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五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歷史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8/8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辭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孔子不能決也”??鬃拥淖龇ǎā 。?/h2>
A.表明百家爭鳴激化 B.符合現(xiàn)代科學原則 C.反映人們關注自然 D.鼓勵兒童探索科學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2.《隋書?刑法志》載:東晉成帝時廬陵太守羊聃一次冤殺近二百人,激起民憤,但羊聃因?qū)僮h親(八議之一,由皇帝根據(jù)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規(guī)定)之列免死。這體現(xiàn)了當時( ?。?/h2>
A.嚴格實行“仁政” B.制度規(guī)定很隨意 C.法律庇護普通人 D.刑法原則儒家化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法兩家進行了長期的“德刑”之爭和“禮法”之爭,而最終在戰(zhàn)國終世之際,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國理念的主導地位。這一結(jié)果( )
A.順應了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 B.促進了古代法律體系的成熟 C.反映當時思想走向融合的趨勢 D.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日趨激化 組卷:43引用:47難度:0.6 -
4.關于夏啟的繼位,古書中有不同的記載:《史記》認為“益(禹晚年培養(yǎng)的接班人)讓帝禹之子啟?!倍稇?zhàn)國策》則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取之?!睋?jù)此可知( ?。?/h2>
A.歷史事實撲朔迷離,令人不可捉摸 B.《史記》為史學名家所著,更加科學可信 C.歷史記載在一定程度上受作者個人傾向的影響 D.歷史詮釋需堅守客觀立場,力求規(guī)避主觀認識 組卷:1引用:4難度:0.6 -
5.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肯定了社會中人們的正當私欲。他們提出天理和人欲的統(tǒng)一,人們的欲望和利益追求是符合天理的正當追求。這一思想( ?。?/h2>
A.是對程朱理學的傳承和發(fā)展 B.受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 C.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 D.說明了社會道德的淪喪 組卷:6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52分)
-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3年,江蘇第一師范學校舉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學生參加的問卷調(diào)查,要求學生列舉出自己崇拜的人物,部分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 1919年,江蘇第一師范對三百名中學生所做的問卷調(diào)查,要求學生列舉出自己崇拜的人物,部分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 崇拜孔子153人,孟子61人,王陽明10人、蘇格拉底、梁啟超、牛頓、培根、盧梭等各1人。 孫中山87人,梁啟超51人,孔子、孟子各20人,蘇格拉底、華盛頓各18人,牛頓、培根、盧梭各12人,蔡元培8人,李大釗3人。 組卷:9引用:2難度:0.4 -
15.材料 李翱(772-841),曾任國子博士、史館撰修,韓愈的學生。李翱認為,性是與生俱來的,都是善的;情是后天形成的,有善有惡。一個人不為情欲所誘惑,發(fā)揮了人的先天的善性,便是圣人;被情欲所蒙蔽,失去了善性,便是凡人乃至惡人。情欲中最能誘惑蒙蔽人的是嗜欲,排除嗜欲的蒙蔽,回復到先天純善的本性中去,這便是復性。李翱追隨韓愈,主張儒家道統(tǒng)自孟子后已中斷失傳,唐朝面臨如何創(chuàng)立儒學新體系、開啟儒學新時代的問題。他在繼承孟子性善說的同時也吸收了佛腳的本心、佛性等說法,試圖通過至誠正思來恢復人的善良本性,發(fā)端了宋儒的“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為經(jīng)學增添了一些新內(nèi)容。
--摘編自張豈之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李翱思想主張的特點及其原因。
(2)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簡析李翱思想主張的歷史價值。組卷:2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