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東辰高級中學高三(下)月考語文試卷(2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司馬遷是一個史官,對于那樣一個泱泱大國,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記錄。和同時代的許多官員相比,他可以改變的東西相當有限,而其性格更決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勢。客觀地講,后人紀念司馬遷,既是 對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許多同情,這讓司馬遷成為了歷史上一個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戰(zhàn)死沙場,而是淹沒在一個所謂“盛世”的大漢。
司馬遷的愛憎分明是大部分人愛他的主要理由,但這四個字卻遠遠不能概括司馬遷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夠和他的《史記》一起被載入史冊,不僅因為他有一顆心懷天下的赤誠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個史官和一個人的境界--真。這種真概括起來就是一種“實錄精神”,這種精神源于他父親臨終前的囑咐,也一直延續(xù)到司馬遷生命的終點。
為了得到歷史最真實的素材,司馬遷必須以最近的距離去觸摸每一個歷史人物,我們今天才得以將《史記》奉為歷史真實公正的范本。從技術(shù)上講,司馬遷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沒有碳-14定位儀,沒有多少人的協(xié)助,也沒有今天史學家們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他能做的只是樸實的記錄。
面對現(xiàn)實,記錄現(xiàn)實,秉筆直書,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場將領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馬遷的《史記》真實的呈現(xiàn)告訴我們,王侯將相、布衣百姓只不過是歷史中的一個又一個等質(zhì)量的元素,這種不虛美不隱惡的記錄方式,對于司馬遷來說既是一位史官的職責,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比了解到真相更難的是把真相說出來,而錢與權(quán)正是說出真相最大的阻礙。幸運的是,歷史人物不會因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馬遷算賬,但他所經(jīng)歷著的一切錢與權(quán)的現(xiàn)實壓力,卻也著實考驗著他作為一個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實錄精神的存在需要社會的寬容,也需要實錄者的勇氣,而一個寬容的社會也注定會增加實錄者的勇氣。記錄現(xiàn)實比記錄歷史更需要勇氣,因為現(xiàn)實中的丑陋者從來害怕讓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記錄也遠遠不止于美丑之辯!不要說記錄者代表正義,但起碼應該代表事實--這是記錄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現(xiàn)真實是一個技術(shù)活,但更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
中國的歷史從來不缺創(chuàng)造者,他們在歷史的巨鐘上猛敲,要讓后人也能聽到余音。歷史讓我們記住了他們,可誰又讓我們記住歷史?司馬遷正是用他這種呈現(xiàn)真實的執(zhí)著,讓后人記住了歷史,也記住了這本巨制背后的那個曾受腐刑的司馬遷。
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談道:“我們國家一直有三個大祭’,一是祭黃陵,屬于國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屬于文之祭祀,是對文脈的一種追蹤;還有一個就是祭司馬遷,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對一種偉大人格的緬懷。”
中華民族是一個缺乏悲劇感的民族,喜歡大大團圓、喜歡盛世、喜歡輝煌、喜歡紀念成功人物,司馬遷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的意義,我們應該負重,要有悲劇感,心存憂患意識。所有這些司馬精神,為我們今后悼念司馬遷,敬仰我們的民族精神,建樹我們的文化靈魂,提出了非常久遠的任務。
(選自《司馬遷實錄精神》,有增刪)(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司馬遷只是一個史官,所以在所謂“盛世”大漢中,與同時代的許多官員相比,司馬遷在政治上能夠改變國家社會的力量更小。
B.在人才輩出的漢朝,司馬遷也許不是一個成功人物,但他心懷憂患,直面歷史,秉筆直書的精神,正是我們的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
C.在歷史長河中,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布衣百姓,他們一個個都是等質(zhì)量的元素,處于平等的地位,司馬遷對他們都進行了真實的呈現(xiàn)。
D.司馬遷運用實錄精神寫《史記》的目的在于,既讓后人記住真實的歷史,能以史為鑒,也讓人們記住真實的自己。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先對司馬遷的人生做了一個整體評價,然后引出了本文的觀點,即司馬遷記史的實錄精神。
B.本文在論述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后,借古鑒今,給我們當代社會敲響了警鐘,提出了號召。
C.本文從不同角度,層層深入論述中心主旨,并采用了多種論證方法進行分析闡述,如舉例論證、引證、比較論證等。
D.全文在論證司馬遷的實錄精神時,先從司馬遷實踐求真的角度展開論述,再闡述了司馬遷記史面臨的多重壓力及應具備的勇敢無畏的精神。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歷史要得到真實記錄,那么這個史官必須能夠具有一種勇敢無畏的精神,能夠拒絕金錢的誘惑,能夠不畏強權(quán)。
B.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應該經(jīng)受了來自朝廷高層對他的種種非難,但作為一名史官,秉筆直書是他胸中的最大心愿。
C.呈現(xiàn)真實不只是簡單的技術(shù)活,更是對一種精神和理念的執(zhí)著,我們要傳承司馬遷的愛憎分明、秉筆直書、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
