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 1.提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科學家是( ?。?/h2>

    組卷:18引用:3難度:0.9
  • 2.下列實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組卷:58引用:1難度:0.6
  • 3.2022年2月15日,在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翊鳴獲得金牌。如圖所示,是他靜止站立在水平領獎臺上等待領獎的情景。下列所受的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h2>

    組卷:40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器材中,主要利用大氣壓的是( ?。?/h2>

    組卷:35引用:3難度:0.8
  • 5.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如圖所示實例,能夠增大壓強的是( ?。?/h2>

    組卷:92引用:3難度:0.5
  • 6.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能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的是( ?。?/h2>

    組卷:700引用:11難度:0.8
  • 7.2022年5月21日凌晨,我國自主研制的“極目一號”Ⅱ型浮空艇(如圖)以30m/min的平均速度順利升至9050m高空,創(chuàng)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的世界紀錄。正在升空的浮空艇( ?。?/h2>

    組卷:205引用:2難度:0.8
  • 8.如圖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前后,木塊對桌面的壓強大小不變的是( ?。?/h2>

    組卷:488引用:3難度:0.8
  • 9.如圖所示,同一小瓶內裝入質量不同的水,將小瓶浸沒在水中松手后,發(fā)現(xiàn)小瓶在甲圖中上浮,在乙圖中下沉。待小瓶靜止后,小瓶在甲、乙中受到水的浮力分別為F和F,則( ?。?/h2>

    組卷:709引用:4難度:0.5

六、實驗題(包括3個小題,25題6分,26題5分,27題9分,共20分)

  • 26.為了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小組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此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
    。
    (2)實驗前,先檢查壓強計探頭、膠管和U形管的連接是否漏氣。如果輕按橡皮膜,觀察到
    (填寫觀察現(xiàn)象),說明此裝置不漏氣。
    (3)如表是小麗同學分別測得的水和鹽水在不同深度時,壓強計兩液柱的液面高度情況。


    序號


    液體


    深度h/mm
    壓強計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鹽水
    90

    154

    246

    92
    分析表中序號為1、2、3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同種液體,
    ,液體壓強越大。
    (4)若要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則應選擇
    (填寫序號)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
    (5)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qū)別開?小麗將金屬盒先后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乙和丙所示。她發(fā)現(xiàn)圖丙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于是認為圖丙的杯子中盛的是鹽水。你認為,小麗的結論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簡要說明由:
    。

    組卷:28引用:1難度:0.7
  • 27.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放入物體前,溢水杯水面與溢水口相平。

    (1)如圖所示,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N。
    (2)在物體從接觸水面到全部浸沒水中的過程中,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
    ,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
    。(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根據(jù)此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會導致所測
    (選填“浮力”或“排開液體的重力”)偏小。
    (4)如果不改變此實驗步驟,可以
    (填寫操作方法)再進行測量。改進實驗后測得F=1.2N。根據(jù)實驗中所得的物理量可以列等式
    (用字母F1、F2、F3、F4表示),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
    (5)另一實驗小組,用木塊做實驗,發(fā)現(xiàn)木塊浮在水面,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則
    (選填“能”或“不能”)驗證阿基米德原理。使用其他不同物體重復該實驗的目的是
    。

    組卷:13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