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八年級(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個小題,每題只有一項正確)
-
1.下面是小勇同學學習了《生命起源與進化》后總結的觀點,小旭同學說其中有一項是錯誤的,你認為錯誤的一項是( )
組卷:58引用:50難度:0.9 -
2.在某地的考古挖掘過程中,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越有可能是( ?。?/h2>
組卷:30引用:7難度:0.7 -
3.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中,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的場所是( ?。?/h2>
組卷:67引用:8難度:0.7 -
4.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jù)是( ?。?/h2>
組卷:10引用:75難度:0.7 -
5.根據(jù)化石證明,下列所列舉的四種生物類群在地球上出現(xiàn)較晚的是( ?。?/h2>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6.在農田中試用某種農藥防治害蟲,使用年數(shù)越長,效果越差.對這一現(xiàn)象的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h2>
組卷:144引用:17難度:0.5 -
7.下面是某同學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解,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9引用:4難度:0.5 -
8.魚、蠑螈、龜、雞、等多種脊椎動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鰓裂和尾,這說明( )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3.科學家做過如下實驗,將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分別進行標記,然后放養(yǎng)于不同的地點,一段時間后,將所釋放的樺尺蛾盡量收回,統(tǒng)計其數(shù)目,結果如表:
類型
數(shù)據(jù)
項目工業(yè)污染區(qū) 非工業(yè)區(qū) 深色蛾 淺色蛾 深色蛾 淺色蛾 釋放數(shù)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在工業(yè)污染區(qū),深色樺尺蛾不容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并逐代通過
(2)通過上述事實說明,樺尺蛾的變異方向是
(3)從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環(huán)境中生活著的樺尺蛾,保護色是不同的。根據(jù)達爾文理論,保護色的形成是
A.長期煙熏 B.長期捕食這種顏色的食物 C.長期自然選擇 D.人工選擇
(4)由于真菌感染而使這片森林中所有樹干的顏色都變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顏色的蛾類最可能的變化結果是圖中的組卷:98引用:6難度:0.5 -
24.將若干只家蠅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兩組.A組家蠅用一定濃度的DDT處理,B組家蠅不用DDT處理.喂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并比較,發(fā)現(xiàn)A組家蠅的后代比B組家蠅的后代抗藥性強.(實驗證明:家蠅中原來就存在具有抗藥性的個體)
(1)該實驗中的變量是
(2)A組家蠅抗藥能力強的原因是:A組使用DDT處理,使
(3)在實驗中,家蠅群體中個體抗藥性的差異體現(xiàn)了生物的變異的方向是
(4)A、B兩組分別只用一對家蠅做實驗,可行嗎?為什么?
(5)請你利用所學知識,提一條既能控制家蠅又不污染環(huán)境的好建議:組卷:91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