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逐水草而居”雖然是草原民族的基本游牧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游牧區(qū)域具有絕對隨意性,草原固然不屬于任何人所有,各地區(qū)牧場卻大體劃分區(qū)域,成為固定的部族或部落放牧場所,草原民族的季節(jié)遷移、轉換營地基本限于在劃定的區(qū)域內進行,因天災人禍偶然越過界線到其他部落牧場內放牧的現(xiàn)象雖然在草原上不是新鮮事,但以一個區(qū)域為基本核心構成游牧空間卻是草原上通行的習慣。
    《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居耕田之業(yè),然亦各有分地”,所謂“各有分地”即劃定放牧區(qū)域,匈奴各部分區(qū)放牧。不僅匈奴人“各有分地”,分區(qū)放牧是諸草原民族的通行做法。
    《遼史?營衛(wèi)志》載:“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處?!薄睹魇芳o事本末》載:衛(wèi)拉特蒙古“雖逐水草,遷徙不定,然營地皆有分地,不相亂”。清以前歷代王朝中,草原民族實行“各有分地”的范圍界線多帶有習慣性,而且分地也沒有嚴格界線,因此跨出分地游牧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進入清代,以蒙古人為代表的草原民族傳統(tǒng)的不明確的“分地”邊界逐漸變得嚴密而明確。自清太祖時期起,隨著滿洲人對蒙古人作戰(zhàn)的節(jié)節(jié)勝利,蒙古各部紛紛歸附清朝,至太宗時期,內蒙古幾乎全部歸附,或編入八旗,或安置領地于其故地,或給予新地安居下來。在安置方法上后兩者均依滿洲八旗之制,變成蒙古各旗,并同時劃定地界、指定牧場、分配與編組戶口,確定了各旗的放牧范圍,采取了與以往不同的管理方法。
          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是無序的行為,牧民不但保持如中原農民般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性生活節(jié)律,而且也有著與農民耕地相似的一片往復游牧的草場。“各有分地”雖沒有耕地那樣明確的所屬關系,但無論是習慣上形成的還是以制度性的形式確定下來的,每一個部落都有一片相對固定的草場,牧民四季營地的安置與逐水草的游牧生活基本均在這片草場范圍之內;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自己分地內牧草生長不好或遇到旱災、雪災等災害,才臨時逐水草到其他部落分地內放牧?!案饔蟹值亍笔遣菰撩竦目臻g占用形式,數(shù)千年來,正由于草原上存在“各有分地”的規(guī)則,草原才保持著以和平為主的歷史進程。
          以“各有分地”為規(guī)則的游牧生活維系著草原上分區(qū)游牧的秩序,維系著草原上的和平。但和平不是永久的,在戰(zhàn)爭陰云下,民族之間、部落之間無論起因于優(yōu)良草場之爭,還是起因于權力范圍之爭,或起因于宗教信仰之爭,勝利的一方都會在新的領地建立新的分區(qū)放牧秩序;失敗的一方則需千里游牧萬里遷徙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非正常的遷移時常打破草原上原有分地的秩序,隨后又建立新的分地,步入新的穩(wěn)定。
          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經濟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及依各有分地為原則確定的游牧空間。數(shù)千年里,草原民族依照這兩項基準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與空間秩序,并以此為基礎推動著草原社會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實現(xiàn)了由草原民族、游牧帝國邁向世界征服者的史詩進程。
    (摘自韓茂莉《中國歷史畜牧業(yè)的地理空間與草原游牧方式》,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逐水草而居”是草原民族游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草原上形成“各有分地”原則的基礎。
    B.雖然分區(qū)放牧是草原上通行的習慣,但越過界線放牧卻也是整個草原歷史上屢見不鮮的現(xiàn)象。
    C.到清太宗時期,內蒙古幾乎全部歸附,他們被依照滿洲八旗之制進行編制,形成了蒙古各旗。
    D.草原的歷史進程能保持以和平的狀態(tài)為主,“各有分地”的規(guī)則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介紹了“各有分地”原則的演進過程,再說明其基本特征,最后闡述了其歷史意義。
    B.文章引述史籍材料作為佐證,是為了證明草原上“各有分地”的原則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
    C.對于越界放牧的現(xiàn)象,文章既指出了客觀自然條件的原因,也指出界線的習慣性因素。
    D.文章論述語言客觀嚴謹,總體上平實質樸,只在最后兩段穿插點綴少許形象化的表達。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草原民族的遷移并非都會打破草原上原有分地的秩序,使得秩序發(fā)生變化的往往是戰(zhàn)爭導致的長途遷移。
