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2.4 海陸變遷》2017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
1.喜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塊與板塊之間的( )
A.張裂 B.分裂 C.碰撞 D.分離 組卷:11引用:7難度:0.5 -
2.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h2>
A.板塊交界的地帶 B.板塊內(nèi)部的中心 C.海洋的島嶼中 D.大陸較高大的山脈中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3.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的山脈是( ?。?/h2>
A.烏拉爾山脈 B.喜馬拉雅山脈 C.大高加索山脈 D.天山山脈 組卷:4引用:3難度:0.9 -
4.2011年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發(fā)生9.0級地震,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h2>
A.被海洋環(huán)抱 B.處在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C.山地面積廣大 D.處在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組卷:90引用:5難度:0.7 -
5.下列敘述中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
A.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B.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煤 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 D.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 組卷:101引用:86難度:0.9
二、綜合題(20分)
-
16.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塊名稱:
A
(2)圖中①處是
(3)②處有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山脈組卷:5引用:4難度:0.5 -
17.讀“局部地區(qū)板塊示意圖”,完成以下小題.
資料:2014年11月3日凌晨 1點12分59秒,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北緯27.1°,東經(jīng)103.3°)發(fā)生3.2級地震.我國西南地區(qū)是一個地震多發(fā)的地區(qū).
(1)寫出魯?shù)榈卣鹫鹬械牡乩碜鴺?biāo):經(jīng)度:
(2)寫出甲板塊的名稱:
(3)魯?shù)榭拷谋卣饚У拿Q是
A: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4)喜馬拉雅山是由乙板塊和丁板塊的組卷:8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