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寧夏中衛(wèi)一中高三(上)第三次周考生物試卷(12.2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0引用:5難度:0.9
  • 2.從成分、功能方面將細胞器進行分類,不合理的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3.實驗測得小麥、大豆、花生三種生物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含量如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4.PCNA是一類只存在于增殖細胞的階段性表達的蛋白質,其濃度在細胞周期中呈周期性變化(如圖),檢測其在細胞中的表達,可作為評價細胞增殖狀態(tài)的一個指標。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h2>

    組卷:100引用:47難度:0.7

三、【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 11.如圖甲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實驗流程示意圖,圖乙是制作果酒和果醋的發(fā)酵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橫線上填上圖甲中的空白處的內容
     

    (2)在果酒的自然發(fā)酵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
     
    ,發(fā)酵時排氣口排出的氣體是
     
    。
    (3)果醋的產生主要是醋酸菌發(fā)酵的結果。醋酸菌發(fā)酵必須
     
    (有氧或者無氧),應
     
    (打開或者關閉)充氣口,保證
     
    ,利用上述裝置,可以防止
     
    進入。
    (4)果醋是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其生產過程中需將溫度控制在
     
    。

    組卷:5難度:0.7

四、【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12.研究發(fā)現,轉基因抗蟲植物能殺死昆蟲的原理是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被昆蟲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后產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與昆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jié)B透壓失衡,導致昆蟲死亡。如1圖表示利用細菌中抗蟲基因獲取抗蟲玉米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養(yǎng)過程,其中d過程表示細菌與玉米細胞混合培養(yǎng)。(括號內填編號,橫線上填字母或文字)

    (1)通過圖1示流程①獲取BT抗蟲基因需使用
     
    酶,將其與切割后的質粒重組需使用
     
    酶。
    (2)在流程⑤中,細菌不斷分裂產生更多細菌,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
     
    。
    (3)流程⑦需要運用
     
    技術,經過
     
    過程最終形成植株,其依據的主要原理是
     
    。
    (4)目前多個國家已批準種植轉BT基因抗蟲玉米供人食用,請結合題意分析其可行的原理是該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須與
     
    結合才能起作用,人體腸道細胞沒有該受體。
    (5)已知BT基因能夠成功整合到玉米染色體上,其玉米植株體細胞中BT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情況如圖2所示(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點位),該植株進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蟲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為
     
    。

    組卷:1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