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九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7/18 8:0:9

一、積累(14分)

  • 1.閱讀下列句子,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或選擇正確的選項。
    (1)他們在前pū
     
    后繼的戰(zhàn)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2)下面這句話意思是:
     
    (A.墨守成規(guī) B.墨守成規(guī)),只會固步自封,阻礙進(jìn)步。
          “如果后來的學(xué)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fā)明,一切學(xué)術(shù)就停滯了,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jìn)步了?!?br />——《懷疑與學(xué)問》
    (3)當(dāng)你看見滿山的幼苗在你監(jiān)護(hù)之下,得到我們的汗、血、心、生命的guàn
     
    溉,一根一根的都長成參天的大樹,你不高興嗎?
    ——《創(chuàng)造宣言》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閱讀下列語段,填寫相應(yīng)古詩詞。
          蘇軾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弊x一個人的詩,其實就是走了一遍他的人生。在那些詩里,你可以看到詩人看過的風(fēng)景:如“雞聲茅店月,(1)
     
    ”(溫庭筠《商山早行》)。又如“(2)
     
    ,流水橋旁?!保ㄇ赜^《行香子》)。你可以品味詩人經(jīng)歷過的人生滋味:如“漢文有道恩猶薄,(3)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又如“(4)
     
    ,欲說還休”(辛棄疾《丑奴兒》)。你可以讀懂詩人感慨過的歷史滄桑:如“(5)
     
    ,(6)
     
    ”(許渾《咸陽城東樓》)。你還可以明白詩人對愛情的至死不渝:如“(7)
     
    ,(8)
     
    ”(李商隱《無題》)。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下列關(guān)于文學(xué)常識或傳統(tǒng)文化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9

六、文言文閱讀(17分)

  • 8.閱讀回答問題。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br />(乙)      余生不辰,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實未嘗一日別余也。前甲午、丁酉兩至西湖,如涌金門商氏之樓外樓,祁氏之偶居,錢氏、余氏之別墅,及余家之寄園,一帶湖莊,僅存瓦礫。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及至斷橋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完全無恙也。
    (選自張岱《西湖夢尋》自序)【注釋】甲午:指清順治十一年、南明永歷八年,丁酉指清順治十四年、南明永歷十一年。
    (1)解釋下列加點字。
    毳衣爐火
     

    ②湖中得更有此人
     

    日之弱柳夭桃
     

    (2)請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
    (3)用現(xiàn)代漢語疏通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大意。
    (4)甲文中的量詞“痕”“點”“芥”“?!?,一個比一個小,請簡要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5)甲文的文眼是“癡”,乙文的文眼是“夢”。請結(jié)合乙文,闡述張岱在“夢”與現(xiàn)實之間的困境。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七、寫作(50分)

  • 9.作文。
          春風(fēng)吹不到這兒/燕子也不會來/不怕從懸崖上摔下來/才能看見你的光彩/
          冰與雪的化身/潔白、美麗、大方/沒有對你強(qiáng)烈的愛,聞不到你的芬芳
    ——艾青《雪蓮》      讀完《雪蓮》,你有什么感悟呢?請選擇其中一個角度,提煉觀點,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性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xiàn)含考生個人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