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北京師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事實或證據不能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基本單位的是( ?。?/h2>
A.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 B.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釋放氧氣 C.人體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D.縮手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的細胞共同完成 組卷:18引用:4難度:0.8 -
2.新冠病毒一般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將其命名為COVID-19。該病毒由蛋白質分子和RNA分子構成。關于該病毒敘述正確的是( ?。?/h2>
A.脫氧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 B.病毒的核糖體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質 C.必須在寄主細胞內才能繁殖后代 D.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組卷:3難度:0.8 -
3.幽門螺旋桿菌是一類寄生于人體胃幽門處的病原體,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細胞結構,可以確定幽門螺旋桿菌是原核生物。做出該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h2>
A.有細胞膜 B.有核糖體 C.沒有線粒體 D.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組卷:26引用:5難度:0.9 -
4.下列有關人體內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水在細胞中以結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在胰島素的合成過程中伴隨著水的產生 C.冬季,植物體內結合水含量相對增多,抗寒能力提高 D.結合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可以溶解大分子物質 組卷:35引用:6難度:0.8 -
5.用化學分析法測得某有機物化學元素及含量如表所示,該物質最可能是( ?。?br />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55.64 19.8 16.64 7.34 0.39 0.34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質 D.糖類 組卷:134引用:22難度:0.7 -
6.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等有關 B.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組卷:427引用:151難度:0.7 -
7.脂質具有的生物學功能不包括( )
A.攜帶遺傳信息 B.構成生物膜 C.調節(jié)生理代謝 D.儲存能量 組卷:5引用:2難度:0.8 -
8.下列物質與其基本組成單位,對應有誤的是( ?。?/h2>
A.抗體--氨基酸 B.糖原--葡萄糖 C.tRNA--核糖核苷酸 D.脂肪--磷脂 組卷:33引用:23難度:0.9 -
9.如圖為人的兩種功能不同的多肽類激素--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的結構示意圖,數字表示氨基酸的序號,文字表示氨基酸的縮寫,如半胱氨酸縮寫為“半胱”。兩種激素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br />
A.連接氨基酸間的化學鍵不同 B.氨基酸種類不同 C.細胞中合成多肽的場所不同 D.氨基酸數目不同 組卷:126引用:19難度:0.7 -
10.三位科學家因發(fā)現了泛素具有調節(jié)蛋白質降解的功能而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泛素是一個由7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鏈,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中且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極高。細胞中的蛋白質與泛素結合后就如同被貼上“標簽”,將會在相關酶的作用下被降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氨基酸 B.溫度對泛素的活性無影響 C.高度相似的氨基酸序列證明各種真核生物在進化上有共同的祖先 D.泛素只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而不分泌到細胞外,故其合成不需核糖體的參與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11.下列與蛋白質功能無關的是( ?。?/h2>
A.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B.二氧化碳分子跨膜運輸 C.細胞對病原體的識別 D.催化葡萄糖在細胞內的氧化分解 組卷:23引用:5難度:0.6 -
12.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僅存在于細胞核中 B.DNA和RNA都可能攜帶遺傳信息 C.豌豆葉肉細胞中含有5種堿基 D.神經細胞中有8種核苷酸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13.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構成了細胞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構成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C B.H C.O D.N 組卷:97引用:38難度:0.8
二、非選擇題
-
39.請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問題:
自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以來,生物膜的研究有了飛速的發(fā)展,許多科學家投身這一領域的研究,推動了膜生物學的迅速進展。20世紀80年代,研究者發(fā)現生物膜上有許多膽固醇聚集的微結構區(qū),就像水面上漂浮的竹筏一樣,由此命名為“脂筏”。脂筏就像蛋白質停泊的平臺,一些膜蛋白與脂筏表面的化學基團結合,構成了生物膜上分子排列緊密、結構相對穩(wěn)定的特定區(qū)域。
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廣泛存在于人體細胞膜表面。2018年,我國科研人員利用超分辨顯微鏡對GLUT1的分布和組裝進行了研究。發(fā)現GLUT1在細胞膜上形成了平均直徑約為250納米的聚集體,通過對同一細胞的脂筏標記蛋白進行了熒光標記,將GLUT1定位于脂筏。研究證實,脂筏區(qū)域可以使GLUT1在細胞膜上的分布相對穩(wěn)定。
研究表明,除脂筏外,細胞還會通過多種方式,把特定的膜蛋白限定在脂雙層的局部區(qū)域,例如將膜蛋白錨定在細胞內相對不動的結構上,或是被另一個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困住,甚至在膜上形成特定的屏障阻礙膜蛋白通過等,從而在細胞或細胞器的表面產生特化的功能區(qū)。利用特定的顯微鏡可以觀察到,不同種類的膜蛋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運動模式,從隨機擴散到完全不能運動。圖中A呈現的是一個在質膜上自由隨機擴散的蛋白質軌跡,B呈現了一個被錨定在細胞內固定結構上因而基本不動的蛋白質的軌跡。
(1)根據短文內容推測,脂筏
A.使生物膜結構的穩(wěn)定性增加
B.由糖蛋白和膽固醇共同組成
C.有利于膜上的蛋白質發(fā)揮功能
D.增加了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
(2)GLUT1存在于人體細胞膜表面,可順濃度梯度運輸葡萄糖分子,這種運輸方式屬于
(3)細胞骨架對細胞形態(tài)的維持有重要作用,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一種被細胞骨架錨定的膜蛋白,其運動軌跡應與圖中的
(4)與圖中A、B兩種膜蛋白的運動軌跡相比,GLUT1的運動軌跡應表現為組卷:20引用:5難度:0.7 -
40.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合成的。合成過程如下:游離核糖體最初合成的多肽,主要是一段具有23個氨基酸殘基的信號序列,被位于細胞質基質中的信號識別顆粒(SRP)識別,此時蛋白質合成暫時中止:SRP引導核糖體附著于內質網上,繼續(xù)蛋白質的合成(如圖1所示)。在內質網中產生具有109個氨基酸殘基的前胰島素原,內質網腔中的信號肽酶切除其信號肽部分,產生胰島素原;胰島素原隨內質網出芽產生的囊泡進入到高爾基體,并被其腔中的蛋白酶將其中間的一段(C肽)脫去,最終生成由A、B鏈組成的具有51個氨基酸殘基的胰島素(如圖2所示)。
(1)胰島素的合成、運輸需要多種細胞結構協調配合:氨基酸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分為游離核糖體和附著核糖體,兩者的化學組成
(2)胰島素原具
(3)分離出胰島B細胞中的各種物質或結構,并在體外進行如下實驗(“+”表示有,“-”表示沒有),請預測①②③④⑤實驗產物分別為(可選擇答案:信號肽、前胰島素原、胰島素原、胰島素等)。(注:mRNA可以指導合成相關蛋白)實驗 mRNA 核糖體 SRP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實驗產物 ① + + - - - ② + + + - - ③ + + + + - ④ + + + - + ⑤ + + + + + 組卷:2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