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內蒙古赤峰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城市建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現代化進程。而關于城市建設,傳入我國的主要有兩種理論。第一種理論表現為“明天的城市”模式,即按照理想興建一個完美的城市,實現一夜之間的突變。這種理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中國的城市建設。第二種理論表現為“拼貼城市”模式,即不是完全去掉舊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礎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貼進去,使這個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舊的元素。這是一種溫和的建設方式,對當下中國的城市建設有重大啟示。
這兩種城市建設模式蘊含的思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懊魈斓某鞘小蹦J降乃季S方式是,生活是根據理性人為構建出來的?!捌促N城市”模式的思維方式是,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間的創(chuàng)造突破形成的,而是歷史文化自然演變而成的。因而,在前一種理論框架下,城市的歷史只能是負擔,是應該拋棄的;在后一種理論框架下,歷史卻是寶貴的財產,是應該尊重和珍惜的。實踐證明,一個城市要有獨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歷史。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在城市建設上對現代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現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為藍本,唯“洋”是從一度把鋼筋、水泥、玻璃視為現代化的代名詞,而對城市的歷史視而不見,甚至完全視為包袱。新中國成立后的工業(yè)化進程對自然生態(tài)及歷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體現了城市建設模式的激進。
事實上,中國的城市建設向來是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和文化智慧的。中國城市發(fā)展的歷史中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正如在《清明上河圖》、平遙古城所看到的,中國古代的城市建設絲毫不比西方遜色。甚至,它還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為三種城市群落。第一種,“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會,以元大都奠定基礎的古代北京為代表。城市方正規(guī)則,左右對稱,秩序井然。這代表著當時中國人對當時城市的一種理解,他們認為城市的秩序是對宇宙秩序的復制,人間的秩序要對應宇宙的秩序。這種城市建設就寄托了這樣一種追求。第二種,“生態(tài)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鳳凰為代表。整個城市依山傍水,依照山水的自然曲線布局,充滿詩意。這種城市建設體現了中國人對城市的另一種理解,認為人應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規(guī)律來設計,山水自然,城市與人完美融合在一起。第三種,“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聚的江南市鎮(zhèn),以杭州、蘇州、揚州為代表。明清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了江南城鎮(zhèn)的發(fā)展。這些城鎮(zhèn)是儒商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圍濃厚的江南城鎮(zhèn)群。這三種城市建設都體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與文化特色。
一個城市要有獨特的個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間上的拓展,而是歷史文化上的繼承與發(fā)展,這需要我們的城市建設要回顧歷史并深入地反思與總結。城市發(fā)展要搞好建設,主要考慮兩個方面:城市地標是什么?城市文化母體是什么?如果一個城市地標模糊、母體過度損壞,那么這個城市就喪失了個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
(摘編自許紀霖《優(yōu)美是否離我們遠去》,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天的城市”模式是按照理想興建完美城市,而“拼貼城市”模式是對新舊元素合理地取舍。
B.生活是由理性人為構建還是由歷史文化演進而成,是由人類城市建設不同模式決定的。
C.一個具有獨特個性與魅力的城市,不是將歷史視為負擔,而是珍視并傳承自己的歷史文化。
D.中國古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人文精神,城市建設呈現多元特色。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對兩種城市建設理論及模式進行闡釋,指出新中國城市建設深受第一種理論影響。
B.第二段通過兩種城市建設理論思維方式的比較揭示了我國在城市建設中曾經出現的問題。
C.第三段以中國古代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落為例,說明中國城市發(fā)展的歷史中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D.文章在結尾處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設的標準,強調處理好城市地標與城市母體關系的重要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新中國初期工業(yè)化進程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tài)及歷史文化,可見“明天的城市”模式是錯誤的。
B.“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體現了環(huán)境與人的融合,實現了道家建設生態(tài)城市的主張。
C.好的城市建設,首先要實現城市空間拓展,之后要完成對城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與傳承的任務。