D.我們祭奠緬懷司馬遷,既是對司馬遷寫下歷史巨著《史記》表達崇敬之情,也是對他這種實錄精神進行謳歌與贊美。組卷:53引用:9難度:0.7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當前全球范圍內(nèi)的地下水問題已十分突出,但事實上大部分國家仍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聯(lián)合國2022年度《世界水發(fā)展報告》的主題為“地下水:變不可見為可見”。正是由于地下水的“不可見”,在不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時,也造成了“不可見”的后果,包括看不見的地下水超采,看不見的地下水污染,看不見的地雨沉降,看不見的海水入侵,看不見的與地下水有關(guā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地下水的“不可見”也變相阻礙了人們對問題的重視,由于地下水缺乏直觀性,除了專業(yè)研究人員,社會公眾一般對這些問題之缺乏概念或了解不多,相比“可見”的地表水、自然也就降低了對地下水問題的關(guān)注程度。然而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地質(zhì)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因素,地下水及環(huán)境關(guān)系到每一個人,需要讓其“可見”起來。
(摘編自陸垂裕,何鑫,唐克旺《全球地下水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材料二:
我國第一部地下水管理的專門性行政法規(guī)——《地下水管理條例》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稐l例》的實施,為我國地下水監(jiān)管和執(zhí)法工作提供了規(guī)范化依據(jù),對于保護、利用好寶貴的地下水資源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華北地區(qū)就開始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地下水資源,到20世80年代中期,年開采量就達到了200億立方米,到2017年增加到363億立方米。當前,華北地區(qū)地下水儲量與1980年相比,累計減少了1800億立方米;嚴重超采區(qū)面積達到了10.86萬平方千米,這部分區(qū)域均存在深層超壓超采情況;另外還有7.24萬平方千米的淺層嚴重開采區(qū),這部分地區(qū)2020年地下水超采量達到了55.1億立方米,2019年曾高達95.8億立方米。歷經(jīng)將近50年的地下水開采及超采,華北平原已經(jīng)形成了滄州、德州、冀棗衡三大環(huán)渤海漏斗區(qū)域,面積超過了72萬平方千米。
地下水污染不同于地表水污染,不僅監(jiān)測困難,而且治理的難度也比較大。一方面,地表污染物進入地下含水層及在含水層中運動的速度比較緩慢,如果不對其進行定期監(jiān)測,通常是不易發(fā)覺的;另一方面,地下水污染源來源多樣,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各種污染物的滲透及吸附,均能夠?qū)Φ叵潞畬釉斐晌廴?,是多種污染物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導致治理成本高。近年來,在我國高速城鎮(zhèn)化進程中,城市容量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導致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因資源投入有限、管網(wǎng)建設滯后、維護不夠及時等原因,污染管網(wǎng)滲漏比較嚴重,對地下水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另外,部分超采區(qū)重化工業(yè)的發(fā)展,如石化行業(yè)的勘探、生產(chǎn)及堆放等,也會因為地面沉降、地下漏斗的存在,使得污染物加劇滲透到地下含水層。同時,這些超采區(qū)進行的地下工程建設,如修建地鐵等,也會導致地表水污染直接進入地下含水層,或是不同含水層之間呈現(xiàn)交叉污染。
(尤彧聰、易露霞《看不見的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材料三:
在全部水污染問題中,沒有什么能比大面積的地下水污染的威脅更令人擔憂的了。無論任何地方,在水中使用殺蟲劑必定會污染水質(zhì)。大自然不會在封閉和相互分離的區(qū)間運行;水的循環(huán)過程也是如此。雨水落在地面,通過土壤的細孔和巖石的縫隙滲入地下,并不斷深入,直至到達一個所有縫隙都充滿水的地方。那里是一個黑暗的地下海洋,起于山下、沒于谷底。地下水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它在看不見的水系里流動,直到在某地以泉水的形式冒出地面、或者被引進一口井里。但大部分會補給到溪流和河水中。除直接進入河流的雨水和地表徑流外,所有在地表流動的水都曾是地下水。因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地下水污染就等于全部水污染,這是極其可怕的。
(摘編自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地下水問題雖然得到了聯(lián)合國的關(guān)注,但仍然沒有引起很多國家的高度重視。
B.我國《地下水管理條例》的實施,能夠有效解決華北地區(qū)地下水的超采問題。
C.地表污染物進入地下含水層及在含水層中運動的速度較緩慢,需要定期監(jiān)測。
D.地下水污染問題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我們要保護、利用好寶貴的地下水資源。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從國際、國內(nèi)角度討論地下水問題;材料二表明華北地區(qū)地下水超采現(xiàn)象呈現(xiàn)長期性特點。
B.在地下水污染的問題上,材料二重點關(guān)注的是監(jiān)測、治理和污染來源,而材料三則聚焦于殺蟲劑污染這一方面。
C.高速城鎮(zhèn)化進程及超采區(qū)的重化工業(yè)發(fā)展、地下工程建設都會給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應該予以重視。
D.水的循環(huán)過程為:地表水——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不停流動——變成泉水或井水(或流入溪流江河)——地表水。
(3)在地下水治理問題上,面臨的主要困難有哪些?請結(jié)合上述材料簡要概括。組卷:7引用:7難度:0.2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個題。
文本一:
最后一課
鄭振鐸 這一天的清晨,天色還不曾大亮,我在睡夢里被電話的鈴聲驚醒。
“聽到了炮聲和機關(guān)槍聲沒有?”C在電話里說。
“沒有聽見。發(fā)生了什么事?”
