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四單元》2021年單元測試卷(8)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語言文字運用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從“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認識,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公義觀念。再到“達則兼濟天下”的宏大抱負,中國的人類情懷, 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于對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價值追求,是一種真正的大格局、大自覺。中國兼濟天下的人類情懷。體現(xiàn)在對世界人民的一種樸素情感上。當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堅守到底的中國醫(yī)療隊,彰顯出中國人民同非洲人民______的決心;當亞丁灣海域海盜出沒,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挺身而出,10年護航讓“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一次次挺身而出。見證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的大愛。近代以來,飽經(jīng)風雨滄桑的中國人民支持并尊重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力,同時也對生活滿懷美好渴望。中國兼濟天下的人類情懷體現(xiàn)在對世界和平發(fā)展的責任擔當上。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可加快數(shù)十個發(fā)展中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減貧。倡議全面實施可使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既各美其美又 ,中國不搞成果獨享,求的是“百花齊放春滿園”,樂意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便車”。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shù)囊豁検?A.根植 發(fā)軔 患難與共 美美與共 B.根植 發(fā)軔 肝膽相照 美人之美 C.發(fā)軔 根植 患難與共 美人之美 D.發(fā)軔 根植 肝膽相照 美美與共
A.飽經(jīng)風雨滄桑的中國人民支持并尊重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力,同時也對美好生活滿懷渴望。
B.飽經(jīng)風雨滄桑的中國人民尊重并支持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利,同時也對生活滿懷美好渴望。
C.飽經(jīng)風雨滄桑的中國人民對生活滿懷美好渴望,同時也尊重并支持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力。
D.飽經(jīng)風雨滄桑的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滿懷渴望,同時也尊重并支持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利。
(3)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例句中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鯉魚和我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之中,我們之間被水面這一薄薄的“柵欄”分割開來。
(摘錄自《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A.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公義觀念
B.10年護航讓“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
C.“一帶一路”倡議可加快數(shù)十個發(fā)展中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減貧
D.樂意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便車”組卷:9引用:10難度:0.5
-
2.詩歌的語言富于暗示性,鑒賞詩歌,不僅要品嘗言內(nèi)之意,而且要品嘗言外之意。體味下列詩詞句中各意象暗含之意,把它們各自表達的情感用線連起來。
①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離別不舍 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怨恨悲涼 ③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思親念友 ④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憂愁凄苦 ⑤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圣潔堅貞 組卷:2引用:6難度:0.7
二、閱讀訓練
-
5.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金黃的稻束
鄭敏①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無數(shù)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獲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里,遠山
圍著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注】本詩選自《詩集1942-1947》,作者鄭敏是40年代后期出現(xiàn)的“中國新詩派”(也叫“九葉派”)的代表詩人之一。
(1)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時間,從全詩看,除了“秋天”外,還隱指“暮色”降臨之前。
B.“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把“皺”與“美麗”并列,寓有謳歌母親的勞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C.“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的詩句中,“你們”指詩歌的主要形象“金黃的稻束”。
D.“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實際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內(nèi)容。
(2)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金黃的稻束”為中心形象展開聯(lián)想,通過稻田、路上、天空、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變化,傳達一-時間性的主題--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詩歌賦予“金黃的稻束”以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消極、“靜默”無言的聽覺感受,意在利用兩者的不協(xié)調(diào),把關(guān)注點從外在畫面轉(zhuǎn)向內(nèi)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黃的稻束”、“收獲日的滿月”等形象都具有圓滿意味,但詩歌未寫收獲日的快慰和滿足,卻引人思考勞動者母親的“疲倦”。
D.“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體,應(yīng)該是美麗的母親,而不是如雕像一樣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3)“金黃的稻束”有何象征意義?請簡要分析。
(4)詩人是如何將“詩”與“思”融合在一起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組卷:31引用:5難度:0.5
四.寫作訓練
-
6.詩歌往往運用各種典型的意象,運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思。請你從下面幾個意象中任選一個,運用象征或想象的手法,寫一段250字左右的抒情片段。
楊柳 梅花 大海 夕陽組卷:4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