    B.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是無序的行為,而是受到了農耕文明的影響,保持了周期性生活節(jié)律和相對固定的生活場所。
    C.蒙古族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也曾經歷過“逐水草而居”和“各有分地”的經濟生活方式,后來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
    D.《史記?匈奴列傳》中還記載了匈奴諸王各自管轄的具體放牧區(qū)域,這些史實也可以證明本文所闡述的匈奴人已采用分區(qū)放牧的原則。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上海開啟了生活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按照總體部署,繼上海之后,全國另外45座城市也將跟進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1993年,原建設部出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其后我國多次制定相關垃圾分類規(guī)則,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十分緩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垃圾分類的法律體系不健全,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邊,填補了空白,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
          然而,垃圾分類關系千家萬戶,涉及人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的改變。“最近每個早晨都要接受居委會大媽的靈魂拷問:你是什么垃圾?”“因為懶得丟垃圾,所以盡量不生產垃圾,所以少吃……”近來,很多段子道出了人們被垃圾分類“整瘋”了的情緒。習慣是長期養(yǎng)成的,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類要取得明顯成效,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堅持與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還是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難處,要堅持不懈地引導。
    (摘編自宗利《垃圾分類是中國社會文明課程的“單元測驗”》,“人民網”2019/7/1)材料二:

    【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guī)定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
    (摘編自《垃圾分類行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2019年10月上海市有害垃圾處置量為1噸/日》,“艾媒網”2019/12/24)材料三:
          截至2019年11月,上海市濕垃圾分出量增長一倍,達到約8710噸/日,遠超指標量的5520噸/日。濕垃圾分出量飆升,這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和規(guī)劃,“幸福的煩惱”也隨之而來--末端處置能力不足,滿足不了實際需求。目前,上海正在調試運行和已建成的濕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共6座,實際處置能力約為5000噸/日。
    為此,上海市的濕垃圾處置項目開始緊急上馬。浦東老港鎮(zhèn),原計劃明年第二季度投產的上海最大規(guī)模濕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已于10月24日實現(xiàn)試運行。2020年第二季度前,上海計劃建成3座濕垃圾資源化項目。
    由于濕垃圾熱值低,采用焚燒方法處理成本高,其它資源化路徑是必然選擇。目前,上海濕垃圾處理設施主要采用厭氧發(fā)酵工藝,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濕垃圾中的有機成分轉化為沼液、沼渣等。但這些資源化產品利用途徑不暢,大規(guī)模資源化利用受限。現(xiàn)在,資源化利用渠道不暢等,讓很多專家開始思考:分出那么多濕垃圾怎么辦?同時,垃圾分類處理有利于末端處理減量,但是不會減少垃圾的源頭產生量。同濟大學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說:“人均垃圾產生量不能無限制擴張,最后一定是后端處置設置倒逼前端源頭減量?!币患|西在成為垃圾之前,曾經歷生產、運輸、消費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這意味著,減量要從源頭開始,這是整個垃圾產生鏈上的改變,包括居民消費理念和行為的改變。一些發(fā)達國家采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抑制過度包裝,生產者承擔產品使用完畢后的回收、循環(huán)使用和最終處理的責任,這值得國內借鑒。