D.“拼貼城市”是一種溫和的建設方式,有助于實現歷史與現代的對接,對當下中國的城市建設有重大啟示。組卷:21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改革開放以來,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我國已有8億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超過歐洲44個國家的人口總和。從2013年到2019年,我國每年減貧規(guī)模都在1000萬人以上,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9000多萬,脫貧攻堅完成后將有1億左右人口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梢哉f,這種大體量的脫貧規(guī)模,創(chuàng)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跡。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有25.5萬個駐村工作隊、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干部戰(zhàn)斗在扶貧一線,帶領群眾攻破一個個貧困堡壘,筑起一道道防返貧堤壩,書寫了新時代最動人的脫貧故事。
(摘編自《唯愿蒼生俱飽暖》,《光明日報》2020年8月13日)
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不久前,聯合國發(fā)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yǎng)狀況》報告預測,在全球范圍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發(fā)的經濟衰退,2020年饑餓貧困人數新增約8300萬,甚至可能新增1.32億。
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中國糧食總產量的6%。盡管我國糧食安全的“飯碗”已端穩(wěn),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zhàn),然而,我國的糧食生產仍面臨需求增長、資源約束、結構性矛盾等問題,隱憂仍在,必須在糧食安全問題上未雨綢繆。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須形成有效的機制。要加強立法,強化監(jiān)管,采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同時,還應在教育和宣傳上,進一步樹立勤儉節(jié)約的觀念,切實加強引導和管理,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
(摘編自常瑩《對糧食還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光明日報》2020年8月14日)
材料三:
在央視批評所謂大胃王吃播秀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后,各平臺迅速響應。8月12日,斗魚回應:將積極響應中央相關號召,加強對之后的美食類直播內容審核,杜絕餐飲浪費行為,共創(chuàng)風清氣朗的直播氛圍。抖音、快手也回應:吃播內容有浪費糧食,或是以假吃、催吐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予以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賬號等處罰。
(摘編自澎湃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推動“吃播”優(yōu)勝劣汰》)
材料四:
越來越多的報告證實飲食和碳排放的關系密不可分??偛课挥谂餐W斯陸的非營利性組織EAT最近發(fā)布的報告稱,不健康的飲食模式不僅增加了人類的疾病負擔,與此相關的生產活動也正在挑戰(zhàn)地球的承載極限,比如造成氣候變化、環(huán)境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長樊勝根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一次營養(yǎng)轉型,從營養(yǎng)不足、饑餓到現在的超重、肥胖,各種慢性基礎疾病,像心臟病、糖尿病、癌癥……它們大多都跟飲食有關系;我們吃的與我們的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吃越多的肉就需要越多土地來生產糧食來喂養(yǎng)動物,而這里頭,就有一定的比例,是以砍伐熱帶雨林和森林為代價的,所以說,飲食上,要考慮對環(huán)境的影響。健康飲食對減排、氣候變化、環(huán)境保護、資源保護也同樣重要,通過飲食轉型可以獲得健康和營養(yǎng),也可以保護環(huán)境、延緩氣候變化,這兩個方向是一致的。
(摘編自良食《疫情之后……》,瞭望智庫2020年8月18日)
(1)下列對饑餓、貧困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脫貧的人口數量超過了歐洲44個國家的總人口,占同時期全球減貧人口的七成多,為世界脫貧減貧事業(yè)作出了貢獻。
B.從2013年到2019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9000多萬,解決了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問題。這種脫貧規(guī)模,創(chuàng)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跡。
C.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決策指導下,各地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干部深入扶貧一線,譜寫了新時代脫貧事業(yè)的動人樂章。
D.聯合國新近發(fā)布的報告認為,2020年全球新增饑餓貧困人口數量可能破億,而新冠肺炎疫情引發(fā)的全球范圍的經濟衰退是重要原因。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世界相當大數量人的糧食安全,這給人們敲響了警鐘,我國在糧食安全問題上隱憂仍在,必須未雨綢繆。
B.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驚人,我國雖有能力面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zhàn),但我國糧食生產仍面臨著諸如需求增長、資源約束等問題。
C.網絡平臺的美食直播嚴重誤導觀眾,在社會輿論對吃播嚴重浪費行為進行批評后,各平臺迅速出臺了對吃播問題節(jié)目的處罰措施。
D.相關組織的報告和權威專家都認為不健康的飲食模式既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又造成氣候變化、環(huán)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
(3)當前我國提出的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有著重大意義,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組卷:3引用:5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隱士與魔鬼
【埃及】陶菲克?哈基姆 一群拜物教徒把一棵樹當作神靈來崇拜。信奉神靈的一位隱士聽到這個消息后大發(fā)雷霆,他拿起一把斧頭,要去把這棵樹砍掉。當他剛一走近這棵樹,突然一個魔鬼出現在他面前,擋住了他的去路,對他喝道:“喂,站??!你為什么要砍樹?”
