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8/3 8:0:9

一、選擇題

  • 1.良渚遺址包括約30萬平方米的宮城、300萬平方米的內城、630萬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數(shù)座高、低水壩等,規(guī)模之宏大前所未見。此外,制作大量珍貴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專業(yè)人工數(shù)量也很龐大。這主要反映出當時(  )

    組卷:77引用:23難度:0.5
  • 2.“夏朝設秩宗,商朝設卜、巫、史,西周設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們既是神權的掌握者,又是國家的重要執(zhí)政官,權位顯赫。”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點之一是( ?。?/h2>

    組卷:4引用:23難度:0.6
  • 3.周代的整個中國是一個“天下”,“天下”沒有邊,也沒有界線,有向遠處擴散而逐漸淡化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不僅是統(tǒng)治的權力,更是通過文化交融而構成的一個新的文化——“天下”的文化。以下能夠推進“天下”文化發(fā)展的是( ?。?/h2>

    組卷:13引用:9難度:0.7
  • 4.王國維指出“蓋天子、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傳子、不立嫡,則無以弭天下之爭;卿、大夫、士者,圖事之臣也,不任賢,無以治天下之事”。該材料表明殷周制度中( ?。?/h2>

    組卷:36引用:4難度:0.5
  • 5.歷史學家指出,西周王朝雖然顯示出一定的統(tǒng)一性、集權性,但國家結構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質的特點。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現(xiàn)是(  )

    組卷:27引用:21難度:0.6
  • 6.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助。管仲獻策齊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庇谑驱R桓公援助燕國,攻打山戎。這說明( ?。?/h2>

    組卷:5引用:35難度:0.6
  • 7.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與諸侯國君將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西周中期以后,貴族所獲采邑越來越多,到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國一個大夫的采邑就多達數(shù)十個。這說明( ?。?/h2>

    組卷:608引用:86難度:0.5
  • 8.西周時期,姓、氏分開,姓用來區(qū)分祖先,氏用來分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秦漢以后,“氏”大多轉化為“姓”,姓氏合而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稱為“某氏”,男子反而不稱“氏”。這一變化反映( ?。?/h2>

    組卷:5引用:17難度:0.7
  • 9.在“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商周時代,文化由王室控制,全無私門著述,僅有的典籍如《詩》《書》等由王室或公室文化官員整理、授受。“禮崩樂壞”之后,先生掌握的“舊法世傳”之學分解為“私之學,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此種變化反映出( ?。?/h2>

    組卷:17引用:8難度:0.6

二、材料解析題

  •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戰(zhàn)國末年,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異軍突起:建立了大一統(tǒng)王朝,秦國的崛起是制度的勝利。《史記》記載:秦朝統(tǒng)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陽,山堙谷,直通之”《史記》還記載:“使將軍蒙恬發(fā)兵三十萬人北擊胡,河南地”,“發(fā)諸嘗適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十四縣”。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但秦朝僅經歷“兩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滅亡了。
    --摘編自陳忠?!稄牧硪粋€角度看秦朝的統(tǒng)一與速亡》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位。他所面臨的形勢是“漢興六十余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他繼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歷史遺產,其中,既有社會穩(wěn)定、人心歸向、經濟富裕的優(yōu)勢,也有制度殘缺、國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遺憾。漢武帝時期的政論家嚴助,總結漢武帝時代的特點是“是時征伐四夷,開置邊郡,軍旅數(shù)發(fā),內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編自孫家洲、王文濤《制度變革與漢武帝盛世的造就》(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統(tǒng)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造就“盛世”的相關政治制度。
    (3)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政治體制的基本特點。

    組卷:12引用:13難度:0.6
  •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表是漢朝中央政府為經略邊疆而設立的不同機構。
    機構 管理范圍 職能
    郡縣 北疆、東北疆、西南地區(qū)、南疆 管理民政、防務和屯田
    屬國 脫離本民族主體而遷徙到內地的邊疆民族 設屬國都尉,其內部事務仍由該
    內遷民族的首長負責
    都護府、校尉、
    中郎將、將軍等
    不具備設置那縣管理的邊疆地區(qū) 管理民政、軍政和屯田
    材料二:漢王朝在廣闊的邊疆地區(qū)以長城為主干,設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組成的瞭望、預警和防御為一體的邊防體系,可以及時掌握邊疆地區(qū)的情況,也可以防御來犯敵。對強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親、武力進攻、納降、內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對西域諸國則是先后采取了頻繁遣使者往來、武力征服、和親、屯田、冊封官爵等措施;對南方諸族則采取了郡縣制和羈縻統(tǒng)治并行、“毋賦稅”等政策。從邊疆穩(wěn)定、民族關系和睦的角度看,漢王朝的邊疆政策是較為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馬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和邊疆治理》(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漢朝經略邊疆的特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漢朝經略邊疆的意義。

    組卷:36引用:29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