    (摘編自馬肅平《上海垃圾分類180日》,《南方周末》2019/12/22)
    材料四:
          市民在整個垃圾分類鏈條中處于前端的投放部分,我們不能僅滿足于讓市民分類投放,實際運行中的混裝混運會極大打擊市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目前,各試點城市都按照要求對分類設施、轉運車輛、分類處置廠等進行了系統(tǒng)設計及配置,構建了系統(tǒng)的運作機制和監(jiān)管機制。為消除市民的不信任感,各城市應努力把中后端的分類轉運、分類處置情況展示給市民,讓群眾了解他們分類后的垃圾沒有被混裝清運。鼓勵部分中后端分類處置單位向市民開放,讓公眾獲得更多參與感,增強其分類的責任感。
          垃圾分類除了需要用法制手段強制推動外,一定的激勵也有利于更快的推進。目前,不少城市是對垃圾分類行為本身進行獎勵,甚至個別城市對分類量進行獎勵。但是,引入激勵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垃圾減量化,而不是對垃圾投放進行獎勵。因此,在公眾逐步形成分類習慣后,一些城市要及時對獎勵分類的做法予以調整。
    垃圾分類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性、技術性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以更加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去推動,避免走入誤區(qū),影響工作的有效推進。
    (摘編自鞠昌華《垃圾分類要避免走入誤區(qū)》,《中國環(huán)境報》2019/7/12)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垃圾分類的法律體系不健全是我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速度很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B.受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的影響,百姓面對垃圾分類難免會有不適應感。
    C.上海采用厭氧發(fā)酵工藝而不采用焚燒方法處理濕垃圾,是基于對處理成本的考量。
    D.一些城市對垃圾分類行為進行獎勵,與獎勵的初衷南轅北轍,這種做法應立即糾正。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19年6月到10月,上海每月日均有害垃圾處置量總體呈上升趨勢,表明上海垃圾分類工作富有成效。
    B.2020年第二季度前,上海計劃建成3座濕垃圾資源化項目,以應對目前出現(xiàn)的末端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
    C.當后端處置設置倒逼人均垃圾產生量減少時,垃圾大幅減量的目標就能通過前端的垃圾分類得以實現(xiàn)。
    D.向市民展示垃圾分類轉運和分類處置情況,可以成為試點城市增強市民分類責任感與積極性的途徑之一。
    (3)今后我國政府相關部門要促進生活垃圾管理必須做好哪些工作?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組卷:6引用:1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木佛
    馮驥才
          當錦盒被打開,我被拿出來放在桌上,來不及弄清這是什么地方,只見眼前站著三個人,其中一個是老板,但他靠邊靠后站著。中間一人倒背著手,沉著臉看著我,那神氣好像他是佛。他身邊站著一個年輕人,肯定是秘書了。中間那人一動不動站著,呆呆瞧著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歡與否,站了一會兒便轉過身向右邊另一間屋子走去;好像他走向哪里,別人就得跟著走向哪里。他大概就是陳主任了。
          在他們走進另一間屋子之后,由于距離太遠,我就聽不清他們說些什么了。能聽到的都是“喝茶、喝茶”,過一會兒還是“喝茶”。又過些時候,老板似乎告別而去,他走時沒經過我這間屋子??磥砦冶魂愔魅瘟粝铝?。隨后那年輕的秘書走進來,重新把我放進錦盒,輕輕關好。我好像被拿到什么地方放好,跟著我聽見關柜門和上鎖的聲音。
          我以為從此要過一陣“深藏密室”的絕對平靜的生活。我想得美!只過了幾天時間,我就給人從錦盒里拿出來放在桌上,陳主任陪著一個人對著我瞧。剛才秘書來向陳主任報客人姓名時,說是“北京嘉寶拍賣行的黃老”。我想,陳主任是不是行事謹慎,刻意回避了本地人?黃老的年紀六十開外,謝頂,衣裝考究,氣度不凡。陳主任一口一個“黃老”稱呼他,口氣似很尊敬。他對我看得十分仔細,還幾次用“不錯”兩個字夸贊我。在陳主任到另一間屋接聽電話時,他緊盯著我胸前的瓔珞與飄帶細看,忽然臉上露出極其驚訝的表情,好像發(fā)現(xiàn)了寶物。等陳主任聽過電話回來,這黃老立刻把臉上驚訝的表情收了回去,對主任只淡淡說了一句:“東西不錯,要想出手就交給我吧?!?br />      陳主任說:“交給你,我自然放心?!?br />      黃老說:“您的東西不上拍為好,我拿到香港去找買家。國內買家大都是土豪,只認鎏金銅像,要講看
    歷史看文化看藝術還得是人家歐洲人,肯出高價的也是人家?!标愔魅握f:“東西太老不能出關吧?”
