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
-
1.質(zhì)量為0.2kg的物體,可能是( )
組卷:52引用:2難度:0.9 -
2.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的物理屬性及其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51引用:2難度:0.7 -
3.自2022年5月以來,全球范圍不斷有猴疫病例報告。如圖是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猴痘病毒,該病毒直徑在200nm左右,可通過飛沫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83引用:2難度:0.8 -
4.關(guān)于質(zhì)量與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48引用:2難度:0.6 -
5.如圖所示是運動員比賽時場景,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302/383/b7d23f0a.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2819引用:31難度:0.5 -
6.如圖所示,一重為1N的“平衡鳥”玩具停在指尖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關(guān)于“平衡鳥”受力示意圖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75引用:4難度:0.5 -
7.如圖所示,在太空視角下,站在地球上的小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為( ?。?/h2>
組卷:362引用:3難度:0.7 -
8.在太空中用鋼筆書寫,墨水不會自動往下流,導致書寫斷斷續(xù)續(xù)。為此,設計了出如圖所示的“太空圓珠筆”,使用時利用壓縮的氮氣推動活塞使墨水由筆尖流出。關(guān)于“太空圓珠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15引用:2難度:0.8 -
9.為了測量花生油的密度,某實驗小組制定了如下實驗步驟:
①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燒杯的質(zhì)量m;
②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2;
③將燒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讀出花生油的體積V;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花生油的密度。以上實驗步驟安排最合理的是( )組卷:245引用:2難度:0.5 -
10.小明實驗桌上有大小不同的鋁塊和銅塊(已知ρ銅>ρ鋁),利用彈簧測力計,天平和量筒測得多組重力G、質(zhì)量m及體積V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成圖像,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h2>
組卷:234引用:4難度:0.6
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40分.其中第26題應寫出必要的解題過程)
-
31.小華想測量稻谷的密度,具體做法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cè),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適量稻谷的質(zhì)量m1,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m1=g。
(2)往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測得其體積V1為300mL,將上述稻谷放入量筒中,稻谷全部浸沒在水中,此時水和稻谷的總體積V,液面如圖乙所示。則稻谷的密度ρ=g/cm3。若考慮到稻谷浸入水中時要吸水,導致實驗測得的密度ρ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小華經(jīng)過反思后補充了以下實驗步驟。將量筒中稻谷倒出,用紙巾吸干稻谷表面的水后,再次測得稻谷的質(zhì)量為m2=131g,則稻谷密度ρ應該修正為 g/cm3。
(4)小明在家中利用廚房電子秤也測出了稻谷的密度。實驗操作過程如圖丙所示:
①用電子秤測得家中稻谷的質(zhì)量ma;
②將稻谷放入透明玻璃杯中,注入適量的水,測得杯子、水和稻谷的總質(zhì)量為mb,并做好標記;
③取出稻谷,向杯子中補水,直到標記處,測得此時杯子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c;
根據(jù)以上測量的物理量,算出稻谷密度ρ的表達式為ρ=(用ρ水和小明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收拾實驗器材時發(fā)現(xiàn),電子秤使用前沒有校零,導致每次測量值都比真實值小1g,則由此造成的密度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組卷:356引用:4難度:0.4 -
32.小明自制一個“橡皮筋測力計”,利用了規(guī)格為0.05N的螺母若干、分度值1毫米的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不掛重物時,使橡皮筋下端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如圖甲所示;掛不同重物時,橡皮筋下端對應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標記,如圖乙所示。
螺母個數(shù)n/個 0 1 2 3 4 5 6 7 8 標記位L/mm 0 2.0 10.0 20.0 30.0 40.0 50.0 70 95
(2)同學們在橡皮筋下依次掛上個數(shù)不等的螺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在丙圖中畫出“標記位置”與“螺母個數(shù)”的關(guān)系圖像。
①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掛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長越長。
②進一步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每增加1個螺母時,刻度尺讀數(shù)的變化量總體上是不同的,但中間有部分讀數(shù)的變化量是相同的。若靜止時橡皮筋下端對應刻度尺的46.0mm處,推測橡皮筋下所掛的物體重為 N;若用同一橡皮筋掛另一重物,靜止時橡皮筋下端對應刻度尺8.0mm處,此時 (選填“能”或“不能”)確定此物體的重。
(3)小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個刻度均勻的測力計,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變。若使測力計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線應標在刻度尺的 mm刻度處,此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為 。組卷:133引用:2難度:0.4