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師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文科)

發(fā)布:2024/11/12 8:30:2

一、單選題(每題1.5分,共40題)

  • 1.今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陜西長安張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處出土了一批具有長江中下游風格的西周青銅器。這說明西周時期( ?。?/h2>

    組卷:409引用:42難度:0.7
  •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禮制文明受到挑戰(zhàn)的時代,諸子學說揭示出中國古代禮制文明發(fā)展的各種可能選擇,提出了禮制文明進一步發(fā)展的新思路、新觀點,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據(jù)此可知“百家爭鳴”的意義在于( ?。?/h2>

    組卷:16引用:8難度:0.6
  • 3.如圖為不同時期的部分貨幣,據(jù)圖可知,其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是(  )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363引用:87難度:0.5
  • 4.元人陳澔在評價《呂氏春秋》時認為:“呂不韋相秦十余年,此時已有必得天下之勢,故大集群儒,損益先王之禮而作此書,名曰《春秋》,將欲為一代興王之典禮也。”可見呂不韋編纂《呂氏春秋》意在( ?。?/h2>

    組卷:7引用:8難度:0.6
  • 5.漢代設尚書臺,其首領是尚書令、尚書仆射。魏晉時期,“事無大小,咸歸令、仆”。這一現(xiàn)象說明( ?。?/h2>

    組卷:291引用:43難度:0.7
  • 菁優(yōu)網(wǎng)6.下列磚畫出土于甘肅嘉峪關魏晉古墓,生動反映了當時漢人胡食的生活習俗。這組磚畫可以用來直接研究(  )

    組卷:20引用:40難度:0.6
  • 7.唐前期,繼續(xù)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diào)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劇,均田制急劇崩壞,租庸調(diào)制難以維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兩稅法。這一變化表明唐代中期(  )

    組卷:97引用:76難度:0.5
  • 8.雖然漢以后,曾有過南北朝的割據(jù)局面,但南北政權(quán)都爭以“中國”為正統(tǒng)。隋唐兩朝,天下一統(tǒng),在修史時,將歷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權(quán),都歸入“中國”,納入正史。據(jù)此可知從漢到隋唐( ?。?/h2>

    組卷:11引用:50難度:0.9
  • 9.據(jù)《每日郵報》報道,考古學家宣稱,埃及金字塔的旁邊是建造者墓群。對其挖掘結(jié)果表明,這些建造者當時的生活和飲食狀況以及此墓群建造在金字塔旁邊,證明了營建的工人并不是當時社會最底層的奴隸。這說明(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10.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展,西亞文明從兩河流域南部向周邊地區(qū)擴張,古代希臘人則以移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區(qū)擴大影響。造成這種不同擴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h2>

    組卷:31引用:83難度:0.6
  • 11.“自治城市本身所獲得的種種自由權(quán)和城市內(nèi)部所建立起來的各種自治制度都構(gòu)成了對封建制度的挑戰(zhàn)?!辈牧媳砻髦惺兰o西歐城市自治運動( ?。?/h2>

    組卷:11引用:32難度:0.6
  • 12.據(jù)《查士丁尼法典》記載:如果一匹租來的馬被人偷走了,租馬的人該負什么樣的責任?答案是他必須賠償這匹馬的價錢給馬的主人,因為他應該好好照顧這匹馬。由此可見,《查士丁尼法典》(  )

    組卷:13引用:25難度:0.7
  • 13.如表體現(xiàn)了歐洲兒童觀的變化。這反映了(  )
    12世紀前后 中世紀的藝術(shù)還未涉及兒童,也沒有表現(xiàn)他們的意愿。
    15、16世紀 意大利出現(xiàn)了很多表現(xiàn)兒童天真、可愛的世俗畫。
    17世紀以后 父母重視培養(yǎng)親子關系、關注子女教育成為當時英國的新風氣。
    18世紀 盧梭提出“解放兒童,尊重兒童”口號,并著有教育學著作《愛彌兒》。

    組卷:9引用:4難度:0.5
  • 14.1300年~1500年左右,歐洲人口只有八千萬,1700年達到了一億兩千萬。對此,解釋合理的是( ?。?/h2>

    組卷:24引用:51難度:0.7

二、材料解析題(共40分)

  •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關于漢唐絲綢之路研究的史料
    菁優(yōu)網(wǎng)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材料從史料的價值角度分別屬于哪類史料?各對研究古代絲綢之路有何史料價值。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3.閱讀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美蘇兩國都建立了足夠毀滅對方的核武器庫。一些歐洲人認為談論“大規(guī)模報復”已經(jīng)失去意義,既然美國也無法逃脫核武器的毀滅,可能就不會再愿意保護他們。在此背景下,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公開主張要更多地承認國家利益,呼吁西歐在軍事和防務上扮演更加獨立的角色。戴高樂試圖改組北約,為此建議在北約內(nèi)部成立美英法組成的理事會,三國對北約事務擁有同等的決策權(quán),但沒有成功。法國先后收回對地中海艦隊和空軍的指揮權(quán),退出美國主導下的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體系。法國又著手建立獨立的核打擊力量,拒不參加限制核武器談判的國際會議,將原子彈的研制置于國家“絕對優(yōu)先地位”,先后成功試爆原子彈和氫彈。
    --摘編自(法)皮埃爾?米蓋爾《法國史》等(1)概括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法國對北約的訴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法國上述舉措對冷戰(zhàn)格局的影響。

    組卷:91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