          黃老笑得露出牙來,說:“您下次去香港到荷里活老街那些古玩店看看就明白了,漢俑魏碑唐三彩,全是新出土的。只要肯出錢,什么東西都能出去。不單能出去,您要是咱這的人,在那兒買了幾件東西還不用自己往回帶,只管回來后到北京潘家園這邊來取?!?br />      陳主任聽得瞠目結舌,說:“那就交您全權去辦吧?!?br />      黃老說:“那好,別的事我就和小袁秘書說吧。”說完便告辭而去。我就被裝進錦盒,再裝進他座駕的
    后備廂里。自從離開天津,我便找不到北了。
          我被轉手好些地方,經手好多撥人,至少被十五六個人看過,而且是在各式各樣的環(huán)境里,高貴講究的,粗俗不堪的,一本正經的,文氣十足的。我對什么樣的環(huán)境毫不在意,這都是人間的各種把戲,我只求一己的清凈。
          我的轉機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我也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一個外國人拿著一大一小兩個放大鏡仔細打量我。外國人這么看佛嗎?我第一次看到外國人,他臉上的胡子修理得很干凈,根根見肉;牙齒像瓷器那么光滑透亮,金絲邊的眼鏡框后邊一雙藍色的小圓眼珠專注地看著我。他那股認真勁兒給我一種好感。他有一個翻譯,把他的話翻譯成中文,說給我當時的經手人徐經理聽。他說我身上刀刻的線條很深,刀法簡練有力,只有宋人才有這么好的刀法。徐經理只是連說:“是、是、是。”這個外國人又說一句:“這種刀法,很像你們宋代北宗山水畫使用的中鋒的線條,非常有力,非常優(yōu)美。”他蹺起大拇指。
          徐經理只是點頭,賠笑,說是??磥硭麤]太聽明白。難道中國人對自己的好東西還不如外國人懂?為了我,這個外國人至少到徐經理這兒跑了三趟。最后他們開始對我進行精細的包裝,當一些有彈性的細綿紙把我小心翼翼地纏繞起來后,我就什么也看不見、聽不到了,我只能隨遇而安了。
          過了很長的時間,當我被從一層又一層包裝中取出來后,我看到許多稀奇古怪的臉,紅的、黑的、白的、
    滿是毛的,全是外國人對著我驚奇地張著嘴,其中一個竟然用不流暢的中國話對我說:“歡迎你來到德國德里斯頓溫格藝術博物館?!?br />      他們不會相信我一個“木頭人”能聽見他們的話吧。我呢?則是驚訝自己的奇遇,我居然來到個從來沒有佛也不信佛的世界中來。這樣會更糟糕嗎?我還會碰到怎樣更驚險和古怪的遭遇嗎?
          想不到吧,我現(xiàn)在已經是德里斯頓溫格藝術博物館的驕傲了。
          這里邊有一個重要原因連我也不曾料到。在我一連串匪夷所思的經歷中,北京嘉寶拍賣行的黃老和把我“買”到德國來的那個外國人,都發(fā)現(xiàn)我身體一層皮殼下邊,還保存著一些宋代彩繪的顏色。在我進了德里斯頓的博物館后,那里的人請來些修復古物的高手,動用了很多高科技,將我身上一些沒有價值的表皮和污跡,一點點極其小心地除掉,這樣前后居然干了半年。我沒想到他們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功夫,卻漸漸將皮殼下邊一千年前的色彩,美麗的朱砂、石綠、石青、石黃五彩繽紛地顯露出來,叫我古物重光,再現(xiàn)當年的輝煌。
    我應該從此無憂無慮了吧??墒菨u漸我忽然有點想家,有點彷徨和失落,有點鄉(xiāng)愁吧??墒俏业募矣衷谀膬耗兀课沂欠?,一定來自一處遙遠的廟宇或寺觀,那么我始祖的寺廟又在哪里?
    (選自《小說月報》2019 年第 12 期,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佛從老板手上再到陳主任、黃老手上,再被轉手好些地方,最終落到外國的藝術博物館,身世輾轉,使小說一波三折,精彩迭出。
    B.黃老其實已經知道木佛的非凡身世,卻故意隱晦,很可能是想從中獲得更多利益。作者借他之口揭示了官員受賄、文物走私黑幕的冰山一角。
    C.外國人請來修復古物的高手,動用很多高科技,耗時半年讓木佛再現(xiàn)輝煌,可見他們看中的是木佛的外在價值,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物行家。
    D.文末寫木佛漸漸有點想家,有點彷徨和失落,有點鄉(xiāng)愁,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引發(fā)人們關于中國文物為何會遺落異國他鄉(xiāng)的思考。
    (2)小說如何塑造陳主任這個人物形象?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
    (3)小說以“木佛”為題,有何妙處?請從敘事與主題的角度簡要分析。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5 個字。
          在寒冷的世界里,①
     
    。到了零下 200 攝氏度以下,橡膠和水果變得像玻璃一樣脆;水銀變成了固體,而且可以錘成薄片;雞蛋摔在地上會像皮球一樣彈起來……人們把零下 200 攝氏度以下的低溫,②
     
    。研究各種物質在超低溫世界里的性質,可以使我們進一步了解物質構造的本質,使我們更好地利用各種物質為人類服務。以目前的電線為例,銅和鋁因其導電性能良好而被廣泛應用于電線材料中,可是部分電能在傳送路上變成了熱,消耗掉了。研究發(fā)現(xiàn),在超低溫狀態(tài)下,③
     
    。利用金屬的這個狀態(tài),將來也許可以沒有一點損耗地把電傳送到目的地。

    組卷:6引用:1難度:0.9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