“因為它蠱惑人心?!?br />“這礙你什么事?讓他們去上當受騙好了。”
“這怎么成呢?我有責任引導他們。”
“你應該讓人們擁有充分的自由,他們愛怎么辦就怎么辦。”
“他們現在并不自由,因為他們正聽著妖魔的咒語?!?br />“那么你要他們聽你的聲音?”
“我要他們聽神靈的聲音。”
“我絕不讓你砍這棵樹!”
“我非要砍這棵樹?!?br /> 于是,魔鬼卡住隱士的脖子,隱士揪住魔鬼的角,好一場驚天動地的搏斗。最后,這場惡戰(zhàn)以隱士得勝告終。魔鬼被打翻在地,隱士騎在他身上說:“你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吃了敗仗的魔鬼氣喘吁吁地回答:“我沒有想到你這么有勁。放開我吧,你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去吧!”隱士放了魔鬼,可是這一場惡戰(zhàn)已經使他精疲力竭,無力砍樹,所以他就返回自己隱居的茅庵,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他又帶上斧頭去砍樹。突然魔鬼又出現在他身后,喊道:“今天你又來砍樹了嗎?”
“我早就對你說了,一定要把這棵樹砍掉?!?br />“你以為今天還能打過我嗎?”
“我將奉陪,直到你知道我的厲害。”
“那好,把你的本事使出來吧?!?br /> 魔鬼扼住隱士的脖子,隱士抓住魔鬼的角,又一場惡戰(zhàn)開始了。最后,魔鬼倒在隱士腳下,隱士壓在他身上說:“現在你還有什么話好說?”
“是的,你有驚人的力量。放開我吧,你愿怎么干就怎么干去吧?!蹦Ч碛袣鉄o力地回答。
于是,隱士又放了他,回到茅庵。他實在疲憊不堪,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夜。當東方破曉的時候,隱士又拿起斧頭要去砍樹。這一次,魔鬼還是出來阻止:“喂,你還沒有回心轉意嗎?”
“是的,我一定要刨除這個禍根。”
“你以為我會放手讓你這么干嗎?”
“假如你還想較量一下,那么我就再次打敗你?!?br /> 這時魔鬼心中暗自思量:和這個人搏斗看來是沒有獲勝希望的??磥響?zhàn)勝這個人的唯一辦法就是“計謀”。
于是,他馬上面帶一副笑容,假惺惺推心置腹地對隱士說:“你知道我為什么反對你砍樹嗎?我這是為你著想,為你好?。〖偃缒憧车沽诉@棵樹,那么,那些崇拜你的人就會怨恨你,反對你,你何苦給自己找麻煩呢?別再砍樹了吧,我每天給你變兩個第納爾金幣,用它開銷,你足可以安逸舒服地生活了?!?br />“兩個第納爾?”
“是的,每天兩個。你會在枕頭底下拿到?!?br /> 隱士低頭想了一會兒,然后抬頭對魔鬼說:“誰能擔保呢?”
