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洛陽第二高級中學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0/19 10:0:1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 1.據(jù)《國語》記載,晉文公使周襄王在郟邑恢復王位,襄王拿塊土地酬謝他。晉文公辭謝,要求襄王允許他死后埋葬用天子的隧禮。這表明當( ?。?/div>
    組卷:39引用:7難度:0.8
  • 2.1912年3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時提出: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必須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提出這一要求的目的是( ?。?/div>
    組卷:15引用:7難度:0.6
  • 3.漢元帝時,根據(jù)刺史所監(jiān)察的郡國大小,設置專門的輔佐人員,俸祿百石,開始有了固定的幕僚;漢成帝時,刺史可以選擇所在州郡的統(tǒng)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任免官員。這表明當時( ?。?/div>
    組卷:1引用:6難度:0.7
  • 4.南京國民政府1933年頒布的《公務員任用法》其中一條規(guī)定重要職位的“公務員應由該黨長官;促研究黨義,隨時介紹入黨”。這一規(guī)定的實質是( ?。?/div>
    組卷:24引用:37難度:0.6
  • 5.孟子主張“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后來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的觀點。孟子的這些觀點( ?。?/div>
    組卷:10引用:16難度:0.9
  • 6.公元前367年,羅馬設立了裁判官,以接替執(zhí)政官審判權中民事司法權的部分,負責處理羅馬市民的民事糾紛。公元前242年,羅馬又設立了外事裁判官,他們處理問題主要是基于一系列對所有人都一致的原則。這反映了( ?。?/div>
    組卷:19引用:7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 19.有同學研究明代白銀貨幣化問題,收集了~如下材料,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 明代財政收入
    年份 米麥(萬石) 布(萬匹) 絹(萬匹) 寶鈔(萬錠) 銀(萬兩)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摘《明實錄》材料二
    ??《醒世姻緣傳》、“三言”,“二拍”等小說中有關白銀的描述不可勝數(shù),大到如捐官、行賄、購房、買賣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費和社交饋贈,處處可見,銅錢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須繁。
    ——摘《醒世姻緣傳》等材料三
           吾以為非廢金銀不可。廢金銀,其利有七:粟帛之屬,小民力能自致,則家易足,一也。鑄錢以通有無,鑄者不息,貨無匱竭,二也。不藏金銀,無甚貧甚富之家,三也?!?br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1)分別闡述每則材料對研究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價值。
    (2)綜合上述材料,簡述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影響。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銀貨幣化還可補充哪些類型的史料,請至少列出兩種。
    組卷:125引用:15難度:0.5
  •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傳統(tǒng)戶籍制度源遠流長,發(fā)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漢,以后各朝各代歷經變化。傳統(tǒng)戶籍制度是與中國王朝體制相聯(lián)系的一項基本制度。這種以家庭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體現(xiàn)了維護社會治安、教化鄉(xiāng)里、規(guī)定身份等級、穩(wěn)定宗族組織、限制人口自由遷徙等諸項社會整合功能。科舉考試也往往與戶籍聯(lián)系在一起,考生必須要有籍貫,這是參加科舉考試的首要條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戶籍所在地舉送。宋朝時期,政府有明確的規(guī)定,士子只能在本籍應試。此后,科舉制與戶籍制度的結合漸趨加強,清朝更是按省劃分科舉名額,并為官籍、商籍等設立科舉名額,創(chuàng)立宗室科舉制度。為了貫徹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還要求嚴查考生的戶籍。
    --摘編自李文芝《明清科舉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進入20世紀以來,戶籍制度及其功能發(fā)生重大變化。清政府在參考日本和歐美等國的戶籍法規(guī)的基礎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現(xiàn)代法律意義的《戶籍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戶口登記與管理方式來規(guī)范的戶籍法律,其將“人籍”(注:人籍記載出生、成婚、死亡等有關人之身份的事項)與“戶籍”(注:戶籍記載入籍、除籍等戶口變動的事項)分立。1912年《臨時約法》明確規(guī)定“人民有居住遷徙之自由”,此條文為民國時期歷次憲法所承襲。1915-1927北洋政府相繼頒布了《縣治戶口編查規(guī)則》、《警察廳戶口調查規(guī)則》等戶籍管理法規(guī)。清末民初制定的戶籍法律,將表現(xiàn)歐關個人主義的個人身份證書和體現(xiàn)中國家族主義的傳統(tǒng)戶籍相結合,使戶籍有了傳遞人口信息、個人私權保障功能,不再單純是國家管制工具;還規(guī)定民眾對戶籍吏處置不當行為有訴訟抗告權利,民眾不再只是義務載體。新的戶籍法律解脫了過去的人身束縛,促進了社會的流動,大批農民來到城市,成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編自王海光《中國戶籍制度現(xiàn)代化演進路徑的歷史考察》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戶籍制度的特點,并分析“科舉制與戶籍制度的結合漸趨加強”的歷史作用。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早期戶籍制度的新變化,并分析其原因。
    組卷:44引用:25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