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七年級(下)期末地理試卷

發(fā)布:2024/6/29 8:0:1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 1.讀“亞洲范圍圖”,完成11~12題。

    亞洲占據(jù)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北、東、南三面分別環(huán)繞著( ?。?/h2>

    組卷:22引用:0難度:0.70
  • 2.讀“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圖”(甲)和“亞洲大陸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圖”(乙)完成下面小題。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體現(xiàn)在( ?。?br />①跨緯度最廣
    ②跨經(jīng)度最廣
    ③面積最大
    ④東西距離最長

    組卷:24引用:0難度:0.60
  • 3.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讀“亞洲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亞洲的河流( ?。?/h2>

    組卷:38引用:0難度:0.60
  • 4.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chǎn)品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如圖是歐洲西部居民飲食結構與自然環(huán)境因果關系圖,根據(jù)圖中的因果關系,放在③處最合適的卡片是( ?。?br />

    組卷:133引用:18難度:0.5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 23.山東省某中學的師生對俄羅斯進行了探究,發(fā)現(xiàn)俄羅斯是一個寒冷的國家。如圖為俄羅斯的氣候分布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一:“寒冷”的原因
    (1)緯度位置:俄羅斯位于亞歐大陸北部,
     
    (重要緯線)穿過北部,緯度較
     
    ,故熱量不足。
    (2)海陸分布: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內陸地區(qū)面積大,冬季降溫速度
     
    ,氣溫低。
    (3)地形因素:俄羅斯地形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以
     
    為主,海拔高,氣溫低。
    探究二:“寒冷”的表現(xiàn)
    (4)氣候類型以
     
    氣候為主,北部為
     
    氣候,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
    探究三:“寒冷”的影響
    (5)學生發(fā)現(xiàn)自然要素之間密切聯(lián)系,完成下面框圖。

     
    ;②
     
    。
    (6)閱讀材料,舉例說明寒冷的氣候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北半球寒極”---奧伊米亞康
    在室外呼吸,人們可以聽到自己呼出的氣變成冰渣的聲音,如果沒有任何防護措施臉可能在幾秒之內就會被凍傷,甚至被風吹傷。奧伊米亞康的居民主要以馴鹿飼養(yǎng)、狩獵和捕魚為生,當漁民從冰面下把魚打上來后,僅需20秒魚就會凍成冰棍。房屋都必須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樁上,房屋與地面最少有1米的間隔,不能直接建在凍土上,房子門窗要四五層,以防室外寒氣侵入。一年里奧伊米亞康最盛大的活動就是慶?!昂錁O點節(jié)”。
    示例:對出行的影響:出門需做好臉部防護措施,避免凍傷。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24.日本、巴西兩國自然、人文環(huán)境各具特色,20世紀初第一批日本移民到達巴西,開啟了兩國人文交往和經(jīng)濟的深度合作。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日本移民感受到巴西的氣候、飲食等與日本有很大差異,這深受地理位置的影響。據(jù)圖比較兩國緯度位置的差異。
    (2)移民移居巴西后,不同人種間通婚現(xiàn)象比較普遍,形成顯著的人口特征是
     

    (3)大豆最初是日本移民帶去巴西的,目前巴西大豆產(chǎn)量已躍居世界前列。大豆屬于喜溫作物,溫度過高會提前結束生長。讀圖2分析巴西能在低緯度地區(qū)種植大豆的自然原因。
    (4)日本資源貧乏,但鋼鐵工業(yè)發(fā)達,讀圖1說出其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
    (5)20世紀70年代起,日本企業(yè)加速海外投資,與巴西合作發(fā)展鋼鐵工業(yè),說出巴西鋼鐵工業(yè)分布與原材料的關系。
    (6)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面積廣大的熱帶雨林,有著巨大的環(huán)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人們對熱帶雨林應該是開發(fā)還是保護的爭論從未停止,請說一說你的觀點及理由。

    組卷:6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