“聽說日本人占領租界,把英國兵繳了械,黃浦江上的一只英國炮艦被轟沉,一只美國炮艦投降了。”
接連地又來了幾個電話,有的是報館里的朋友打來的。事實漸漸地明白。
英國軍艦被轟沉,官兵們鳧水上岸,卻遇到了岸上的機關(guān)槍的掃射,紛紛地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著預定的計劃,開始從虹口或郊外開進租界。
被認為孤島的最后一塊彈丸地,終于也淪陷于敵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腦脫路的暨大。
校長和許多重要的負責者們都已經(jīng)到了。立刻舉行了一次會議,簡短而悲壯地,立刻議決了:“看到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經(jīng)過校門時,立刻停課,將這大學關(guān)閉結(jié)束?!?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太陽光很紅亮地曬著,街上依然地熙來攘往,沒有一點兒異樣。
我們依舊地搖鈴上課。
我授課的地方,在樓下臨街的一個課室,站在講臺上可以望得見街。學生們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說道,“你們都已經(jīng)知道了吧?”學生們都點點頭?!拔覀円呀?jīng)議決,一看到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經(jīng)過校門,立刻便停課,并且立即地將學校關(guān)閉結(jié)束?!?br /> 學生們的臉上都顯現(xiàn)著堅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沒有一句話。
“但是我這一門功課還要照常地講下去,一分一秒鐘也不停頓,直到看見了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為止?!?br /> 我不荒廢一秒鐘的工夫,開始照常地講下去。學生們照常地筆記著,默默無聲的。
這一課似乎講得格外地親切,格外地清朗,語音里自己覺得有點兒異樣,似帶著堅毅的決心,最后的沉著;像殉難者的最后的晚餐,像沖鋒前的士兵們的上了刺刀,“引滿待發(fā)”。
然而鎮(zhèn)定、安詳、沒有一絲的緊張的神色。該來的事變,一定會來的。一切都已準備好。誰都明白這“最后一課”的意義。我愿意講得愈多愈好;學生們愿意筆記得愈多愈好。
講下去,講下去,講下去。
恨不得把所有的應該講授的東西,統(tǒng)在這一課里講完了它。
學生們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記著。心無旁用,筆不停揮。
別的十幾個課室里也都是這樣的情形。
對于要“辭別”的,要“離開”的東西,覺得格外地眷戀。黑板顯得格外地光亮,粉筆是分外地白而柔軟適用,小小的課桌,覺得十分地可愛;學生們靠在課椅的扶手上,撫摸著,也覺得十分地難分難舍。
那晨夕與共的椅子,曾經(jīng)在扶手上面用鋼筆、鉛筆或鉛筆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涂寫著、刻劃著許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離別了呢!街上依然地平滑光鮮,小販們不時地走過,太陽光很有精神地曬著。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著,那聲音仿佛聽得見。
沒有傷感,沒有悲哀,只有堅定的決心,沉毅異常地在等待著,等待著最后一刻的到來。遠遠地有沉重的車輪碾地的聲音可聽到。
幾分鐘后,有幾輛滿載著日本兵的軍用車,經(jīng)過校門口,由東向西,徐徐地走過,當頭一面旭日旗,血紅的一個圓圈,在迎風飄蕩著。
時間是上午十時三十分。
我一眼看見了這些車子走過去,立刻挺直了身體,作著立正的姿勢,沉毅地合上了書本,以堅決的口氣宣布道:“現(xiàn)在下課!”