“我可以起誓。你會發(fā)現我是信守諾言的?!?br />“好吧,我將考驗考驗你?!?br />“是的,你等著瞧吧。”
“一言為定?!?br /> 魔鬼把一只手放在隱士的手上,兩人擊掌達成協議,然后隱士回家去了。
以后,每天早上,當隱士醒來伸手到枕頭底下一摸,總能摸到兩個第納爾,這樣持續(xù)了整整一個月。一天早上,當他伸手到枕頭底下去摸時,卻什么也沒有,因為魔鬼不再發(fā)給他金幣了。隱士勃然大怒,一躍而起,抓起一把斧頭又要去砍樹。然而魔鬼在半道上攔住了他,對他喊道:“站住,你到哪兒去?”
“去砍樹?!?br /> 魔鬼譏諷地哈哈大笑:“砍樹?是因為我切斷了你的財源?”
“不,是為了除掉這個孽障,點燃指路的明燈?!?br />“你?”
“你是在挖苦我?你這個討厭鬼!”
“請原諒,你的模樣太可笑了。”
“這是你說的?你這個狡猾的騙子?!?br /> 隱士撲向魔鬼,握住他的角,搏斗又開始了。不過這一次打了沒多久,戰(zhàn)斗卻以隱士敗在魔鬼的手下而告終。魔鬼取得了勝利,騎在隱士身上,譏諷地對他說:“喂,你的力量到哪兒去啦?”
戰(zhàn)敗的隱士氣急敗壞地吐出一句話:“告訴我,你是怎么戰(zhàn)勝我的,魔鬼?”
魔鬼笑答道:“這,你比我還明白?!?br />(選自《中外百年微型小說經典大系?哲理篇》,有刪節(jié))(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隱士得知拜物教徒崇拜一棵樹,內心極為不滿,認為這棵樹蠱惑人心,有悖神靈的旨意,將它砍掉,但由于魔鬼的阻撓,而沒有成功。
B.隱士與魔鬼的力量本身相差無幾,其間的幾次搏斗各有勝負,表明惡勢力往往會通過包裝以新的形式出現,從而瓦解新生力量的基礎。
C.小說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為了不讓隱士過早失敗,作者故意“延遲”小說的進展,在一次又一次的搏斗中,實現小說結構的張力。
D.隱士要砍樹,魔鬼阻止砍樹,最后魔鬼戰(zhàn)勝了隱士,故事簡單,但主旨深刻,告訴人們有時行為貌似偉大,其實有見不得人的目的。
(2)請圍繞主人公隱士,梳理小說的情節(jié)。
(3)隱士在與魔鬼的搏斗中,最終失敗了。你如何看待隱士的失???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組卷:9引用:1難度:0.4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
本報北京1月26日(記者常欽)26日,水利部舉行會商認為,2020年10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至七成,浙江、廣東等省份旱情持續(xù),廣西、湖南、云南等省份旱情露頭。據統計,截至1月26日,全國耕地受旱面積713萬畝,全國旱情較常年同期明顯偏輕,但是局部地區(qū)旱情較重。會商后,水利部派出3個工作組赴旱情較重的浙江、廣西、云南協助指導抗旱工作。水利部已督促指導受旱地區(qū)制定應急供水保障方案,商財政部安排中央水利救災資金3100萬元,支持旱情嚴重地區(qū)做好抗旱工作。組卷: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各有千秋,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是否符合本國國情,能否獲得人民擁護和支持,能否帶來政治穩(wěn)定、社會進步、民生改善,能否為人類進步事業(yè)作出貢獻。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自古就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內在屬性。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實,將長期存在。差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見、仇視,可怕的是想把人類文明分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強加給他人。各國應該在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基礎上實現和平共處,促進各國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注入動力。
(摘編自習近平《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 學校將舉行以“我們都是世界的一份子”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9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