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德清縣、長興縣等三縣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加點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br />①他的創(chuàng)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識地自成一體,因此,可以毫無愧色地說,他的藝術是世界文化的不容_______的組成部分。
②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_______一派蒼涼。
③現(xiàn)代人在社交上付出了太多的精力,除了功利主義給予的外在壓力,還有互聯(lián)網(wǎng)對人精力的_______。組卷:3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9 -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6.下列句中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肖邦是在這兒出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從華沙來此,總要走這條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當年的柳條亦如今日一樣柔媚。
①肖邦對這出生之地懷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②雖然他在熱那佐瓦沃拉只不過是度過了出生后幾個月的時光
③坐在小橋旁的這棵大樹下
④后來他的雙親便遷居華沙了
⑤青春年少的肖邦總愛坐在這小河邊
⑥經(jīng)常跟他心愛的妹妹盧德維卡一起探望故里組卷:1引用:1難度:0.7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歲月湮沒的小路
張繼
離開故鄉(xiāng)幾十年了,時間如流逝的河水,沖刷了許多熟悉的記憶。唯有這條小路,如河中露出的鵝卵石,愈發(fā)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
仿佛又回到了故鄉(xiāng),仍像小時候那樣,踏著這條灑滿月光的小路往老屋走,黃土塬上吹來輕柔的晚風,在桐樹的枝頭蕩著秋千,倍感清涼、愜意。路邊的柿子林里黑黢黢的,只有月光灑在樹葉上,猶如涂上了一層白霜。草叢中,有螢火蟲一閃一閃地飛過。惹得我快步追趕。蟬兒拼命地鼓噪著,仿佛為這場比賽搖旗吶喊。月亮皎潔的笑臉,在我身后也加油鼓勁。終于,我撲上去一把捉住了螢火蟲,興奮地往老屋跑,背上的書包里鉛筆盒碰撞書本發(fā)出“哐哐”的聲音,像地上的影子一直追隨在身后。
學校離家本來就不遠。可是,我走著走著,常被路邊的風景迷住,忘了回家。
小路連著一條淺淺的小河,河水清澈,泛著浪花向東流去。河岸綠草青青、鮮花遍地,常見穿著花衣的婦女站在河水里洗衣,母親也在其中。她們挽起衣袖,白皙的手臂在水里擺動,說笑聲伴著“嘩嘩啦啦”的水聲回蕩在耳畔。河邊的大石上晾滿了洗好的衣服,像花花綠綠的彩巾,漂亮極了。
為了方便過河,人們在河里擺放了一串串墊腳的鵝卵石,露出水面,像五線譜上一個個黑色的音符。緩緩流動的河水如波動的樂譜,輕歌曼舞地游溽流過。幾片早落的秋葉像小船漂浮水面上,仿佛晃晃悠悠地載著我童年的夢漂向遠方。每次,我都迫不及待地挽起褲腿跳到水里,追逐石縫間游動的小魚,讓濺起的水花和自己的心花一起綻放在河面上,或踏在鵝卵石上來回地瘋跑,把快樂的心情釋放給腳下波光粼粼的河水。
蹚過了小河,再走過一片綠油油的油菜地,前面便是上坡路。坡很長,又拐了一道彎,路兩邊的土崖有五米多高,崖壁上留下許多镢頭挖土的痕跡。聽父親說,這條路是爺爺那人用镢頭挖出來的,如此大的工作量,也不知挖了多少年。陡立的崖壁像城墻一樣呵護著小路,人走在里面,很是愜意。路邊的野花綻放得姹紫嫣紅,讓我迷戀。有一種碎碎的小紅花,像一個個微縮的紅燈籠,惹人喜愛。我摘了很多個攬在懷里,像抱著寶貝似的,高興地往前跑著。慢慢地爬上了坡頂,老屋高高翹起的灰色屋脊,在暮色環(huán)繞的樹林間向我招手。
我不由加快了腳步,老屋的窗玻璃上透出的燈光里,總能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鼻翼間也聞到了濃濃的飯菜香。忽然,“繼兒——!繼兒——!”母親一串響亮的呼喚聲,打破了傍晚的寂靜,這聲音婉轉悠長,尾音拖著很長,秦韻味極濃。母親喚我的乳名,知道我貪玩,催我回家。每次聽到呼喚聲,我急忙往家里跑。我知道,母親是在家等著急了才出來喊我的。
一次,我走到柿子林邊,一只小鳥突然飛落到腳下。這是一只雛鳥,嘴邊黃黃的,煞是可愛!我蹲下身子,輕松地抓住了它。小鳥在我手里不停地掙扎,驚恐地連聲慘叫。這時,從林中又飛出兩只鳥兒在我頭頂盤旋,急促地鳴叫,仿佛催促我放了它們的“孩子”。
正巧母親出來找我,看見了這一幕。她讓我把小鳥放了,嚴肅地對我說:“可不能隨便抓小鳥!小鳥和咱們一樣,也有自己的父母,”說著,她用手指著盤旋在頭上的鳥兒說:“你看小鳥的父母都急成啥樣了!”我趕緊放了小鳥,望著兩只鳥兒護著小鳥飛到樹林里,母親摸著我的頭,滿意地笑了。
童年那些甜美的回憶,總是讓人難忘。后來,我長大了,踏著這條小路走出了母親那關切的目光,來到遙遠的新疆??墒牵趬糁形矣殖3Q刂@條小路回到故鄉(xiāng),母親的音容笑貌總在眼前晃動,淚眼朦朧中,熟悉的小路默默地伴我前行。雖然新疆與故鄉(xiāng)相隔千里之遙,但是,這條小路已經(jīng)把我的心和故鄉(xiāng)緊緊連在一起。
如今,這條小路,早已被歲月的風塵湮沒了??墒?,在我的記憶里,它仍是以前的模樣,就連哪兒有個坑,哪兒有道彎,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其實,每個游子心中都有這樣一條回家的小路,就像臍帶一樣連著我們和故鄉(xiāng)。它是我們生命的起始之路,就像父母期盼遠方的兒女歸來一樣,默默地等待著,一年又一年地守望,一年又一年地期盼。即使歲月染白了我們的鬢發(fā),它也會牽著我們的記憶,回到那個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題為“歲月湮沒的小路”,為什么要寫“小河”?
(3)結合全文賞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4)文章以“歲月湮沒的小路”為題,有什么用意?組卷:1引用:1難度:0.2
四、寫作
-
2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一天,有源禪師來拜訪大珠慧海禪師,請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問慧海禪師:“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嗎?”禪師回答:“用功!”有源又問:“怎樣用功呢?”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有源有些不解地問道:“如果這樣就是用功,那豈不是所有人都和禪師一樣用功了?”禪師說:“當然不一樣!”有源又問:“怎么不一樣?不都是吃飯、睡覺嗎?”禪師說:“一般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有種種思量;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有千般妄想。我和他們當然不一樣。”
材料二:
學者馮友蘭先生說:“圣人的生活,原也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過他比一般人對于日常生活了解更為充分。了解有不同,意義也有了分別,因而他的生活超越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綜合以上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體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②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700字。組卷:0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