。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挑挑撿撿,又要物美價廉”,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3)節(jié)選部分運用多種手法以取得語言的幽默效果,請從文中舉出二例,并簡要分析。

    組卷:6引用: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人是在他人的目光中生活的,人無法認識自己,只能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人必須與他人共同生活,因此人一生都是在他人的評價中生活的。
    ——薩特      材料二:每一個人首先是,并且實際上確實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里的,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
    ——叔本華      以上材料富含人生哲理,步入高二的你,對此有何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