學生們一致地立了起來,默默地不說一句話;有幾個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著。沒有一個學生有什么要問的,沒有遲疑,沒有躊躇,沒有彷徨,沒有顧慮。各個人都已決定了應該怎么辦,應該向哪一個方向走去。赤熱的心,像鋼鐵鑄成似的堅固,像走著鵝步的儀仗隊似的一致。從來沒有那么無紛紜地一致地堅決過,從校長到工役。
這樣地,光榮的國立暨南大學在上海暫時結(jié)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著遷校的工作。
(節(jié)選自鄭振鐸散文《最后一課》,有刪改)文本二:
鈴聲響了。祁瑞宣迷迷糊糊的往外走,腳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曉得往哪里走呢。憑著幾年的習慣,他的腳把他領到講堂上去。低著頭,他進了課堂。屋里極靜,他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講臺,把顫動著的右手放在講桌上,他慢慢的抬起頭來。學生們坐得很齊,一致的豎直了背,仰著臉,在看他。他們的臉都是白的,沒有任何表情,像是石頭刻的。一點辣味兒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兩聲。淚開始在他的眼眶里轉(zhuǎn)。
他應當安慰他們,但是怎樣安慰呢?他應當鼓舞起他們的愛國心,告訴他們抵抗敵人,但是他自己怎么還在這里裝聾賣傻的教書,而不到戰(zhàn)場上去呢?他應當勸告他們?nèi)棠?,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們?nèi)淌芡鰢膼u辱嗎?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著他的身體,他用極大的力量張開了口。他的聲音,好像一根細魚刺似的橫在了喉中。張了幾次嘴,他并沒說出話來。他希望學生們問他點什么。可是,學生們沒有任何動作,除了有幾個年紀較大的把淚在臉上流成很長很亮的道子,沒有人出聲。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變成了木頭。
糊里糊涂的,他從嗓子里擠出兩句話來:“明天上課。今天,今天,不上了!”
學生們的眼睛開始活動,似乎都希望他說點與國事有關(guān)的消息或意見。他也很想說,好使他們或者能夠得著一點點安慰。可是,他說不出來。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講臺……
(節(jié)選自老舍《四世同堂》)(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頭一面旭日旗,血紅的一個圓圈,在迎風飄蕩著”,日本的侵略充滿了血腥,文本一通過描寫太陽旗,側(cè)面表現(xiàn)日本入侵者的囂張氣焰。
B.文本一寫學生們對課桌等的依戀和在宣布下課時“沒有遲疑,沒有躊躇,沒有彷徨”并不矛盾,都間接表達了學生們對侵略者的強烈憤慨。
C.文本二中“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變成了木頭”運用比喻,說明學生面對戰(zhàn)爭的麻木,與祁瑞宣“今天不上課了”的舉動有類似的表達效果。
D.這兩篇文章都主要從老師的角度,描寫師生對敵人入侵的共同反應,以一件特定的小事——“最后一課”來展現(xiàn)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
(2)文本一中畫橫線的段落兩次寫到街景與陽光,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其作用。
(3)同樣是面對戰(zhàn)爭,文本一中鄭振鐸“愿意講得愈多愈好”,文本二中祁瑞宣則是“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請結(jié)合兩文的文體特征,分析作者這樣寫的意圖。組卷:10引用:4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8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贊》可以說是一首家喻戶曉的紅色經(jīng)典歌曲。很多人都好奇,① ?或曰“歌詞精彩”,或曰“曲調(diào)優(yōu)美”,或曰“美聲民族唱法咸宜”。 ② ,但又不盡然。筆者以為,《紅梅贊》之所以廣為流傳,常唱不衰,是因為歌有其魂,調(diào)有其根。
《紅梅贊》雖然不長,上下兩段,連同重復句在內(nèi),共72字,但其魅力無限,因為它是有魂的?!都t梅贊》來自歌劇《江姐》,而③ ,《紅巖》來自羅廣斌、楊益言親身經(jīng)歷的歷史。他們用泣血之筆,寫下革命先烈在渣滓洞、白公館與敵人殘酷斗爭的事跡。這里面蘊含著《紅梅贊》的魂。老一輩聽眾能從歌中回憶血與火的崢嶸歲月;青年一代則能通過這首歌,汲取接續(xù)前行的精神力量。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下列選項中和文中“他們用泣血之筆”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A.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D.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組卷:1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黃國平博士2017年從中國科學院大學畢業(yè)后,在騰訊公司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AI Lab”擔任高級研究員。2021年他因博士論文的致謝部分走紅網(wǎng)絡。從炬光鄉(xiāng)小學、大寅鎮(zhèn)中學、儀隴縣中學、綿陽市南山中學,到重慶的西南大學,再到中科院自動化所,“一直盼著走出大山”的黃國平已經(jīng)記不清有多少次因為現(xiàn)實的壓力而覺得快扛不下去了,他的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br /> 有人說,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出身不能選擇,但是想去的地方可以自己選擇,有什么樣的奮斗就能成就什么樣的人生。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對某方面(或總體)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6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