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城關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在家,我們是兒女;在學校,我們是學生;在社區(qū),我們是居民。這說明( ?。?/h2>
組卷:51難度:0.7 -
2.仔細觀察下圖,這幅圖告訴我們的主要道理是( ?。?br />
組卷:113難度:0.8 -
3.下列活動中不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組卷:9難度:0.9 -
4.“這是您孩子的成績單”“您的銀行密碼出現異常,請盡快修改密碼”……這些看起來仿佛是老師、銀行客服發(fā)來的短信,背后隱藏的其實是一個個手機病毒。一旦手機用戶點擊了短信,就會造成手機中毒,賬戶失竊。這警示我們( ?。?/h2>
組卷:0引用:4難度:0.7 -
5.以下行為屬于正確使用網絡的是( )
組卷:75引用:46難度:0.9 -
6.高速發(fā)達的網絡社會中,我們每天可以輕松的獲取和發(fā)布各種信息,以下不可以在網上獲取和發(fā)布的信息是( )
組卷:1難度:0.9 -
7.對漫畫《上當了》認識正確的是( ?。?br />
組卷:25引用:25難度:0.9 -
8.2018年“兩會”召開期間,網絡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民眾通過網絡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這表明( )
組卷:16引用:24難度:0.8 -
9.長城作為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需要我們對其要有一份敬畏和愛護。美國NBA明星布朗在長城上用粉筆寫下名字還曬出照片,引發(fā)眾怒,最后以道歉收場。他的行為屬于( )
組卷:3引用:5難度:0.7 -
10.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要有規(guī)則,社會生活中處處都有規(guī)則,有的形諸筆墨、見于文字,有的傳為口碑、約定俗成。它像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我們。關于社會規(guī)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①社會規(guī)則是人們?yōu)榱司S護有秩序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約定
②青少年年齡小,與社會規(guī)則無關
③生活中調節(jié)我們行為的規(guī)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場合才有規(guī)則組卷:19難度:0.7 -
11.2017年1月29日50歲的張某為逃票,翻越兩道3米高并貼有警示標識的圍墻,進入寧波雅戈爾野生動物園老虎散放區(qū),最終釀成慘劇。這類事件啟發(fā)我們( )
①社會生活需要規(guī)則,規(guī)則保護秩序
②遵守規(guī)則,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③社會秩序保障社會規(guī)則的實現
④在社會生活中不同場合有不同規(guī)則。組卷:4引用: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40分)
-
34.2020年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fā)布了《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從未成年人互聯網接入環(huán)境、互聯網使用、網絡素養(yǎng)教育、網絡安全與防護等方面,展示了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使用特點和網上生活狀態(tài)。
材料一:
材料二:上網聽音樂和玩游戲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網上休閑娛樂活動,其中初中生網民玩手機游戲的比例高于小學生和高中生,達61.2%。短視頻是近幾年蓬勃興起的互聯網娛樂服務。2019年未成年網民在互聯網上經常收看短視頻的比例達到46.2%。短視頻題材內容豐富,且能夠依據人工智能算法針對用戶興趣偏好定制推送內容,使得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因受吸引而沉迷。同時,短視頻的內容均為用戶主動上傳,這個過程中很難避免未成年人收看到低俗或不健康內容。
另外,調查顯示,未成年網民在網上遭到諷刺或謾罵的比例為42.3%;個人信息未經允許在網上被公開的比例達到13.8%。
材料三:保障和引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要求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1)閱讀材料一,談談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2)閱讀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網絡給青少年健康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3)你準備怎樣做網絡的主人?(怎樣合理利用網絡?)組卷:2引用:1難度:0.4 -
35.【遵守規(guī)則 法不可違】
材料一:為做好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哈爾濱市交警部門于2020年10月末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行動,三日共查處酒駕違法169件,查扣違法大貨車47臺。
(1)中學生應該如何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
材料二:現實中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案件較為突出,引發(fā)社會關注。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其中第十七條中規(guī)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對青少年預防犯罪有什么啟示?組卷:0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